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陈运

双月刊

2096-1618

xbbjs@cuit.edu.cn

028-85966755/85966485

610225

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了充分反映学校的特色,主要刊登有关气象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电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管理科学及英语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综合评述等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CRNN改进的中文街景文本识别技术

    任锐王晓娅文成玉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实场景中存在图像扭曲、背景复杂、弯曲倾斜等不规则文字形状,提取其中的文字信息可提高图像的语义信息和帮助分析上下文,从而更好地理解场景图像.针对场景文本的复杂问题,提出基于CRNN(卷积循环神经网络)改进的端到端场景文本识别技术.在卷积网络层提取特征,基于GoogLeNet改进的inception结构,加入多分支卷积层对多尺度特征的融合,其次融入注意力机制,在通道维度和空间维度加强特征联系,使局部特征拥有全局性.在循环网络层采用Bi-LSTM(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加强字符之间的上下文联系进行序列预测,最后将预测序列传入CTC(时序分类层)进行转录后序列输出.在IIIT5K数据集和百度中文街景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分别获得了95.3%和91.1%的准确率,证明其可靠性.

    文本识别卷积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双向长短期记忆

    异构图的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法

    侯羿杉王燚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法无法有效利用上下文信息,提出一种基于异构图的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法.通过将合约源码解析为包含数据流和控制流的符号图,然后使用图神经网络对图进行表征学习,并通过神经网络进行漏洞预测.在ESC和VSC两个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和现有工具以及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准确率、召回率、精度、F1 分数4 个指标均取得提升.

    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深度学习图神经网络

    一种基于柏林噪声和分形布朗运动的过程纹理合成方法

    李茄濡何晓曦刘应浒孟繁林...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的人工智能生成纹理和基于样图的纹理合成中存在的不可控、缺乏灵活性、低实时性等问题,运用过程纹理生成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柏林噪声和分形布朗运动的纹理生成算法,用于合成真实木制纹理特征.该算法首先将待生成的纹理空间划分为规则且均匀的网格点,同时在每个网格顶点处随机生成一个梯度向量,然后使用三线性插值方法对网格点上的梯度向量进行插值运算,同时将多频率、多振幅的噪声纹通过分形算法加权叠加处理,生成一个平滑的纹理图案,在此基础上对纹理进行缩放、扭曲、添加木眼来模拟真实的纹理结构.实验证明该算法能真实地模拟木制纹理的特征,且具有实时、高效、可定制性强等优点,在游戏、建模、虚拟现实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过程纹理柏林噪声分形插值实时

    基于改进的图注意机制模型的安卓恶意软件检测方法研究

    唐明婕甘刚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下恶意软件蔓延的背景下,恶意软件检测需求不断增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图注意机制模型的安卓恶意软件检测方法,通过静态分析提取API调用图,显示出应用程序的行为.通过使用SDNE图嵌入算法,从API调用图中进行结构特征和内容特征的学习.在模型学习的过程中,采用一种计算双向图注意力权重的策略,旨在提高对相似节点的保留,并增强节点属性之间的相似性.最后,借助自注意力卷积层生成权重自适应的表示,并在池化层中生成图嵌入表示,以用于检测任务.基于CICMalDroid 2020 数据集显示,该方法在安卓恶意软件检测领域表现出较高的有效性,准确率达到97.90%.与原有的图注意力网络模型相比,准确率提升0.03%,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该研究成果显示出该方法在应对不断增长的恶意软件威胁方面具有潜力,可为安卓恶意软件检测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解决方案.

    API调用图SDNE嵌入双向图注意力安卓恶意软件检测

    基于FPGA的雷达噪声信号设计与实现

    赵将冬张福贵汪治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一些典型分布的噪声信号在雷达标定和信号处理中的实际需求,基于元胞自动机和Box-Muller算法提出一种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上能够实时产生多种概率分布特性的噪声信号生成方法.首先将对数和三角函数序列存入只读存储器;然后使用两个32 阶的元胞自动机,产生两路服从均匀分布的随机序列,作为地址读取存储器的数据进行相应乘法运算,实现Box-Muller算法的快速运算,生成两路正交的高斯随机序列;最后利用高斯随机序列进行相应数学运算得到其他概率分布特性的随机序列.实验使用Modelsim进行了仿真,并结合MATLAB做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随机序列统计直方图与标准分布曲线高度吻合,误差小于0.1%且正交性良好.基于Xil-inx的XC7Z100FFG900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ADI的数模转换器AD9779 进行实现,得到的实验结果与仿真一致,且可以通过上位机对生成信号速率和类型进行切换,速度最高可达4 Gb/s,满足实际需求.

    Box-Muller算法瑞利分布元胞自动机现场可编程门阵列高斯白噪声

    基于OpenHarmony的矿下安全作业智能管控系统设计

    程仲汉林子铭林子奎李紫静...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多数伤亡较大的煤矿安全事故发生前期往往伴随着环境的潜在变化,因为不能及时察觉而错过了最佳救亡时机.由此提出基于"人-机-环-管"的矿下安全作业智能管控系统,旨在通过智能管控设备实现实时监测、准确预警.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矿下环境监测、生命体征监测、实时定位和联网控制等几大功能,还包括智能报警、智能语音助手、电子栅栏、可视化云平台等其他辅助功能,以完善系统的安全管控作用.经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稳定运行并实时监测矿下作业环境,提供精准的定位信息,可有效提高煤矿下安全作业系数,为数字矿山建设奠定了安全基础.

    矿下安全作业智能管控系统物联网矿下环境监测可视化云平台

    一种基于视差映射的建筑立面建模方法

    刘应浒何晓曦孟繁林李茄濡...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城市建筑表面结构复杂,对其进行精细化建模非常困难,如何快速对建筑表面进行重建成为建筑建模领域的研究重点.提出一种基于视差映射的建筑表面建模方法,提供一套可以对建筑表面外观进行表达的建筑物表面组件2D基元库,通过提取基元库中基元模拟建筑表面细节,并根据基元的组合提取所需要的贴图数据,使用基于视差映射的方式对建筑表面添加细节,在视差映射过程中使用松散锥阶图对视差映射的RayMatching过程进行加速,最终结果可控可编辑.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高效生成建筑模型,提供足够表面细节,快速修改建模结果,并且建模过程对非专业用户友好.

    视差映射锥阶映射程序化生成位移贴图表面重建

    基于改进卷积自编码器的侧信道数据预处理

    罗凯文王敏王燚吴震...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侧信道分析方法展现出强大的潜力与优势,然而目前大多数的深度学习技术主要集中在处理侧信道信息分类问题上.为进一步提高侧信道攻击的效果,采用改进的卷积自编码器对ASCAD数据集进行数据预处理.经过卷积自编码器的降维处理,ASCAD数据NICV泄露表现出明显的提升.为验证预处理效果,选择MLP攻击模型对数据集进行攻击效果检验.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改进的卷积自编码器模型预处理的ASCAD数据在侧信道攻击中表现出优于传统PCA预处理的更高性能,证明卷积自编码器在侧信道数据预处理方面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侧信道分析深度学习卷积自编码器数据预处理

    天气雷达模拟观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唐强强张福贵唐佳佳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已建成的业务天气雷达主要采用S和C波段体制.受地球曲率和波束展宽的影响,存在低空盲区和远距离分辨率低等不足.为弥补业务天气雷达观测网的局限,中国正在试点部署一批小型化、扫描策略灵活的X波段天气雷达.基于物理模型和数字仿真技术,设计并构建了一套天气雷达模拟观测系统,用于X波段天气雷达的站网布局和扫描策略的优化与验证研究.该系统以数字高程和数值模式生成的天气过程四维数据作为输入,模拟了对天气雷达探测效果有重要影响的波束传播、地形阻挡和雷达灵敏度等因素.以杭州地区X波段雷达网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针对定量降水估计的扫描策略优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天气雷达模拟观测系统设计的新体扫模式弥补了杭州市S波段雷达低空探测能力的不足,有效地提高杭州地区雷达网的定量降水估测能力.

    定量降水估测模拟观测扫描策略雷达组网天气雷达

    泉州地区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的雨滴谱差异研究

    薛力夫郑佳锋李锦梁曾正茂...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认识南海季风爆发对中国东南沿海降水微观特征的影响,利用 2018-2022 年福建泉州地区的激光雨滴谱仪资料,对季风爆发前后该地区不同雨强、不同降水类型的雨滴谱特征和差异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该地区季风爆发前后的反射率因子-雨强关系.结果表明:整体上,季风爆发后的中小雨滴数浓度高于季风爆发前,但大雨滴数浓度则更低,这种差异随雨强有一定变化,但差异的整体特征一致.季风爆发后,该地区层云降水的小雨滴和大雨滴的数浓度明显升高,中雨滴的数浓度变化不明显;对于对流云降水,季风爆发后小雨滴的数浓度升高,但大雨滴数浓度明显降低.季风爆发对该地区的反射率因子-雨强关系也有影响,季风爆发前两类降水的乘数系数均比爆发后大,但指数均更小.

    泉州地区南海夏季风雨滴谱Z-R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