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包装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包装工程
包装工程

吴护林

半月刊

1001-3563

wjqk@vip.163.com

023-68792836

400039

重庆市九龙坡区渝州路33号

包装工程/Journal Packaging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包装工程》(Packaging Engineering)杂志创刊于1972年,原刊名为《防腐消息》, 1979年更名为《防腐包装》,刊名由聂荣臻元帅题写。1980年更名为《包装工程》,正式国内外公开发行。《包装工程》杂志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主管,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主办,是国内包装、印刷技术领域权威性主导科技期刊。办刊宗旨:以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发展。杂志长期被各大数据库收录,是全国包装杂志唯一连续四版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用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MI)收录期刊,代表着中国包装科技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在包装科技界和教育界享有崇高声誉。杂志拥有强大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平台,主编为兵器工业第59研究所所长吴护林研究员,编委会由国内外51位知名专家教授组成,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文虎、刘人怀、钱清泉,中国科学院院士闻邦椿、朱位秋,国际包装研究联合会(IAPRI)主席Kees Sonneveld,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S.Paul Singh教授等5位外籍编委。同时,在不断扩大和更新的动态专家评审委员会中,杂志还拥有100多位全国知名包装工程各专业方向的专家学者。杂志内容主要分为专论和信息两大部分。包含包装科学与工程、技术专论、装潢与艺术、工业设计、论坛以及信息与资讯等栏目。专论部分着重报道包装及印刷领域学术理论探讨,工程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和项目进展,以及设计新潮和管理创新等内容;信息版块主要报道国内外包装科技动态、科研生产实践经验总结等内容。报道内容涵盖了与包装、印刷行业相关的机械、材料、化工、电子、自动化、物流、设计艺术和管理等等专业方向,年载文量近800篇。近年来,涉及包装科技领域的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大多在《包装工程》上刊发论文。除开报道科技信息外,杂志还积极参与我国包装工程专业的建设,努力促进学术交流,现在已成为专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平台和园地。国内包装工程专业唯一的学术组织——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包装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的秘书处设在杂志编辑部,杂志的执行主编担任专委会秘书长。多年来,杂志组织和参与了大量的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包装学术技术研讨会议。其中,作为主要的组织者之一,《包装工程》杂志长期承办已有20多年历史,每2年一届,代表国内包装学术研究最高水平的“全国包装学术会议”。《包装工程》杂志30多年来忠实地报道中国包装科技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深受我国包装行业的重视与关注。杂志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翔实,是包装、印刷及相关行业从事科研、设计、教育、信息、经营管理和制造生产等工作人员的必备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顾客融入视角下服务价值共创的类型、维度及效果

    丁熊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服务设计与整合创新语境下,讨论如何实现服务价值共创的过程,以及如何评价共创的结果.方法 从顾客融入视角,根据卷入度的不同,将服务共创行为划分为"共同完成任务"的参与式共创、"建立长期关系"的融入式共创以及"获得短暂友谊"的其他类型共创;同时指出服务价值共创行为是多元的、复杂的,可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展开;建议从强度和时间两个维度来评估共创的效果.结论 服务价值共创"类型-维度-效果"研究框架的构建,完善了服务设计中传递阶段的理论基础,为服务设计师通过合理的流程和触点设计降低"服务体验不确定性"提供了方法论依据.

    服务设计服务价值共创顾客融入"类型-维度-效果"框架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用户需求分析方法研究

    胡康刘伊天艾险峰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尝试在设计研究中引入贝叶斯网络分析工具,结合案例的统计数据计算,分析用户需求与行为的映射关系,系统设计快递包装回收的解决方案.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对用户行为进行数据采集,结合生活方式转变机制模型,运用贝叶斯网络进行用户研究,产出需求理解,指导产品服务系统设计工作的开展.结果 快递包装再设计的产品基础属性、使用便捷性、系统完整程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用户行为可持续性以及设计认同度.结论 通过研究形成了可持续的快递包装使用系统,帮助引导用户可持续行为,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理论角度为快递包装回收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提供了面向用户研究的全新设计思考方法,证明了贝叶斯网络在用户研究中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积极意义.

    贝叶斯网络用户需求快递包装产品服务系统可持续行为

    评论数据驱动的产品情感满意度预测模型构建

    孙利张硕覃忠志吴俭涛...
    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康养辅具产品多维设计要素与用户情感满意度的复杂映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评论数据的产品情感满意度预测模型.方法 首先爬取样本评论数据,并利用LDA模型构建产品多维设计要素空间,同时对样本进行要素编码;其次对各样本对应的评论数据进行情感满意度分析,以获得情感满意度分值;最后通过BP神经网络构建情感满意度预测模型,结合K-fold交叉验证法测试模型可靠性.结果 以康养辅具电动轮椅为例,通过30个样本数据集交叉验证后得到预测值与期望值的均方误差值为0.0441,表明该预测模型精度良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最后利用该预测模型对104976个随机组合方案进行情感满意度计算,得出电动轮椅最佳组合方案.结论 基于用户评论数据构建的产品情感满意度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建立产品多维设计要素与情感满意度间的匹配关系,辅助设计人员快速识别出用户情感满意度较高的多维设计要素组合,提高了设计方案决策的科学性.

    产品设计康养辅具产品多维设计要素情感满意度用户评论数据

    FBS模型与移情理论的共享定位设备设计

    周祺马雨萱刘姝彤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了提高以人为本的设计过程中,用户因素对决策的影响度,提出优化FBS模型,以达到用户需求和设计模型的共鸣.方法 区别于单纯以数据为导向的分析方法,通过理性的FBS模型确定设计研究的主要框架,并结合移情理念感知用户.由用户自身产生的行为和心理特征来引导实验,挖掘其潜在需求导入FBS模型框架进行设计,使设计过程达到理性因素和感性因素互补的有机结合.结果 以共享儿童定位设备为例,结合共享设施涉及多类用户群体的特性进行设计实验,以易操作的方法挖掘新的设计点.流程包含完整的用户分析、产品设计和可用性评价过程,可用于提升设计效率.加深用户、产品、环境之间的联系.结论 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后的方法可以更明确有效地提高用户体验,为设计需求分析方法研究提供思路.

    产品设计功能–行为–结构模型(FBSmodel)移情理论双用户群体用户需求分析

    无障碍设计方法研究现状综述

    贺孝梅杨颖
    60-7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概述国内外无障碍设计的发展状况,理清国内外关于无障碍设计的相关方法与理论模型,探讨未来无障碍设计方法发展的趋势,为研究者提供相关设计思路与发展动向.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梳理了无障碍设计的概念与发展现状,归纳了当前无障碍设计中包括适应性设计、参与式设计、基于感官信息的设计、情感化设计和基于QFD理论与TRIZ理论设计的5种主要方法与理论模型.结论 目前无障碍设计方法的用户参与度低,很难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且缺乏具体针对性的完整理论体系与设计方法.未来在进行无障碍设计时,可结合体验与交互等多种设计理念与方法,探索创新无障碍设计方法,以便更好地从用户需求出发设计能帮助残障群体更便利生活的无障碍产品.

    无障碍设计设计方法理论模型发展趋势

    基于共生理论的社区"医康养护"共生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石元伍项良伟刘霞刘杰...
    74-8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改变老龄医疗资源零散化、碎片化的现状,使相关联的养老服务可以融合发展,形成一条连续的、多元一体化的、闭合循环的老龄医疗健康服务链.方法 基于共生理论,探讨医疗、康复、养生保健、照料护理服务之间的共生逻辑,并结合共生理论的三要素对其展开深入分析,促使各共生单元(服务供给主体)之间互补互助、互惠共生,最后在服务设计思维的驱动下依托"互联网+"技术整合构建共生服务系统.结论 共生理论的介入,打破了各服务供给主体之间的信息壁垒,使其朝着同一方向协同发展,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资源重叠所造成的浪费,实现"1+1>2"的共生效益.同时,基于共生理论的社区"医康养护"服务共生系统的构建,为其他养老服务资源模块(衣、食、住、行等)的整合和嵌入带来了新的参考和发展方向.

    服务设计医疗健康共生理论社区"嵌入式"养老

    基于KANO模型和PCSI指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设计研究

    王样胡雨含周楚雯刘思瑜...
    8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KANO模型作为需求质量和满意度分析工具,在分析满意度影响时存在不足.拟将KANO模型与潜在顾客满意度改善指数(PCSI指数)进行混合式使用,来填补KANO模型的局限性.方法 通过阐明KANO模型、顾客满意度系数、PCSI指数之间的关系,探究三种工具在服务设计中的混合式使用模式,为调查分析服务中顾客的需求质量和满意度影响提供流程化分工,并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实施案例实证研究.结论 KANO模型与PCSI指数的混合式使用能更深入、全面地解析顾客的需求分布、满意度水平及两者的相互影响关系.经调查,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在满足学生需求和提升满意度上存在较大改善空间.为其纳入匿名咨询服务具有潜在的满意度改善作用,能推动服务组织转变为以关怀学生为中心.

    KANO模型潜在顾客满意度改善指数(PCSI指数)混合式使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企业职工健康体检车产品服务系统的概念设计

    胡玥胡伟峰
    9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企业职工健康体检流程复杂、耗时长、检后沟通不便等问题,深入研究职工医疗体检服务流程,构建企业职工健康体检车服务系统并输出相应的方案设计.方法 首先,通过调研与分析目标人群的健康体检现状、需求以及行为,运用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归纳凝练体检车服务系统的设计策略.其次,结合服务设计中的服务蓝图、系统图、服务触点等方法,整合服务系统中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进行体检车产品服务系统构建,指导体检车硬件和信息系统设计.结论 基于前期研究结果进行体检车空间布局与规划、人机工效学分析、体检APP的设计输出,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企业职工健康体检服务流程,探索了医疗体检的优化模式,提升了用户的体检体验.

    产品服务系统健康体检企业职工体检车概念设计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老年人APP用户体验设计研究

    朱婷玲朱丽萍李永锋
    106-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APP设计要素、用户体验、用户总体满意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升老年人对APP的用户体验.方法 提出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老年人APP用户体验设计研究方法.首先,以文献理论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图并设定相关变量和假设;其次,通过文献研究,选择相关设计要素,通过正交表生成设计样本;再次,根据用户体验评价要素构建用户体验评价指标,被试者对设计样本进行评估实验,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用户体验评价指标中的潜在变量,并将相关指标作为可测变量;从次,建立设计要素与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和用户总体满意度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利用实验数据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模型拟合,并进行拟合评价和信效度分析;最后,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结论 以老年人医疗APP为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设计要素是影响老年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并提出相关的设计指导.

    用户体验结构方程模型老年人APP

    面向下肢功能障碍者的厨房家具设计研究

    刘立宋端树李英高逸轩...
    11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用户行为和需求为导向,寻找功能组合最佳的下肢功能障碍者厨房家具设计方法.方法 首先,收集用户初始需求,根据Kano模型进行聚类,确定各需求项的类别和重要性,筛选出影响用户满意度的关键需求项;其次,利用模糊行为阶段,对用户使用厨房的过程进行分解,得到用户在各阶段的行为情景;再次,将情感三层次的共性需求与模糊行为阶段的个性需求结合考量,进行针对性分析,定位产品设计要素;最后,归纳设计点,应用于设计实践.结论 通过结合以上研究方法开展面向下肢功能障碍者的厨房家具设计,充分掌握用户的真实需求,建立用户需求与设计要素之间的联系,有效解决下肢功能障碍者在使用传统厨房时所遇到的问题,使其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也为同类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方法依据.

    产品设计厨房家具Kano模型模糊行为阶段情感三层次下肢功能障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