首页期刊导航|兵团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兵团党校学报
兵团党校学报

赵柳成

双月刊

1009-0274

btdxxb@sina.com.cn btdxxb@163.com

0994-5677935 5677987 5677058

831300

新疆五家渠兵团党委党校院内

兵团党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XPCC of C.P.C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1989年7月创刊,1999年2月更名为《兵团党校学报》,并全国公开发行。《兵团党校》由新疆兵团党校主办,是外界了解兵团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强敦煌文献研究

    刘志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敦煌文献目录的编纂对于敦煌文化资源的共享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项研究工作需要多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的长期积累和交流合作。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目录学研究为基础的敦煌写本学研究,一方面要考辨敦煌写本及其写本规格,另一方面要把敦煌写本研究与唐代的历史文化研究结合起来,更加全面地展示敦煌文化的历史画卷。

    敦煌文献目录学写本学唐代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研究:回顾与展望

    郜志刚杨刘玥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效率与公平关系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热点,特别随着"中国式现代化"重大论断的提出,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成为学术界深刻关怀的重大命题。学术界大多集中于学理依据、演进历程、基本原则、价值意蕴等,已取得丰硕研究成果,但基于中国式现代化高度的前瞻性研究和比较研究还有欠缺、历史演进阶段划分还待深化、基本原则阐释与现实结合还待密切、价值意蕴切入视角较为局限等。未来研究应更多站在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高度、拓宽学科视野广度、加大多重比较力度、拓展规律阐释深度,应成为学术界的学术自觉。

    中国式现代化效率公平辩证关系研究展望

    "人性"与"权力"——论C.B.麦克弗森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两个基础

    江新牛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C。B。麦克弗森是20世纪加拿大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他一生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对人的思考是其批判思想的出发点。他以发展性的人性观来对抗占有性的人性观。他认为,人之为人在于其自由与潜能,人需要将自身潜能自由地实现与发展。他对权力赋予道德意涵,指出权力不应是一种扭曲他人意志、迫使其服从的强力,而应是帮助人实现自身潜能的力量。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私有制造成了权力净转移,使得社会中存在着"榨取的权力"最大化,而非"发展的权力"最大化,它贬损了人性并使人陷入生存的困境。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权力状况阻碍了人的潜能之充分实现与自由发展。麦克弗森关于人性和权力的思考构成其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两个基础。

    麦克弗森人性权力资本主义社会

    正义缺席、自由丧失与人性异化——数字劳动的伦理困境及其应对之策

    黄金泉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科技与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常态,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数字化生存"的时代。"数字劳动"作为"数字化生存"时代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劳动方式,颠覆了传统劳动者与劳动之间的关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数据的自由、开放和共享,但与此同时也具有多重伦理上的困境。首先是正义的缺席,即数据贡献与成果应得的不相匹配,具体来说就是产消合一导致数字资本家与数字劳动者之间的地位不平等,"数字玩工"的娱乐化性质导致数字劳动者被隐蔽的剥削,算法歧视导致数据弱势群体被边缘化。其次是自由的丧失,即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双重沦丧,具体来说就是全时段、多方位的时空剥削导致积极自由的丧失,全景监视与共景监视的双重控制导致消极自由的丧失。最后则是人性的异化,即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的主体性丧失与人同人相异化的社会性丧失。为了应对数字劳动的伦理困境,首先要确立一条总的原则:坚持"人是目的"的本体论导向,杜绝数字劳动中的工具化行为;其次从平等的角度出发,我们打破数据的垄断和霸权,坚持数据的透明和共享,对数字劳动成果进行公平的分配,并规制算法歧视;再次从自由的角度出发,我们要强化数字劳动者的个人隐私意识以及数据使用者的责任意识,保护好数字劳动者的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最后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我们要制定相关的数字劳动法,完善立法保障,确立数字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促使技术向善发展,不做有损人性和人类尊严的事。

    数字劳动数字化生存正义自由人性

    新时代王充哲学思想评述

    周煜宸周普元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二个结合"是"两个结合"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它在我国文化传承和创新战略的大趋势下,应运而生,不断与时俱进。坚持"第二个结合",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和方法根基,激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同理,马克思主义也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汲取丰厚滋养,让自己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王充的《论衡》作为批判封建统治阶级官方思想的一部战斗性著作,以"衡者,所以平万物也"为立意初衷,"论如衡之平",表现了王充要以他的唯物主义哲学衡量一切,批判一切虚妄之言的态度。"疾虚妄"是王充哲学思想的内涵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其哲学思想中的客观实在性、辩证批判性和战斗无鬼性具有高度的契合,本文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王充的哲学思想的贡献及影响进行合理评述。

    第二个结合王充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新疆粮食安全法治保障问题研究

    李丹玲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是生存权这一基本人权的重要基础。新疆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安全屏障,也是典型的粮食产销平衡区,新疆的粮食生产不仅关系到当地各族群众的口粮,也与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密切相关。依法治疆作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只有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法治思维、用法治方式促进新疆粮田数量和质量稳定、保证粮食质量安全、推动粮食种业创新、规范农资市场秩序、高效节水科学用水、养成节粮生活方式,在法治轨道上牢牢抓住新疆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才能走出一条富有新疆特色、符合新疆实际、促进新疆繁荣稳定的粮食安全保障之路。

    总体国家安全观新疆粮食安全法治保障

    "六个坚持"的创新发展、逻辑体系与实践路径

    高旭旭李煜涵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六个坚持"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基于社会主义实践,在理论层面对马克思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创新发展。"六个坚持"是一个从"基本出发点"到"现实立足点"再到"方法与原则"的逻辑体系,其中,人民至上是基本出发点,自信自立与胸怀天下是两个立足点,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守正创新是具体原则与方法。坚持与贯彻"六个坚持",需要立足于新时代各领域的伟大实践,把握这一过程中党的理论的创新发展过程;需要立足于实际工作,在实践中学以致用;需要立足于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辩证关系,在深化理解中不断实现创造性运用、创新性发展。

    六个坚持理论创新逻辑体系实践路径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阵地建设与作用发挥研究

    高春雷王晓航程雅馨汪鑫鑫...
    5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2022年北京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及其服务阵地调查数据,分析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阵地建设与作用发挥情况。结果显示,在对现有服务阵地的需求评价方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表现出认知度较弱、服务内容了解程度不够、具有加入工会组织意愿但途径知晓较弱等问题;在对现有服务阵地的供给方面,存在阵地位置搜寻存在难度、标识辨识度还需改善、服务具有抵达障碍、管理效率需要优化、机制创新性有待提升等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分别从提高可寻性、不断深化维护职能、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和实施健康助推计划等五个方面提出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阵地建设质量的政策建议。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服务阵地质量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新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创新路径研究

    陈法杰管仲王宁田子龙...
    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助推新疆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途径和重要突破口。文章首先阐述了新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其次重点剖析了新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文旅融合资金要素供给不足,融资渠道较狭窄;文旅融合发展区域不均衡,地州间联动效应不显著;文旅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精品供给较匮乏;文旅配套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待全面提升;文旅融合理念落后,融合发展模式创新不足等。因此,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新疆应创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即:打造多元化投融资平台,拓宽文旅产业投融资渠道;优化文旅产业结构布局,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充分发掘特色文旅资源,深度开发特色文旅产品;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树立统筹发展理念,不断促进融合发展模式创新。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路径

    劳动要素价格上升是否会降低我国制造业国际市场优势——基于行业要素的特征分析

    肖博文敬莉
    7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劳动要素价格上升以及人口红利消弱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在国际市场上的要素价格优势逐渐消失,这是否会导致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市场优势断崖式下跌?本文基于2011-2020年28个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从不同行业要素特征的视角出发,探讨劳动要素价格上升对我国制造业国际市场优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要素价格上升不会阻碍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反而能够助推我国制造业国际市场优势的提升,其中,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尤为显著;劳动要素价格上升能够倒逼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其中,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尤为显著;劳动要素价格上升能够通过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正向影响我国制造业国际市场优势,这也证明了技术创新是我国制造业发挥竞争优势的重要推手和渠道。

    劳动要素价格技术创新行业要素特征需求引致效应自主创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