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赵济生

季刊

1674-2079

hblybjb@163.com

0314-2376863

067000

承德市开发区高教园区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engde Vocational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坚持科学性、创新性、导向性的内容要求,集时代性、职教性、地域文化性、知识性于一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赋能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及路径研究

    余正勇何情税施雄天宋志高...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满足民宿游客多样化旅游体验需要的关键,也是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助推器和有效抓手.新质生产力是驱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新质生产力重要的运用场景和组成内容.通过梳理新质生产力及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概念内涵,探讨新质生产力赋能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义为主要研究脉络,在分析二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新质生产力丰富民宿产业产品服务、优化民宿产业结构功能、塑造民宿产业集群、培育民宿产业专业人才队伍、拓展民宿产业场景运用、健全民宿产业政策保障体系等赋能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新质生产力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旅游如何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

    李佳欣李毓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方向,旅游如何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基于文旅相关部门发布的旅游典型案例,文章对旅游与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方式及其实践路径进行系统总结与反思,以期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完善和巩固,深化对民族团结本质的认识,为开展民族工作提供借鉴.

    旅游中华民族共同性空间互嵌实践路径

    文旅融合视角下河北省全域全季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

    白倩凡宁延博聂萌白路...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推动当前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河北省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场景,以加强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为依托,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本文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优化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体系,发掘本土特色,塑造区域品牌,强化监管能力,推进智慧旅游等建议,旨在助力河北省全域全季旅游高质量发展,并为国内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文旅融合全域全季旅游因子分析高质量发展

    基于区域性的周口市乡村旅游设计策略研究

    王振东吴衡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周口市为实例,通过对市域旅游景区和特色景点的跟踪调研,从中找到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源问题.孤立运营的困境,正是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问题.研究提出"全域旅游"的规划构思,通过乡村旅游的区域性规划以及地域特色文化的融入,从乡村旅游的规划形式、功能布局、产品规划以及乡村旅游的区域性进行思考、分析研究,探讨在乡村振兴建设、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设计策略,使乡村振兴建设中的区域性乡村旅游设计更合理、更全面、更好地为游客及居住地村民服务.

    乡村旅游区域性全域旅游规划设计乡村产业

    基于游客视角的从化区民宿旅游发展研究

    雷艳秦启超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游客视角调研分析从化区民宿旅游游客行为特征及发展中存在问题,讨论分析从化区民宿旅游可改善体验内容及提升举措,提出针对性发展对策,助力从化区民宿旅游发展,振兴乡村.

    游客视角民宿旅游发展对策

    我国国家公园全民公益性实现路径研究

    王月李铁英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公园全民公益性的实现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首批5 个国家公园在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构建社区共管模式、开展自然教育活动三个方面对国家公园全民公益性的实现方式进行了有益探索.当前,国家公园全民公益性仍然面临着人的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突出、旅游产业与公众利益的重心失衡、自然教育及科普宣教的功能缺失等现实困境.针对困境,从立足以人为本,重视居民合法权益;秉持公益理念,加强生态旅游管控;挖掘教育资源,提升自然育人功能三个方面提出国家公园全民公益性实现的有效路径.

    国家公园全民公益性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

    陕西夜间文化旅游现状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杨军辉沈潇玲高倩怡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夜间文化旅游是夜间经济的核心载体,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中省系列政策支持下,发展夜间文化旅游正当其时.从旅游地与旅游消费两个维度分析表明,陕西夜间文化旅游地存在数量偏少、空间分布不均衡、对本地居民挤出效应显著,夜游消费存在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主动服务意识缺乏、设施更新信息不及时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陕西夜间文化旅游发展应全域调控旅游地空间布局、优化内部空间功能、拓展夜游新场域,结合地方文化、数字赋能、特色文创等开发夜间文旅新消费,并强化旅游服务、构建营销矩阵与信息反馈机制等优化旅游地运营.

    夜间文化旅游发展现状高质量发展路径

    文脉传承视角下的无锡运河文化景观设计策略

    杨山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提出文脉传承视角下的无锡运河文化景观设计定位,包括"文化之线"、"商业之线"、"工业之线"、"农业之线"和"革命之线"这五条主线;然后提出线性设计和区域设计等设计方法;最后提出文脉传承视角下的无锡运河文化景观设计策略,具体包括文态活化设计、业态植入设计、IP塑造设计、民俗活动设计与智慧交互设计等.以期对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甚至其他段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

    文脉传承无锡运河文化景观设计策略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沉浸式"文旅项目设计研究

    杨渝凤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具身认知理论进行认识,联系文旅融合背景下沉浸式文旅项目的特点与发展现状,认为"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认知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与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通过"沉浸"获取情绪体验的逻辑一致,故而文旅项目可从场景营造、交互方式、信息留存等角度来提高游客游览过程中的情绪感受.

    具身认知沉浸式文旅体验经济

    缘起、特征、赋能:新媒体时代文旅融合传播研究

    陈捷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与发展自古就密不可分,伴随中西方文人墨客、文化使者的游历,不同的思想得以交汇,不同的文化得以深厚积淀、相互影响和广泛传播,文化又反向提供了丰厚的旅游资源和价值意蕴,文旅融合传播的方式延续至今.新媒体时代,文旅融合传播体现出新的特征:意见领袖引领化、文旅内容符号化、表达方式沉浸化、互动仪式情感化,进一步推动了文旅的裂变式传播."文旅+"是文旅多元化赋能的新发展模式,借助情绪价值、融合媒体、传播语态等跨界要素,融合重构文旅新生态,掌握文旅融合传播的"流量密码",推动文化和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新媒体文旅融合文旅传播流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