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包装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包装世界
包装世界

双月刊

1003-9929

bzsjbjb@163.com;bzsj18@yahoo.com.cn

0571-85330153

310006

杭州市邮电路23号

包装世界/Journal Packaging World
查看更多>>《包装世界》杂志是浙江省经贸委主管,中国包装联合会、浙江省包装技术协会、世界包装组织亚洲包装中心主办,是世界包装组织亚洲包装中心的指导刊物,中国包装核心期刊。创刊于1986年,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浙江省唯一的一本反映包装、印刷、设计方面的公开刊物,是业界人士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把握市场动态、博览行业信息,了解最新实用技术的好帮手。《包装世界》杂志社愿与社会各界合作,携手共进。 读者对象:包装工业、包装印刷、包装设计、化工、食品、医药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管理者、技术人员、业务人员、包装院校及涵盖设计、机械、印刷、工程、电子、科技的专业师生。 主要栏目:政策解读、业内动态(反映国内外包装界的最新市场、方法、需求、开发、趋势、调研等。)、包装论坛(探索业界各方面的现状、发展、举措。)、信息快讯、企业文化、人物风采、群英谱(报道人物先进事迹简单介绍、企业简单介绍)、产业研发(报道新产品、新技术、新专利、新应用)、论文选萃(包含工程、应用、管理、设计艺术、设计作品)、艺术鉴赏。媒体优势:作为世界包装组织亚洲包装中心指导刊物,中国包装核心期刊,浙江省唯一的一本包装方面的杂志,办刊20多年来在包装界深有影响。为了更好的服务企业,应对市场的需求,积极与全国各地自治区、直辖市、省市包装协会合作,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及国外发行市场,是企业宣传报道的舞台,订户掌握信息的好帮手。 发行方式为邮发与自办发行。国内发行: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32-78。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国外邮发代号:BM2680。自办发行(直接订阅):邮局直接汇款到《包装世界》杂志社或银行转帐两种方式,备有正规征订发票,免邮资费,全年定价96元。《包装世界》杂志社联系方式:社址:杭州市杭州市邮电路23号 邮编:310006 电话(0571)85330153 传真:(0571)85330821投稿信箱:bzsjbjb@163.com;bzsj18@yahoo.com.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高职院校"1+X"制度为视角

    陈晨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得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今,为了提高各领域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成为企业录取的重要标准之一.响应国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针,以"1 + X"证书制度为培养目标,更新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是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率的重要方法,也是高职院校特色办学的指导思路.该文从"1+X"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的意义、目前高职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试图优化该专业的育人模式,使得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可以更好地衔接社会的发展以及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

    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1+X"证书

    增强高职院校课程美育实效性的探究

    刘琴琴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校育人功能离不开美育,课程美育是美育发挥功能的支撑,它体现了"课程融美、美课育人"的教育新理念.在快速发展变化的新时代,高职院校有必要提倡并推动课程美育发展,发挥课程美育的功能,使美的教育自然和谐地融入其他学科课程,助推学生审美能力和自身修养的提高.该文结合国情发展和时代需要,简要阐述了高职院校课程美育需要加强的时代性和必要性,以及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课程美育实效性的途径,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

    高职院校课程美育大学生

    高校大学生宿舍环境包装设计与育人路径研究

    王豆
    15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高校大学生宿舍公共空间的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宿舍环境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增加宿舍育人内容,提高大学生宿舍文化育人价值.通过在高校大学生宿舍环境包装设计中添加传统图案设计、丰富育人内容,融入科技感设计元素、创新育人理念,注重体验感设计元素,提高育人实效等方式实现宿舍文化育人目标.

    宿舍环境包装设计文化育人高校

    传统养生体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实践思考

    梁丽萍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健康和长寿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追求的目标,养生体育作为实现健康长寿的重要途径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目前高校体育在传统养生体育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还相对不足.该文探讨了高校加强传统养生体育的研究和开发途径、创新教学策略、拓展传统体育项目等方法,旨在将养生理念融入体育教学的课程和实践中,以满足学生的养生需求,推动养生体育的发展.

    养生体育理念高校体育体育教学教学问题

    "非遗进校园"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活化实践——以"万物皆可染"教学设计为例

    何彦莹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非遗进校园"背景下,响应国家号召,用专业活化非遗、解析本土文化基因,汲取"非遗"视觉元素融入艺术课程,是艺术教育一线教师应该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该文通过构建"非遗+"的教学理念与手段,完善"非遗"保护与传承路径,以教学设计片段呈现了非遗活化手段与教学成效,并提出了"互联网+非遗文创共同体"的未来解决方案.

    "非遗"进校园"非遗"品牌创设教学实践

    基于学科融合的高职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探索

    潘培雯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素养已经成为 21 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大学生作为信息时代的弄潮儿,理应具备更多的信息素养,以顺应时代的发展.高校需要承担起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任.该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困境,提出了基于信息素养教育与学科整合的教学实践研究之路,期望能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育高职学科整合信息检索

    作品鉴赏

    荣明芹
    封2页

    作品鉴赏

    覃庆贵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