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刘兆仪

月刊

1009-1068

custsxb@cust.edu.cn

0431-85582725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卫星路7089号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推动学术研究、促进学术交流、提倡学术争鸣为办刊宗旨,积极推动教学科研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坚持胸怀天下"历史经验的三维逻辑论析

    赵杰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要义。生成维度上,"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经验根植于中国传统"天下观"的文化基因,熔铸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使命追寻,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发展。价值维度上,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立场、为民族谋复兴的价值目标、为世界谋大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旨归。实践维度上,中国共产党坚持大历史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统筹两个大局,为破解世界难题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掌握历史主动,积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以大党担当和天下情怀在世界发展维度中思考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

    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历史经验

    党领导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乡村基层实践——以村两委"一肩挑"制度为例

    陆燕芳王安平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领导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嵌入乡村基层治理场域需要考虑党的领导、制度建设和村民参与三大关键要素。村两委"一肩挑"作为党领导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乡村基层的制度实践,注重党对各项工作的全流程把关,加强对村干部工作履职的全链条监管,强调村民群众全过程参与村庄治理,体现了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政策优势。但在"一肩挑"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阻碍因素,需从健全民主制度机制、铸牢干部服务意识、优化激励保障方式三个方面破解"一肩挑"运作时面临的现实难题,从而更好发挥党领导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乡村基层治理的实践效益,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

    一肩挑全过程人民民主党的全面领导乡村治理

    数字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价值、困境与优化路径

    董一瑾周鹏
    13-1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扩大民主参与、深化民主本质、激发民主活力、优化民主决策、保障民主实效,为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主体参与的局限性、数字基建的非均衡性、安全隐患的潜伏性以及实施过程的伪真实性限制了数字技术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度结合。促进数字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线上线下协同联动,丰富民主参与渠道;优化数字基建布局,加强民主技术支持;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强化民主监督机制;打造"三治融合"模式,净化民主运行环境。

    数字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优化路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征用程序完善研究

    白书郡张闯孙笑妍
    19-2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行政征用程序是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性和特殊性的考量,征用机关与被征用人在施行征用及补偿过程中遵循的步骤及方式。征用程序是应急征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被征用人的切身利益,具有重要地位。当前我国应急立法中对征用程序尚无明确统一的规定,存在征用程序缺失、补偿程序模糊、补偿救济困难等问题,直接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征用实施,需要进一步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征用程序、明确补偿程序、完善救济机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征用程序

    "平等原则"视域下我国老年人无障碍环境权利探析

    张直丁伟峰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是当今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不完善使老年人生存权、发展权等权利的实现受到影响。无障碍环境权作为实现老年人基本权利的保障,始终未获重视。若要无障碍环境权得到更好地实现,必须要具有理论支撑。基于平等原则,只有正视老年人的无障碍环境需求,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才能更好地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老年人平等原则无障碍环境权基本权利

    空间碎片治理责任的路径构建——以共同但区别的责任原则为视角

    卢玉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碎片数量的指数级增长不仅占用了珍贵的轨道资源,污染了外层空间环境,影响卫星的正常运行,还对外层空间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国际空间法对于空间碎片治理面临重指导准则、缺乏具体治理制度的双重困境,此外,外空全球公域这一特殊法律地位不仅减损各国治理空间碎片的信心,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空间碎片治理的安全、可靠和快速实施。空间碎片治理体系化的薄弱催生了更为迫切的需求,引入国际环境法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将有助于解决此困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不仅对空间碎片治理制度化进行理论滋养,还可以服务于空间碎片减缓、空间碎片清除和空间态势感知具体规则的构建。

    外空长期可持续发展空间碎片治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众包物流模式下快递员窃取包裹行为之刑法定性

    吴允锋尤浩民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众包物流模式对传统快递业务提出较大变革和挑战,快递员在承运过程中窃取包裹的行为性质需要重新厘定。对于委托人交由众包物流平台托运的包裹,应当认定为物流平台的单位财物,由物流公司占有。快递包裹类封缄物的包装不具有独立价值,一般不适用区别说,非法占有快递包裹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占有了包裹的内容物。物流平台与快递员之间虽为主从关系,但物流平台并未给予快递员高度信赖,快递员对单位财物不享有独立占有地位。单一手段说存在逻辑缺陷,《刑修(十一)》对职务侵占罪法定刑的修改呼应了综合手段说的主张,职务侵占罪的行为手段应当包含窃取和诈骗。对财物具有管理性是利用职务便利的核心,快递员需要对配送员和分拣员进行分类讨论,通常配送员对快递包裹具有职务便利,而分拣员仅具有工作便利。

    众包物流职务侵占盗窃占有职务便利

    从国家理性到人民理性——《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文本解读

    许婕郭昀轩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是马克思在《莱茵报》担任主编期间围绕人民的现实生活问题发表的一篇重要的政论性文章。对此篇文章展开分析,在文本解读中探讨马克思哲学思想从国家理性向人民理性转变过程中的内在逻辑,充分阐发马克思人民理性思想的深刻内涵,并揭示其对当代中国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国家理性人民理性思想演变

    保罗·柏克特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辩护及其评析

    孔莉程现昆
    50-5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发展也正面临着重要抉择。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仍是世界难题。保罗·柏克特立足马克思主义文本,对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态向度进行了辩护与论证,有力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性。但柏克特的马克思生态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辩证地看待和认识。柏克特的马克思生态思想对于把握当代生态危机的思想逻辑、创新生态思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马克思生态思想柏克特资本主义

    商品、符号与媒介:鲍德里亚《消费社会》中异化理论的二重转换

    王启立刘子飞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马克思为代表的传统商品异化理论围绕的始终是一种物质实体,而在《消费社会》中,鲍德里亚发现消费社会中的消费不再是物的消费,而是符号消费,因此,商品异化理论应该被代替为符号异化理论,这是第一次逻辑转换。从符号出发,鲍德里亚进一步发现,符号异化的背后隐藏着媒介异化,符号异化理论应该进展为媒介异化理论,这是第二次逻辑转换。

    异化消费社会鲍德里亚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