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包装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包装工程
包装工程

吴护林

半月刊

1001-3563

wjqk@vip.163.com

023-68792836

400039

重庆市九龙坡区渝州路33号

包装工程/Journal Packaging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包装工程》(Packaging Engineering)杂志创刊于1972年,原刊名为《防腐消息》, 1979年更名为《防腐包装》,刊名由聂荣臻元帅题写。1980年更名为《包装工程》,正式国内外公开发行。《包装工程》杂志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主管,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主办,是国内包装、印刷技术领域权威性主导科技期刊。办刊宗旨:以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发展。杂志长期被各大数据库收录,是全国包装杂志唯一连续四版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用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MI)收录期刊,代表着中国包装科技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在包装科技界和教育界享有崇高声誉。杂志拥有强大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平台,主编为兵器工业第59研究所所长吴护林研究员,编委会由国内外51位知名专家教授组成,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文虎、刘人怀、钱清泉,中国科学院院士闻邦椿、朱位秋,国际包装研究联合会(IAPRI)主席Kees Sonneveld,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S.Paul Singh教授等5位外籍编委。同时,在不断扩大和更新的动态专家评审委员会中,杂志还拥有100多位全国知名包装工程各专业方向的专家学者。杂志内容主要分为专论和信息两大部分。包含包装科学与工程、技术专论、装潢与艺术、工业设计、论坛以及信息与资讯等栏目。专论部分着重报道包装及印刷领域学术理论探讨,工程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和项目进展,以及设计新潮和管理创新等内容;信息版块主要报道国内外包装科技动态、科研生产实践经验总结等内容。报道内容涵盖了与包装、印刷行业相关的机械、材料、化工、电子、自动化、物流、设计艺术和管理等等专业方向,年载文量近800篇。近年来,涉及包装科技领域的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大多在《包装工程》上刊发论文。除开报道科技信息外,杂志还积极参与我国包装工程专业的建设,努力促进学术交流,现在已成为专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平台和园地。国内包装工程专业唯一的学术组织——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包装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的秘书处设在杂志编辑部,杂志的执行主编担任专委会秘书长。多年来,杂志组织和参与了大量的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包装学术技术研讨会议。其中,作为主要的组织者之一,《包装工程》杂志长期承办已有20多年历史,每2年一届,代表国内包装学术研究最高水平的“全国包装学术会议”。《包装工程》杂志30多年来忠实地报道中国包装科技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深受我国包装行业的重视与关注。杂志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翔实,是包装、印刷及相关行业从事科研、设计、教育、信息、经营管理和制造生产等工作人员的必备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螺旋式布料机输送量的精确预测

    蔡安江刘亚东刘俊强庞秋生...
    175-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预制构件所需布料机输送的混凝土质量问题,以螺旋输送量预测为目标,构建一种以工艺因素和结构因素为输入量的改进灰狼算法优化 BP 神经网络的输送量预测模型.方法 通过 EDEM对布料机输送过程进行仿真模拟,把输送速率和平均质量流率作为正交实验的 2 种评价标准,并用极差法和矩阵分析法求出螺旋布料机各因素对两标准的影响顺序,并通过混沌种群初始化、步长更新公式及自适应收敛因子的方法改进灰狼算法收敛速度慢和限于局部最优解的问题.结果 通过改进灰狼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优化后的输送量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为 8%、决定系数为 0.95,比其他实验对比组的输送量模型预测值误差更小.结论 研究可为预制构件的定量布料提供混凝土设定目标值.

    螺旋式布料机输送量正交实验预测BP神经网络改进灰狼算法

    基于WOA-BP神经网络的液滴铺展预测

    伍星陈小勇伍鹏飞徐泽华...
    181-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提高BP神经网络对电喷印过程中液滴铺展行为的预测能力.方法 提出一种鲸鱼优化算法(WOA)优化BP神经网络的液滴铺展预测模型.首先,采用相场方法建立电场作用下液滴铺展的数值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然后,选取初始直径、撞击速度、接触角和电场强度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将最大铺展直径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参数,利用鲸鱼优化算法优化神经网络中的初始权值和阈值,构建液滴铺展预测模型.最后,基于仿真结果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与测试,并将其与传统的 BP 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相较于传统 BP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WOA-BP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 72.60%、77.60%,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则从 15.0293%减小为 4.5853%.结论 WO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液滴铺展,可为液滴铺展的预测提供新的方法.

    液滴铺展鲸鱼优化算法BP神经网络预测

    小麦气力输送流场颗粒流化特性数值模拟

    夏朝阳李永祥徐雪萌张永宇...
    188-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仓泵式气力输送小麦颗粒时不同输送压力下罐体及引出管内颗粒的流化特性,从而得出最佳操作压力.方法 利用Solidworks建立简易的等比例发送装置三维模型,采用模拟仿真软件Fluent对 0.25、0.3、0.35 MPa等 3 种不同输送压力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CFD-Post进行数据后处理.结果 当进气口压力为 0.35 MPa时物料最先输送完毕,用时为 10 s.整体发料过程从引出管入口至出口处三者压力分别降低了 97.1%、96.8%、98.1%,其中当进气口压力为 0.3 MPa时,压力降低最小,能量利用率最高.结论 输送压力越大输送速度越快,其压降也最大.考虑经济性与高效性可得,最佳进气口压力为 0.3 MPa.

    小麦颗粒流场气力输送流化特性数值模拟

    基于电子凸轮飞剪的枕式包装机控制系统设计

    姜自燃徐世许张浩琳
    197-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了丰富枕式包装机的包装种类,提高其包装精度和包装效率,对现有机器中电子凸轮飞剪算法进行改进.方法 根据枕式包装机的工艺流程,建立电子凸轮飞剪的数学模型,设计五次多项式运动控制算法,实现送料轴、送膜轴、切刀轴的协调同步运行,然后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结果 通过测试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包装速度的增加和包装长度的减少,包装的合格率会有所降低,但五次多项式规划设计的电子凸轮曲线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和柔性,避免了刚性冲击和机械振动,在包装允许的误差±1 mm的范围内,包装合格率始终为 100%,有效提高了控制精度.结论 设计的电子凸轮曲线完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实际测试证实了基于电子凸轮飞剪的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也证实了运动控制算法的优越性.

    电子凸轮枕式包装机五次多项式

    圆柜内机缓冲衬垫多目标优化设计

    孙百会叶子平李燕华张雄飞...
    208-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有限元软件研究圆柜内机包装件静态载荷下的力学特性,并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利用CREO建立三维模型、ANSYS Workbench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圆柜内机包装件进行静力学分析.以上缓冲衬垫的 5 条筋条厚度和 2 侧壁厚作为设计变量,以上缓冲衬垫的质量、包装件的最大变形量和最大等效应力作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模型.基于OSF试验设计方法和Kriging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结果 优化前的包装件最大变形量为1.5113 mm,最大等效应力为 0.3276 MPa.优化后包装件的筋条和侧壁厚度显著降低,上缓冲衬垫质量减少了 27%,整体强度无显著降低.结论 建立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合理且Kriging模型精度较高,在保证缓冲防护效果的基础上,实现了轻量化设计,降低了包装成本.

    有限元分析多目标优化Kriging模型最优空间填充设计

    低耦合度2PaUU-PPaP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与多目标优化

    张发海李丽红朱磊
    217-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三平移并联机构结构复杂、耦合度高而引起的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误差分析等十分烦琐的问题,提出一种低耦合度三平移空间并联机构.方法 分析得到机构的自由度、耦合度、方位特征集等拓扑参数,建立运动学位置方程推导正、逆解的解析式并对其进行算例验证.根据计算雅可比矩阵推导出位置正解奇异、位置逆解奇异存在条件.进一步研究机构的操作空间,并得到操作空间三维形状图.此外,建立以运动灵巧度与操作空间体积为目标的数学模型,给定目标函数表达式,选择NSGA-Ⅱ算法完成具有Pareto解的多目标参数优化.结果 分析表明,搜索得到工作空间外部边界光滑,呈半球形状结构,内部不连续分布的特点.结论 在较为均衡平缓的区域选择参数的设计,能够同时兼顾体积和全局灵巧度的较佳值,以期为该类型机构在分拣、包装等应用领域提供参考.

    耦合度并联机构奇异性工作空间灵巧度多目标优化

    基于输送带及视觉跟踪的机器人分拣包装工作站仿真

    冯凌云曾祥苹李琴王彩芳...
    227-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提高分拣包装工作站的生产效率和柔性,并探索在早期设计阶段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验证.方法 以某食品公司巧克力饼干产品的生产为例,提出结合输送带跟踪和视觉识别技术搭建分拣包装仿真工作站.在ABB公司离线编程与仿真软件Robotstudio开发环境下,首先对相关设备进行了三维建模,并根据任务要求完成工作站的空间布局.其次,需要完成输送带创建、动态Smart组件设计、工作站逻辑连接、输送带跟踪功能启用、相机数据记录和机器人控制程序编写.最后,分析工作站结构得到生产节拍的参数设定公式.结果 仿真工作站实现了对持续移动输送带上杂乱摆放物料的动态跟踪分拣装盒,能依据理论计算方式调节参数满足生产节拍的需求.结论 工作站达到了预期功能目标,可以为各行各业里以机器人为中心的分拣包装系统高效、柔性生产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工业机器人输送带跟踪视觉引导分拣包装生产节拍仿真设计

    考虑道路坡度影响的多约束冷链配送问题研究

    闵德权孙晓娜李宇航江可鉴...
    236-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改进传统冷链VRP将配送区域默认为二维平面,使得实际调度与理想状态产生差异而造成配送成本增加的问题,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旨在合理规划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方法 通过引入坡度函数对油耗成本和碳排放成本进行计算,综合考虑三维空间位置、多车型、载质量变化、客户取送货需求和时间窗要求等多种现实约束,并提出一种基于 K-means 多维时空聚类的改进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结果 求解结果表明,若最初将道路坡度考虑在成本计算内,可有效降低 9.58%的配送成本.同时,应避免大型车辆在重载时突然发生海拔变化.当发生海拔变化时,大型车辆可在卸载一部分货物后改变至更高的高度.结论 本文研究的模型更加贴近实际路网,具有更高的适用性,特别是对有明显道路坡度城市的冷链品的配送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道路坡度多约束冷链配送K-means多维时空聚类改进的遗传算法

    循环包装箱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计算方法研究

    任姝珩张媛朱磊刘笑...
    245-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目前循环箱碳足迹的计算缺乏统一标准且相关研究较少,使循环箱的环保价值存疑的问题,本文对循环包装箱的碳足迹进行研究,旨在建立一种适用于循环包装的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的碳排放计算模型.方法 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参考国内 A 循环包装企业 B2B 应用场景,采用eFootprint软件及数据库量化分析.由于聚丙烯材料具有可循环利用的特点,在快递循环包装中广泛应用,本文以聚丙烯材料的循环箱为例进行碳足迹的研究.以 1 m2 的循环快递包装箱为功能单位,采用"从摇篮到坟墓"的方法对其生产、运营、回收等过程的物耗、能耗及环境排放进行环境影响量化比较.结果 研究评价分析了各个单元过程中对全球变暖潜值这一环境指标的贡献值.结果 显示,循环包装箱碳排放贡献主要来源于 4 个方面:循环使用过程运输排放,约占总排放的 57.95%;其次为原材料聚丙烯,约占总排放的 24.25%;电力排放包括生产、清洗 2 个阶段的电力,占总排放的 11.71%;报废后垃圾焚烧处理过程排放,占总排放的 5.33%.使用近 50 次的二氧化碳当量为 9.8541 kg/m2.结论 循环包装单次使用排放低于相同面积单位 5 层瓦楞纸箱的碳排放,说明在理想条件下循环包装具有较高的环保价值.

    快递循环包装生命周期评价碳足迹聚丙烯材料

    基于循环经济下增加回收啤酒瓶原型复用率工艺的研究

    曾忠斌郭宏星李丽莎杨京亭...
    253-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稳定啤酒企业使用的可回收玻璃啤酒瓶的物理力学性能,增加瓶体表面美观及光滑度,减少重复使用过程中爆瓶的概率,保障消费安全.方法 通过模拟消费周转环节,在回收旧啤酒瓶清洗后到灌装前磨损最严重的灌装线上,加装研发的设备,将一种安全的氧化 OPE 蜡乳液均匀涂覆在瓶体表面,并重复灌装—周转—清洗—灌装整个循环过程,采集试验数据.结果 通过采集各循环轮次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测试数据分析可知,经过工艺改进后的试验组,每轮次都直观可见瓶体表面明亮如新瓶,其物理力学性能各项检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试验组的重复使用次数比对照组的增加了 2.5 倍以上.结论 该工艺可以有效降低回收旧啤酒瓶的表面摩擦因数,改善清洗后瓶体表面的滞涩现象,减少接触磨损对瓶体产生的伤害,延缓力学性能的衰减速度,达到循环经济提倡的增加同目的重复使用的频次,减少新瓶的使用量和成本.同时为修订后的新GB 4544-2020《啤酒瓶》中增加的可回收旧瓶指标要求提供稳定质量的工艺支持.

    循环经济可回收啤酒瓶同目的使用防磨损原型复用低碳经济绿色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