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讨论了英国博物馆学的两大特点,及其成因与影响.其一是将博物馆与社会变革联系在一起的工具主义倾向,其二是收藏家的实用主义倾向,重点关注实物收藏,以及在艺术史或人类学语境下形成的话语系统.这两点都可视为对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博物馆学的回应.这一论断并不新鲜,更广为人知是,1989年《新博物馆学》(The New Museology)出版,这一年被后人称作英国博物馆学元年.《新博物馆学》认为,尽管博物馆工作者常将他们所面对的政策和工作程序视为理所当然,但事实上,他们的应对之法反映了潜在的价值体系,这一价值体系又是机构灌输给员工的.文章还讨论了"英国性(Britishness)"这一概念,对英国博物馆学是什么提出质疑,同时探讨社会正义和去殖民化等当代议题的历史背景,最后也将论及更为全面的跨文化英国博物馆学愿景.本文的核心在于,博物馆学并不是简单的关于博物馆的研究,而是正如布鲁诺·布鲁伦·索耶斯(Bruno Brulon Soares)继承了其先驱捷克博物馆学家兹比涅克·Z.斯坦斯基(Zbyněk Z.Stránský)所谈的,关于价值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这种价值既是指博物馆收藏和展示的实物的价值,也是其揭示的使其得以存续的潜在文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