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包装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包装工程
包装工程

吴护林

半月刊

1001-3563

wjqk@vip.163.com

023-68792836

400039

重庆市九龙坡区渝州路33号

包装工程/Journal Packaging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包装工程》(Packaging Engineering)杂志创刊于1972年,原刊名为《防腐消息》, 1979年更名为《防腐包装》,刊名由聂荣臻元帅题写。1980年更名为《包装工程》,正式国内外公开发行。《包装工程》杂志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主管,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主办,是国内包装、印刷技术领域权威性主导科技期刊。办刊宗旨:以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发展。杂志长期被各大数据库收录,是全国包装杂志唯一连续四版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用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MI)收录期刊,代表着中国包装科技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在包装科技界和教育界享有崇高声誉。杂志拥有强大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平台,主编为兵器工业第59研究所所长吴护林研究员,编委会由国内外51位知名专家教授组成,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文虎、刘人怀、钱清泉,中国科学院院士闻邦椿、朱位秋,国际包装研究联合会(IAPRI)主席Kees Sonneveld,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S.Paul Singh教授等5位外籍编委。同时,在不断扩大和更新的动态专家评审委员会中,杂志还拥有100多位全国知名包装工程各专业方向的专家学者。杂志内容主要分为专论和信息两大部分。包含包装科学与工程、技术专论、装潢与艺术、工业设计、论坛以及信息与资讯等栏目。专论部分着重报道包装及印刷领域学术理论探讨,工程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和项目进展,以及设计新潮和管理创新等内容;信息版块主要报道国内外包装科技动态、科研生产实践经验总结等内容。报道内容涵盖了与包装、印刷行业相关的机械、材料、化工、电子、自动化、物流、设计艺术和管理等等专业方向,年载文量近800篇。近年来,涉及包装科技领域的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大多在《包装工程》上刊发论文。除开报道科技信息外,杂志还积极参与我国包装工程专业的建设,努力促进学术交流,现在已成为专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平台和园地。国内包装工程专业唯一的学术组织——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包装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的秘书处设在杂志编辑部,杂志的执行主编担任专委会秘书长。多年来,杂志组织和参与了大量的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包装学术技术研讨会议。其中,作为主要的组织者之一,《包装工程》杂志长期承办已有20多年历史,每2年一届,代表国内包装学术研究最高水平的“全国包装学术会议”。《包装工程》杂志30多年来忠实地报道中国包装科技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深受我国包装行业的重视与关注。杂志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翔实,是包装、印刷及相关行业从事科研、设计、教育、信息、经营管理和制造生产等工作人员的必备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产品声音的交互式聚类设计研究

    张扬陈文颖皮珊丁胜年...
    115-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声音是产品和用户之间的一种沟通媒介,为了增进设计师对产品声音的理解、合成与设计匹配,提出一种交互式可视化产品声音数据聚类分析框架.方法 首先通过神经网络将设计师感官描述式信息与声音的特征参数进行融合嵌套;其次基于高斯混合模型来描述非线性几何分布的产品声音数据;最后设计师输入个人先验知识经验参与交互聚类.结果 基于Python的Anaconda3包开发了产品声音交互式聚类的可视化分析实验工具,得到最优化产品声音聚类结果.结论 该产品声音交互聚类可视化分析工具融合了声音技术参数和人脑听觉反应机制,在聚类过程中允许用户参与交互并融入用户的先验知识,并行视图可以实时显示数据元素的流向和判别类别的稳定性.同时,可视化分析可以帮助用户横向比较各聚类结果的异同,样本的比例分布与合理性,以期寻求最优聚类结果.

    产品声音融合嵌套交互式聚类可视化分析

    基于iNPD的智能音箱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邱湧政曾祥远吴正仲邹旭辉...
    123-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解决产品开发中用户需求目标不清、产品价值属性模糊等问题.方法 将KANO模型与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融入iNPD(integrate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产品开发程序,对智能音箱产品创新设计进行实证研究.首先,通过SET因素分析发现产品机会,引出基础故事情节;其次,基于KANO模型进行智能音箱需求属性划分,以及应用AHP法通过层次模型构建、权重计算等步骤,求解各属性下子需求的重要度;最后,根据用户需求分析,对智能音箱进行构思并提出方案设计.结论 基于KANO模型及AHP法融入iNPD的创新设计方法,实现了智能音箱产品开发中用户全程参与设计与决策,提升了智能音箱创新产品开发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增强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可为同类产品创新设计提供参考路径.

    iNPDKANO模型层次分析法产品创新设计智能音箱

    基于INPD-AHP的听觉统合失调儿童森林康养产品设计研究

    刘浏顾倩颖张斯琦王丽...
    132-13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因缺失自然而引起的儿童感觉统合方面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把森林特有的环境优势与听觉统合失调儿童的功能需求进行联系与探究,提出一种适用于这类儿童的森林康养产品的设计方法.方法 构建创造突破性产品法(INPD)和层次分析法(AHP)融合运用的设计流程,指导听觉统合训练相关的森林康养产品设计,运用因素分析法(SET)识别创新产品的需求趋势,建立康养产品设计的层级模型,再基于指标的权重排序提出设计思路,利用设计概念矩阵的筛选指导,产生三个满足儿童功能需求的森林康养产品设计方案,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优选出一个设计方案并进行深化处理,摒弃设计中的主观性.结论 通过一套富有互动性、多样性和趣味性的儿童森林康养产品设计案例,证明了INPD法和AHP法的创新融入森林康养产品设计中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为以后儿童感统相关的产品与森林康养的结合设计提供思路与方向.

    听觉统合失调森林康养产品设计INPD

    基于情绪体验的ASD儿童干预APP角色造型研究

    韦懿洋张丙辰孙福旭王瑞...
    14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面对我国ASD儿童数量逐年上升的情况,为干预APP角色造型设计提供优化设计思路,提出一种基于情绪体验的卡通角色造型设计研究方法.方法 首先,结合文献从20余项HRV指标中筛选出8项代表性HRV指标,通过HRV实验收集8项指标数据;其次,结合改进的语义量表整理情绪体验得分;再次,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出对情绪体验得分影响最大的3项HRV主因子;最后,建立多元回归方程,探求情绪体验得分与3项HRV指标间的回归关系.结果 研究发现,ASD儿童对三类角色中的器物角色的情绪体验反馈最为明显,且具有方圆形主体轮廓和梯形、圆形组合部件的器物角色能够提高LF/HF、SDNN,并降低M–HRT,进而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结论 融合改进的语义量表建立情绪体验与3项HRV指标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ASD儿童干预APP卡通角色造型的设计与方案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且符合ASD儿童情绪体验的角色造型设计能够激发儿童兴趣、提升交互体验、增强干预效果.

    情绪体验ASD儿童HRV干预APP角色造型

    基于TAME-EDKT模型的适老化家电产品设计评价

    王春鹏许贞武
    153-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解决适老化家电产品设计评价过程中指标集确定的非适老性、指标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干扰性和权重值确定过程中忽略用户需求的片面性等问题,基于老年技术接受模型,提出一种综合评价模型方法.方法 首先,基于老年技术接受模型确定设计方案评价指标;其次,基于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初始权重,运用DEMATEL法确定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权重,以KANO模型进行权重调整,确定最终的指标权重,并基于TOPSIS法进行方案排序优选;最后,运用该方法进行适老化吸尘器设计方案优选,并进行对比验证.结论 该方法可有效确定适老化家电产品设计评价指标集的适老性,较好地考虑了指标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用户需求对指标权重的影响,并进一步完善适老化家电产品设计领域的理论研究.

    适老化家电产品设计老年技术接受模型TAME-EDKT模型TOPSIS法

    基于Jack虚拟仿真的老年人临终关怀转移机设计研究

    张芳兰孙佳欣王帅张俊瑶...
    161-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了提升老年人临终患者的尊严感和舒适性,解决其移动、如厕、沐浴等生活行为受限问题,降低照护人员身体施力负荷,设计开发一款基于Jack虚拟仿真评估的转移机方案.方法 通过对目前市场上临终关怀辅助移动类产品的调研,发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功能结构单一、操作姿势不当、使用环境受限等问题,运用Jack软件中的RULA方法评估照护人员的工作姿势风险,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及质性研究法对用户需求进行研究,结合人机尺寸分析,提出设计解决方案.结果 通过以上方法,实现了转移机的方案设计,对设计方案进行人机适配度评估、可视域分析、舒适度评估及快速上肢评估,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结论 设计方案提升了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满足了其在多种场景中的使用需求,减轻了照护人员的工作负荷,为后续的老年人临终关怀转移机设计提供了理论及方法支撑.

    老年人临终关怀Jack虚拟仿真RULA上肢评估用户需求转移机设计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设施适老化评价研究

    朱文龙黄威豪岳迪程言博...
    169-177,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强化老旧小区公共空间设施适老化需求要素与产品设计之间的联系,优化老年人的使用体验,提出一种基于KJ法、AHP-熵权法和SD法的综合评价体系.方法 首先,运用KJ法收集、整合、筛选老旧小区公共空间设施产品的适老化需求要素;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HP-熵权法计算各需求指标的综合权重并进行优先级排序,针对徐州市某老旧小区的公共空间设施产品,运用SD法进行适老化满意度评价;最后,结合指标权重与满意度评价结果得出该小区公共空间设施适老化评价得分.结果 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提出公共空间设施产品适老化设计优化方向.结论 评价模型结合了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和行业专家的专业判断,为老旧小区公共空间设施产品适老化设计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量化指标,对提升老年群体的使用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设施适老化AHP-熵权法满意度综合评价模型

    基于Kano需求模型的户外茶具设计研究

    王剑吴俭涛李佳敏
    17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增添消费群体在户外活动中的饮茶乐趣,在满足实用性的前提下,构建基于Kano模型的户外茶具设计开发流程,以快速定位用户需求.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和案例分析法对目前户外茶具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明确用户对产品的使用感受;为进一步挖掘设计目标,通过建立用户体验旅程图将饮茶体验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以功能属性、外观属性和安全属性3个设计维度为导向,基于Kano模型和用户满意度系数(SI)与不满意度系数(DSI),实现需求的层次性分类与重点改良方向;借助3D打印技术和用户测评验证产品方案的可用性,对用户测评的反馈期望进行设计修正与完善.结果 在前期基础性研究之上,通过用户研究方法、Kano模型与3D打印的结合,构建以用户魅力型质量需求、期望型质量需求和必备型质量需求为主的茶具设计模式.结论 通过Kano模型的拓展研究,在户外茶具设计分析中,可实现茶具设计的整体构思,有利于推动概念产品的市场转化.

    户外茶具用户研究Kano需求模型可用性测试设计改良

    基于QFD与FBS模型的盲文书写修改器设计研究

    李熠炫朱吟啸沃晨雯郑林欣...
    185-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盲文书写错误率偏高的问题,探索盲文书写修改器的创新设计路径.方法 首先通过用户访谈来了解盲生对盲文书写修改器的用户需求;其次根据QFD理论构建用户需求与技术目标之间的关系矩阵,得到技术目标的优先级排序,确定盲文书写修改器设计的关键技术目标;再次引入FBS模型,将关键技术目标转化为功能,通过FBS映射获得盲文书写修改器的结构化信息;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盲文书写修改器设计实践.结果 F12(按键)、F21(点字结构)及F32(修正结构)是技术目标重要度排序前三位,将排序前六位的技术目标分别对应交互功能、点字功能、修正功能、替换功能4个功能,以之作为功能起点进行功能到行为、行为到结构的映射转化,指导盲文书写修改器的设计.结论 验证了QFD与FBS模型在盲文书写辅助工具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从创新设计的角度为盲生提高盲文书写效率提供了新思路.

    QFDFBS模型盲文视障人群无障碍设计

    面向创意设计的青铜器纹样数据库设计研究

    刘修茹季铁郭寅曼
    193-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丰富的青铜器纹样资源进行整理与组织,满足设计师利用青铜器纹样进行创意设计的需求,助力传统文化输出.方法 对青铜器纹样的装饰母题、装饰艺术和语义进行解析,对设计师借助文化资源数据库获取设计原型和设计知识的行为与思维过程进行探索,从而提炼元数据标签,确定可视化元素,建立包括1154条青铜器纹样数据在内的数据库.结果 面向创意设计的青铜器纹样数据库,实现了对青铜器纹样数据的多维信息呈现,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快速学习和获取青铜器纹样原型与知识的平台,有助于设计师了解数据中隐藏的特征、关系和模式.结论 青铜器纹样数据库的可视化方式符合设计师的认知舒适性,为打造针对设计师群体的数字文化资源专业平台提供了新的思路.

    青铜器纹样文化资源数据库数据可视化创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