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节能与环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节能与环保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交通节能与环保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蔡凤田

双月刊

1673-6478

tseep@ccpress.com.cn

010-85285530

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外馆斜街3号

交通节能与环保/Journal Energy Conservation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ransportation
查看更多>>《交通节能与环保》为双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主管,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办刊宗旨是:报道中国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和科技创新成果。本刊依托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凝聚交通行业著名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构建起传播交通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的综合性专业平台,全方位展现道路运输、水路运输、港口生产、轨道交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方面的科研成果与学术发展水平,推动中国交通环境的绿色和谐发展。《交通节能与环保》以科研理论为主,兼顾政策解读、科研成果、生产技术、管理经验、施工技术等方面,主要栏目有:示范项目、汽车工程、港航工程、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环保、轨道交通等。主要服务对象为:交通领域从事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科研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科研和管理人员,以及高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交通流状态的公路隧道通风系统能效研究

    谈祥君王宥为金辉倪辰秧...
    205-210,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对隧道交通风的充分利用,本文以某隧道为依托,对交通流状态进行分类,并建立隧道试验模型和数值模拟平台,对车队连续行驶时的隧道交通风开展研究,分析了不同车型与车速下的隧道交通风特性,探究了不同交通流状态下的隧道交通风对轴流风机的节能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充分利用好交通风对隧道通风的增压作用,可以节约相应的风机能耗。

    隧道工程交通风数值模拟能效分析

    空气净化技术在超长水下公路隧道通风中的应用研究

    崔佳苏昂陈稳朱宇...
    21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气净化技术是解决公路隧道机动车废气污染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目前国内相关应用案例和研究成果较少,无法指导超长水下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本文结合国内某超长水下公路隧道案例,提出了3种可行的净化通风方案;并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不同交通工况下隧道内典型污染物沿隧道长度的浓度分布情况,分析了不同净化通风方案的污染物控制效果。通过经济性、环保性、可实施性等多方面比选,确定了适合应用在超长水下公路隧道的空气净化通风方案。

    道路工程空气净化方案比选机动车污染隧道通风

    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组合及应用

    王维朱子琪
    217-220,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过程中,富水构造、断层破碎带及蚀变带等不良地质不仅制约了隧道正常施工,且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隧道的施工安全。本文选用"地质调查法+TSP+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TEM)+地质雷达法+超前钻探"综合地质预报方法对侵入岩地区的某隧道开展综合地质预报,分析了掌子面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为该隧道前方掌子面安全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地质调查法TSPTEM地质雷达法超前钻探法

    循环冲击荷载下喷射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及破坏模式研究

    田园满军安家富廖杭...
    22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空间中频繁的动态荷载扰动会对支护结构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探究喷射混凝土在高应变率循环冲击荷载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变化和破坏模式,本文依托老营盘隧道,采用直径50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对混凝土试件开展循环冲击试验,从应力—应变行为、动态力学性能指标、能量转化规律、破坏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冲击次数增加,喷射混凝土峰值应力逐渐减小、极限应变和平均应变率逐渐增大;喷射混凝土吸收能基本不变,反射能增加、透射能降低;冲击过程中喷射混凝土试件中心细长微裂缝逐渐发育并增多,裂缝从外侧向中心处延伸,最后裂缝贯穿整个混凝土结构,发生突变破坏。

    浅埋隧道数值模拟全断面法开挖

    钻爆施工隧道喷雾降尘数值模拟分析

    唐先伟叶笑萍郝雪陈义...
    226-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喷雾系统对隧道开挖后粉尘浓度的影响规律,采用Fluent软件建立长度为50m的隧道通风数值仿真模型,研究压入式风管风速、喷射角度、喷嘴数量和喷嘴至掌子面距离对喷雾除尘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风管风速的增加,粉尘颗粒加速运动,并且粉尘浓度最大位置逐渐远离掌子面。增加喷嘴数量可增大喷雾与粉尘的接触面积,提高粉尘颗粒与水雾作用的概率;在设置5个喷嘴且喷射角度为90°的条件下有利于降低粉尘浓度。喷嘴距离掌子面10m时可有效限制掌子面释放的粉尘,提高除尘效率。

    隧道工程钻爆法施工细水雾除尘粉尘浓度数值模拟

    套孔应力解除法在老营盘隧道洞身段的应用

    满军周子明王耀华豆留盼...
    23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老营盘隧道工程,本文采用应力解除法对隧道洞身段Z1K17+880处进行现场地应力测试。由测孔内的原岩应变,利用岩石的本构关系来间接计算原岩应力,同时将取出的岩芯制成标准试件,进行室内试验以获取原岩的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最大主应力大小为27。44MPa,倾角−16。56°,方位角192。60°,测点岩石抗压强度与隧道洞身最大主应力之比为0。24。测试结果表明隧道测点处属于极高地应力状态,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软岩大变形。

    公路隧道软岩大变形地应力测试应力解除法

    高地应力水平层状硬岩隧道岩爆分级与防控技术研究

    朱铭
    238-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依托乐汉高速大峡谷隧道,总结分析了高地应力水平层岩爆的特征并提出了岩爆分级标准。在岩爆分级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不同岩爆等级的处置措施。现场实践结果表明,对于弱岩爆可以采用全断面法开挖,降低扰动次数。对于中~强岩爆段,宜采取短进尺分部开挖,降低爆破对围岩的一次性扰动,同时采取应力释放孔、应力解除爆破孔等辅助措施提前释放围岩应力。

    高地应力硬岩隧道岩爆防治措施施工技术

    基于LCA的轮轨与磁悬浮方案比选研究

    苏涵
    243-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LCA对京沪高铁的轮轨与磁悬浮方案进行比选研究,在材料、设备、运输与施工阶段对轮轨与磁悬浮的能源消耗进行计算分析,最后对两者进行综合比选评价。从能源消耗的全生命周期评价角度为铁路在轮轨与磁悬浮两个方案的比选评价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思路。

    铁路工程LCA磁悬浮轮轨

    《交通节能与环保》投稿须知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