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长春大学
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长春大学

潘福林

双月刊

1009-3907

xueb@ccu.edu.cn

0431-85250233,85250234

130022

长春市卫星路6543号

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校学生行为模型的研究

    张晓颖荣竹青曲亮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大数据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结合心理学理论对学生在校的日常行为进行解释和分类.应用聚类分析算法对学生在校的各种行为进行分类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应用相关性分析及学生行为画像等方法完成对高校学生行为解释与预测.本文应用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思想方法讨论科学地优化学生管理问题,为学校的领导、老师、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决策及管理依据.

    聚类分析K-means算法相关性分析学生行为画像

    电子节气门T-S模糊控制方法研究

    李学军于皓宇李昊
    6-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包含复位弹簧和摩擦等非线性特性的电子节气门非线性数学模型.针对电子节气门系统的非线性特性,提出电子节气门T-S模糊控制方法,以节气门开度偏差和偏差变化率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以线性多项式的形式制定每条模糊规则的控制律,利用重心法计算得到T-S型模糊控制器的最终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和较好的平稳性,对外界扰动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电子节气门非线性T-S模型

    基于开源架构的流媒体静态集群应用研究

    林旻
    13-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NRM的单个流媒体直播服务器能够承载的并发数量是有上限的,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课程直播的需求,更存在安全隐患.通过研究流媒体服务器之间的静态转推和回源操作,划分源服务器和边缘服务器的逻辑业务,完成了流媒体静态集群的设计与实现.在流媒体静态集群中,管理者可以通过调整服务器数量实现灵活伸缩直播平台整体负载能力目的,达到高并发性、高稳定性和高安全性目的.

    流媒体服务器集群静态转推静态回源RTMPHLS

    基于迁移学习的交通标志分类

    刘艳王乐乐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交通标志分类的准确率,针对交通标志样本数量不足,对数据进行了增广,利用迁移学习将卷积神经网络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训练得到的参数,应用到训练交通标志分类的模型中,提出了基于迁移学习的交通标志分类方法.该方法在比利时交通标志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采用不同的微调方法,在主流的网络模型间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于交通标志分类的准确率较高,达到98.678%.

    智能交通卷积神经网络交通标志数据增广迁移学习

    药膳大数据的平台构建与实现

    方晓孙慧婷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健康产业的发展,药膳养生越来越受重视.药膳大数据平台是大数据技术在养生领域的应用.文章首先概述药膳的内涵,对药膳大数据进行分析,明确了药膳数据的结构特点,从药膳数据的采集、存储、数据处理、分析与挖掘、数据应用五层进行设计并构建药膳大数据平台框架,重点对平台的数据抽取、存储、分析挖掘等技术进行阐述.最后利用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对平台系统进行实现,对整个平台进行总结与展望.

    药膳大数据平台技术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武海鹏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力量和我国未来发展的生力军,其心理健康状况和接受教育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建设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势在必行.将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原因,为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影响因素

    新建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顾玉林
    34-3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建普通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起步较晚、层次较低,存在人才培养目标模糊、教学模式滞后、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等问题.对此,必须要确立职业技能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发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优势,构建"3+1"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大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来实现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有机融合,不断拓宽职业发展的空间,以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综合素养.

    新建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大学生劳动精神教育论析

    刘经纬崔箐琳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精神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素养和能力水平.以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为归宿,厘清新时代劳动精神是一种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认真负责的担当精神、不计回报的奉献精神和相互关爱的团队精神.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精神教育体系,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大学生劳动精神教育

    微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优化

    黄秋生凌子茗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多元因素的影响下,高校如何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审时度势、扎实推进思政教育工作成为现如今十分棘手的问题.文章以此为视角,分析"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和新特点,阐述了思政教学面临挑战及机遇的必然性,最后提出了适合微网络环境下思政课教学创新拓展的举措,旨在为微媒介与思政教学的有效融合提供参考或借鉴.

    微媒体高校思政教育

    媒介融合视阈下的文化育人传播逻辑重构

    罗彬李森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媒介融合对高校文化育人进行着深刻改变和重塑,并呈现出特有的生产逻辑与功能特征.从传统媒体时代文化育人的"时空压缩"情境朝着空间融合和基于社交关系的关系嵌入逻辑转变.空间融合突出对"真实—虚拟"空间的整合重塑,在不同形态空间情境互动中实现文化育人的涵化;关系嵌入则强调师者不再是文化育人的单向传播者,青年群体主体性思维凸显.二者改写了文化育人的传播机制,实现了文化育人传播边界的拓宽.

    文化育人空间融合关系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