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长春中医药大学

曲晓波

双月刊

1007-4813

jlzyybjb@126.com

0431-86172610

130117

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医学学术刊物。主要反映该院中西医药等各个学科的教学、科研、临床新成果,报道各种学术活动,以促进长春中医药大学与各院校之间的交流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元御运用浮萍治疗疫病理论及应用探微

    孙健张文风
    591-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医家黄元御,学识渊博,医术精湛,尤其擅长运用六经辨证诊治疫病.他在《玉楸药解》和《四圣悬枢》中详细阐述了浮萍的性味、功效及其在六经疫病中的应用,强调其在治疗疫病中的重要作用.在治疗疫病时,根据六经证候特点,黄元御以浮萍为君药,常与芍药、葛根、石膏、地黄等药物配伍.同时,根据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对药物剂量进行精细调整,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黄元御运用浮萍治疗疫病的经验在当时医界具有较大影响,对后世的疫病防治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当今疫情频发的背景下,深入研究黄元御的疫病防治思想和方法,对于提高中医药防治疫病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黄元御温疫浮萍疫病

    基于重阳思想探讨"阳虚生瘀"理论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

    董春杨张东帅刘肖肖姜德友...
    594-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黄帝内经》重阳思想及阳气生理功能与病理表现提出"阳虚生瘀"理论.据下肢静脉曲张病特征特点和发展规律分析,认为"阳虚生瘀"是下肢静脉曲张的根本病机.提出下肢静脉曲张以阳虚不固失化为本,以内生外受之邪为变,以血瘀脉络不通为标,创以扶阳祛邪化瘀为基本治法,并根据本病临床分期不同,侧重灵活治疗.病程初期可温阳益气、兼以行气,病程中期可扶阳助正、祛邪化瘀,病程后期可化瘀生肌、培元固本,选方用药以扶阳化气为本,以助正祛邪为首,以活血化瘀为辅,遵循整体观念循证治疗.

    重阳思想阳虚生瘀阳虚下肢静脉曲张扶阳祛邪化瘀

    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其现代应用探讨

    郝一丹张兴海张钰王喜臣...
    600-6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人们的养生保健及治疗,自提出以来一直被广泛应用.具有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思想内涵.对人们的身体及心理健康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现代社会,治未病思想旨在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倡导新时代健康生活方式.广泛应用于亚健康状态的调节、慢性病的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代应用价值.

    治未病养生保健健康中国慢病管理

    《黄帝内经》海外传播研究述评

    李磊史海苗谭琦
    604-6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源头,在中医学术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医药"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在中外医学交流的历史上,《黄帝内经》的传播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从早期在日本、朝鲜的传播到近代以来中医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形成了多个译本、多种途径.随着"一带一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的提出,加之中医药在新冠疫情防治中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世界各地的人们希望更多了解中医药、使用中医药,中医药海外传播研究迎来新热潮.

    《黄帝内经》海外传播述评

    重构本草——秦皮

    赵金悦李佳芮谢娜于泳江...
    609-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秦皮:功效主要为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症靶为腹泻、痛风、目赤肿痛等.标靶为高尿酸.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秦皮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降低血尿酸等作用.本品无毒,但脾胃虚寒者慎服.临床常用剂量为6~30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秦皮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秦皮症靶标靶重构本草临床回归

    重构本草——白鲜皮

    何平鸽巩祥贺吴辉
    612-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白鲜皮的功效主要为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症靶为瘙痒.现代药理发现,白鲜皮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过敏、抗真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止血、神经保护等作用.本品内服有肝损伤可能,注意合理用药.临床煎服剂量多为5~30 g,外用剂量为15~100 g,勿大剂量久服.

    白鲜皮瘙痒症靶重构本草临床回归

    重构本草——泽泻

    李梦甜乔丽萍张伟孙郡...
    615-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泽泻:功效主要为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症靶为眩晕和水肿.标靶为高血脂和高血压.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泽泻及其有效成分具有利尿与抗利尿、降低血压和血脂等作用.本品有一定的肝肾毒性,使用盐制品可降低毒性,或注意服药剂量与用药周期保证用药安全.临床使用剂量为10~30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泽泻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泽泻症靶标靶重构本草临床回归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态靶辨治策略

    陈锐孙阿茹程斯文赵林华...
    618-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鉴现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生理病理等医学认识,结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诊疗特征等,基于传统中医思维,以态靶辨治理论为指导,重新认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构建现代中医诊疗体系.根据甲亢(瘿气)的疾病发展演变态势,可概括为郁、火、虚三个阶段,治疗以态靶结合,态下分证,随病机变化施以疏肝散郁,或清泄火热,或益气养阴等,重视靶方靶药与现代药理研究的结合应用,精准用药.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态靶辨治仝小林

    周军怀运用五苓散经验

    褚雪菲刘道龙周军怀
    622-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苓散出自《伤寒杂病论》,是一首临床常用经方,通过整理周军怀教授对五苓散条文、主治证候的解析,以及记录了临证经验等,以点窥面,五苓散的核心病机是膀胱气化不利,水气内停.病机关键是水邪内蓄,滞留三焦.核心症状为小便不利、口渴.周军怀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灵活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内科杂病,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五苓散蓄水证膀胱气化不利小便不利口渴

    汇海应用通降阳明法辨治血脂异常经验

    陈宣晔叶建宏张郝兰张津铖...
    626-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脂异常是临床常见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中医治疗血脂异常行之有效.汇海教授认为,血脂异常实为脉中痰浊阻滞,血脂异常亦能体现在舌脉上,治疗上应予脉中痰浊以出路,心主血脉,心胃里支相连,将痰浊导入胃经,再通过胃、肠将痰浊排出体外,是治疗血脉中痰浊最直接、最高效的方法,因此,血脂异常应以通降阳明法为主.现总结了汇海应用通降阳明法辨治血脂异常经验,以期为中医治疗血脂异常提供相关经验.

    血脂异常通降阳明法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