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采矿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采矿技术
采矿技术

周爱民

双月刊

1671-2900

ckjs@263.net

0731-88631209

410012

湖南长沙市麓山南路343号

采矿技术/Journal Mining Technology
查看更多>>《采矿技术》是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于2001年公开出版的刊物,它由长沙矿山研究院主办,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采矿学术委员会的会刊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采矿信息网的网刊,以服务矿山,推广先进实用的技术,沟通、传播国内外信息为宗旨,具备实用性强、信息量大、影响面广的特点。实用性强。《采矿技术》以“服务矿山,推广先进实用的矿山技术和装备,沟通、传播国内外矿业信息”为宗旨,交流发表的论文除知名专家的综述性和论述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成果的文章外,70%以上是反映矿山一线科技人员技术创新成果的文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信息量大。《采矿技术》正刊为双月刊,版面为大16开,设有地质与测量、经营管理与矿业动态、资源开采与综合利用、信息技术与机电装备、安全环保与灾害防治、爆破与岩土施工技术,以及信息园地等主要栏目,年发表论文数量200篇以上。影响面广。《采矿技术》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采矿学术委员会的会刊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采矿信息网的网刊,植根于广大矿山企业,是矿山采矿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互相探讨、交流、学习的重要园地,素有矿山企业自己的专业性刊物的良好形象,拥有学会委员和信息网理事等特定读者群,他们都是矿山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或生产技术主管,因而历来为矿山企业所重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掘进亚光面爆破技术的巷道快速施工技术试验研究

    幸吉祥
    16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井下巷道传统掘进设备采用手持式YT28型气腿式凿岩机,单孔钻进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员直接暴露在巷道顶板下,安全风险高.随着机械化大型设备的推广与应用,越来越多矿山引进凿岩台车掘进施工,凿岩台车掘进作业具有快速、精确钻孔掘进的特点,作业人员在具有FOPS防落石认证安全顶棚的操作室内操作,施工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为充分发挥凿岩台车掘进效率,探索在长钻杆下实现亚光面爆破的巷道快速施工技术,采用直眼掏槽补偿空间法确定掏槽孔布置形式,采用爆破漏斗试验确定辅助眼最小抵抗线,通过不同周边眼间距爆破试验效果对比研究,确定合理的周边眼间距.该技术最终实现了炮孔利用率达到92.1%,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半孔率在服务年限较短的地下矿山采切巷道,后段上下盘沿脉巷道满足要求.

    掘进凿岩台车亚光面爆破直眼掏槽补偿空间法快速施工马坑铁矿

    基于优化BP神经网络的隧道爆破振速预测

    赵兴华黄安平唐春海苏宇...
    173-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传统钻爆法对隧道进行开挖时,需要采用更为精准的爆破振速预测方法控制爆破振动,进而实现对隧道周边目标的保护.以乐业隧道为研究对象,借助爆破测振仪获取爆破现场监测数据,分别建立回归分析后的萨式经验公式、BP神经网络、PSO-BP神经网络3种模型,对爆破振速进行预测.根据获得的预测精准度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基于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的萨式经验公式预测平均误差为36.03%,预测精准度较差;BP神经网络预测平均误差为22.98%;利用粒子群(PSO)算法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预测平均误差为13.11%,预测精确度最高,更加适于乐业隧道爆破振速的预测.研究方法可为类似工程中的爆破峰值振速预测提供参考.

    PSO-BP神经网络爆破振动回归分析

    基于HoloLens的地下矿山避灾逃生系统研究

    柴青平许世龙张振江宋明...
    180-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地下矿山传统的灾害逃生手段比较落后,严重影响了人员逃生的成功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oloLens的地下矿山避灾逃生系统.该系统使用HoloLens将混合现实界面呈现给用户,实现了一系列重要功能,通过Unity引擎完成人机交互功能,运用SLAM技术实现空间映射功能,使用Spectator View工具搭建第三视角功能;通过三维点云技术建立地下矿山三维模型,并结合最短路径规划算法建立了地下矿模拟避灾系统,为地下矿山避灾逃生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地下矿山避灾逃生HoloLens混合现实路径规划

    水压致裂与毫秒微差爆破协同建造干热岩热储方法研究

    陈蓝宝李卓航赵欣宇卢若菲...
    185-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热岩是指内部不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流体、温度介于150~650℃之间的高温岩体.对干热岩中蕴藏的地热能进行开发利用已成为能源与矿业工程的重要研究领域.干热岩的岩石基质非常坚硬,压裂压力极高,目前主要采用水力压裂技术建造干热岩人工热储,但该方法具有热储建造范围小、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对此提出了通过水力压裂技术与毫秒微差爆破技术协同建造干热岩热储的方法,即通过在连通注水井和生产井的水平群孔内采用分段式水力压裂技术使孔壁周边产生一定范围的裂缝,并在已有裂缝基础上通过毫秒微差爆破技术进一步扩大裂缝范围,以形成更大规模的干热岩人工热储.与单一水力压裂建造干热岩人工热储的方法相比,结合应用两种技术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干热岩开采效率、降低成本,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干扰.

    干热岩水压致裂毫秒微差爆破热交换

    采空区遗留煤柱影响下巷道合理位置的确定及围岩控制方法

    杨伟杨旭孟凡燃赵志鹏...
    18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距离煤层开采过程中,下位煤层回采巷道受上位煤层采空区遗留煤柱集中应力的影响,极易出现围岩大变形、冒顶等剧烈矿压显现.以宽沟矿B1煤层厚顶煤回采巷道为工程背景,研究了采空区遗留煤柱影响下巷道合理布置位置的选择.结果表明:B1煤层不同位置的回采巷道距煤柱距离由近及远且内错在40 m的范围内时,巷道围岩破坏形态变化形式为椭圆-蝶形-椭圆/蝶形;回采巷道布置于上区段且内错距大于5.0 m时,和布置于下区段且内错距大于20.0 m时,巷道围岩塑性破坏形态为非蝶形且范围较小,有利于巷道围岩稳定.据此,将下位煤层巷道布置在内错8.0 m处,并提出了以高强度锚索为主导的围岩支护方案,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围岩控制效果良好.

    充填系统遗留煤柱巷道布置围岩破坏形态主应力差值支护设计

    复杂环境下隧道楔形掏槽爆破的数值模拟研究

    林尹淇赵兴华黄安平唐春海...
    197-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隧道掘进过程中掏槽质量差、爆破振速大的问题,可改用更为合适的掏槽方式,为后续爆破提供足够的自由面,以达到最佳爆破效果的目的.以乐业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LS-DY-NA3D软件分别建立单楔形和复式楔形掏槽(一级掏槽孔倾角为50°、60°)模型进行模拟,通过分析空腔质量和爆破振速,并结合现场试验,评估不同掏槽方式的爆破效果.结果表明:复式楔形掏槽技术可提高空腔质量,且当一级掏槽孔倾角为50°时,其减震和碎岩效果达到最佳;单楔形和复式楔形掏槽爆破的质点峰值振速变化规律一致,爆破峰值振速随离爆源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且复式楔形掏槽爆破过程中的每个质点峰值振速均小于单楔形.

    楔形掏槽单楔形复式楔形空腔质量爆破振速

    炮孔填塞及自动化作业研究进展

    唐文明吴东叙鲁作且王吉庆...
    203-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钻爆法作为当前巷道掘进和矿石开采等领域的核心手段,炮孔填塞质量直接影响爆破效果的优劣.为实现高效高质量的炮孔填塞,提高炸药能量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以及实现炮孔填塞的自动化作业,推进爆破高效化、经济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分析了炮孔填塞原理、填塞结构和填塞长度理论,提出了新的炮孔填塞材料分级体系,并综合阐述了当前炮孔自动化填塞工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采用高效的自动化操作与优质的混合填塞材料,以及合理设计填塞结构和填塞长度,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爆破效果.炮孔填塞自动化作业与填塞材料的协调发展是推动爆破技术进步的关键,后续研究应加强机械与填塞材料之间的适配性,促进机械物联网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深入开展爆破理论研究以探索最佳的填塞结构、填塞长度和填塞材料,并优化现有的填塞作业流程.

    工程爆破炮孔填塞填塞材料自动化填塞

    多节理裂隙条件下深孔爆破成井工艺试验研究

    郑跃飞李春娜顾春宏蒋锡爱...
    21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矿山矿岩节理裂隙发育,采用普通法进行天井掘进,支柱工作量大、工效低、作业环境差、施工安全风险高,存在高空坠落、中毒窒息、松石伤害、物体打击等高风险.经研究,对矿山天井掘进工艺进行改进,采用深孔爆破成井工艺,确定爆破参数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爆破进尺为12.1 m,施工用乳化炸药为600 kg,爆破效果良好.深井爆破成井工艺在矿山获得了成功应用,该工艺的掘进效率是普通法的1.25倍,并形成深孔爆破成井减震技术,大大提升天井掘进的本质安全性,为企业创造巨大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

    天井掘进分段爆破深孔爆破成井

    基于无人机测量和数值模拟的矿山边坡稳定性及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王金松
    215-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结果的精确性,采用无人机测量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华北某矿山边坡为工程应用背景,首先,通过无人机测量获取露天矿的高清影像数据,并通过Pix4D转化为点云数据;其次,采用布料模拟滤波算法技术剔除噪声,确保数据准确;通过Global Mapper迅速提取边坡的关键要素信息,结合Rhino和Griddle构建模拟计算模型;最后,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边坡稳定性,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矿山边坡安全系数为2.56,边坡整体稳定性良好.坡面塑性区主要集中在边坡上部表层,而整体区域的剪应变增量极小.内摩擦角、黏聚力与安全系数呈正相关,容重与安全系数呈负相关.增加内摩擦角能显著提高安全系数,黏聚力增加与安全系数提高呈现线性增加趋势,容重增加导致安全系数下降.无人机测量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高度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边坡稳定性点云数据无人机测量数值模拟

    综合多因素的矿山地表沉降安全性预测

    骆忠蒙六清金鑫李清林...
    223-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表沉降对地表工程建筑物及自然构筑物的安全性影响巨大,准确预测矿山地表沉降数值,合理推断其地表工程及自然景观的安全性,可以安全、高效地指导矿企安全生产建设.为推进矿山安全建设,保证"同时设计"的可靠性,首先,研究分析了某铜矿矿山地质概况、矿山生产工艺及矿山工程布置状况;其次,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矿山代表性区域进行三维模型构建,开展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最后,根据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及力学模拟图分析出矿山地表沉降对矿山地表工程的安全性影响,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了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地下矿山数值模拟地表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