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陈运

双月刊

2096-1618

xbbjs@cuit.edu.cn

028-85966755/85966485

610225

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了充分反映学校的特色,主要刊登有关气象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电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管理科学及英语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综合评述等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次典型高原低空风切变的成因和发展演变特征研究

    王鑫洋郑佳锋黄轩陈杨瑞雪...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空风切变是航空飞行的重大威胁.为研究高原低空风切变的成因和发展演变特征,利用激光测风雷达资料、机场自动气象站资料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 再分析资料,对2022 年2 月14 日发生在西宁机场的低空风切变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高空动量下传与冷空气活动是当天低空风切变的主要成因.在高空动量下传主导期间,上升和下沉气流交替出现,超过16m/s的偏西风迅速从500 m高度下降到地面,强偏西风触地后与原偏南风形成了风向切变,切变随偏西大风逐步向东偏南,进而影响机场.冷空气主导期间,上升气流明显,东偏南的冷气流与先前的偏西风形成"弧形"风向切变,切变随东偏南风的逐渐增厚和动量加强,逐步向西偏北推进,进而影响机场.

    激光测风雷达低空风切变动量下传演变特征

    江西春季一次大冰雹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田白郑劲光马中元董玲...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做好冰雹天气的监测预警工作,使用MICAPS天气图、雷达拼图、雷达PUP产品等资料,采用天气学和雷达气象学原理与研究方法,对2021 年3 月30-31 日江西大冰雹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00 hPa低槽、850 hPa西南急流、925 hPa切变线和地面倒槽等天气系统,以及大气层结具有"上干下湿"有利条件.(2)≥5 cm的大冰雹回波系统有孤立超级单体和回波带上超级单体两种.其共同特征是:回波强度≥60 dBZ,并有65 dBZ以上的回波核;60 dBZ强回波面积≥100 km2;30~60 dBZ强回波梯度(最密集区域距离)≤7 km和具有云砧回波.(3)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达到60 kg/m2;径向速度V0.5°仰角具有正负速度对;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RCS)有悬挂、穹窿、回波墙等特殊回波结构;径向速度垂直剖面(VCS)具有辐合型气旋结构.(4)超级单体在3km等高平面显示(CAPPI)上,反射率因子都在60 dBZ以上,有65 dBZ回波核,风场处于辐合型气旋性环流中.上述研究结果有助于大冰雹天气雷达回波特征的认识和应用.

    大冰雹超级单体回波特征

    复杂地形区域一次雹暴过程的观测及模拟研究

    任薪儒周筠珺罗喜平曾勇...
    8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中国西南复杂地形区域雹暴预报水平,对该区域内一次典型雹暴过程中的地形作用、微物理过程及成雹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并采用全弹性三维对流云模式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雹暴过程为冷空气侵入型,地形对低层暖湿气流的阻拦导致水汽的积累,同时高原槽引导的冷空气触发雹暴.(2)近地面层或500~300 hPa高度层的>8×10-5/s的涡度中心、750 hPa高度存在散度<-8×10-5/s的辐合中心且在500 hPa或以上层次转为辐散、近地面层水汽通量散度<-12×10-8g/(s·cm2·hPa)、假相当位温梯度>4 K/km、0~6 km垂直风切变>15 m/s这几个阈值可以为西南复杂地形区域的雹暴过程提供预警.(3)32.03 m/s的强垂直风切变和旋转速度达19.85 m/s、厚度超3km的强中气旋是降雹单体的主要维持机制.(4)雹胚主要由雪晶撞冻过冷雨滴产生,低密度霰在沉降过程中凇附云水和过冷雨滴增长成雹是主要的成雹机制.对贵州地区雹暴过程的预报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雹暴大气物理云模式微物理地形作用

    成都双流航空港云底高度及地表太阳辐射特征分析

    刘雨馨卢会国吴昊刘梦琪...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底高度是重要的云宏观物理参数,地表太阳辐射占据全球辐射平衡的重要地位.云底高度与太阳辐射的定量化研究有利于加深对气象的理解,进而改进精细化城市气象预报;对成都地区云底高度及太阳辐射的综合观测还可以加强对该地区云情况的了解与太阳辐射资源利用.基于成都双流航空港地区2021 年9 月至2023 年2 月的地基观测数据,对云底高度与地表太阳辐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季节循环上,成都双流航空港地区夏季云底高度较高,秋冬较低且数值接近,该区域天空大部分时间被云覆盖,与附近其他地区云特征类似.由于云的遮盖,该地区太阳辐射数据整体较低,太阳总辐射在夏季较高,约为540 W/m2,秋冬较低,平均在340 W/m2 以下.四季太阳总辐射日变化趋势相近,均在12:00-14:00 达到最高点且直接辐射均低于散射辐射.研究在评估和预测成都地区云特征及太阳辐射资源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云底高度成都太阳辐射

    基于FY-4A气象卫星多通道数据组合的沙尘暴识别阈值研究

    范彦芳杨有林武雅珍杨晓旻...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卫星遥感在沙尘气溶胶的监测中具有独特优势,是沙尘判识研究的重要技术支撑.为提高沙尘暴识别精度,利用FY-4A气象卫星14 个通道的反射率及亮温数据,通过目标物多通道阈值综合分析方法识别沙尘天气现象,确立并优化沙尘暴判识阈值,为沙尘暴天气现象智能分析判识模型提供支持.结果表明:可见光与近红外通道在有云时变化比较明显,在沙尘区域可见光与近红外通道和短波红外通道亮温值差距较小,并且短波红外通道值大于可见光与近红外通道值;中波红外通道在沙尘区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并且在沙尘区亮温值明显高.经过阈值优化,针对大范围的沙尘天气识别结果与观测实况基本吻合,所以多通道阈值法可以有效提升沙尘区的判识精度.

    FY-4A气象卫星沙尘暴判识阈值条件

    锑化铟半导体掺杂硫元素的能带结构、态密度以及光学性质研究

    韩玉娇沈艳红虞游邓江...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Materials Studio软件分别计算InSb、InSb0.75 S0.25、InSb0.5 S0.5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计算结果显示:S原子的掺入使InSb导带顶附近产生杂质能级,导带上移,禁带宽度增加,电子从价带跃迁进入导带的几率降低;随着掺杂S浓度的增加,静态介电常数减小,吸收强度降低,能量损失峰值降低.

    锑化铟第一性原理掺杂电子性质光学性质

    蚁群算法实现光通过散射介质聚焦

    方龙杰程科何修军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通过散射介质聚焦是光通信和生物成像领域的重要目标.由于散射介质材料的密度分布具有高度非均匀性,相干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传输会经历多次散射.寻找与散射介质相匹配的入射光波前分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和关键.采用蚁群算法来优化入射光波前的相位分布.利用探测器测量介质后的焦点光强,发现蚁群算法获得的增强因子比传统的遗传算法高.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蚁群算法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因此,今后在相干光通过散射介质聚焦与成像领域,应当优先考虑利用蚁群算法优化入射光的波前相位分布.

    蚁群算法散射聚焦相位调制

    基于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四川省冷链物流效率测度研究

    汪潇袁玉婷徐思雨李晟东...
    11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对高质量物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提高各地区物流效率显得愈发重要.在评价指标选取科学合理的原则基础上,构建冷链物流投入产出的效率测度指标体系;通过建立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四川省18 个地级市冷链物流的效率值进行综合测度分析.基于此,提出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夯实基础建设、完善区域交通网以及加强技术与人才投入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四川省冷链物流效率.

    冷链物流效率测度三阶段DEA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