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成功(教育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成功(教育版)
成功(教育版)

董玮

半月刊

1671-3052

zgcgzz@126.com

027-87685171 87208253

430070

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78号长江传媒大厦2210室

成功(教育版)/Journal Success
查看更多>>纵览全球教育风云,聚焦中国教改热点;见证区域发展进程,把脉教学管理态势;诠释教育成功真谛, 推动教育和谐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让学生习作“水到渠成”——沿海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点滴谈

    庄泽昆
    70页

    初中数学教学怎样以学生为本

    王春明
    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展示教师知识水平的舞台,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容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都要求中学教师树立“学生为本”的理念。初中数学教学以学生为本,要变被动为互动,使学习成为一种快乐的智力劳动;提供表现的机会,促成学生参与教学中;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学以致用。

    数学教学学生学生为本

    浅谈高中语文体验式教学

    王允
    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根据新课程的理念,结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高中语文课教学中,实施体验式学习教学是对传统的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丰富和完善。为此,本文进行了高中语文课实施体验式学习教学的初步探索。

    高中语文学生体验式教学

    高中英语教学中反思性学习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法

    赵祖梅
    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思性教学中的高中英语教学,要求教师变革传统的课程实践模式,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为追求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教师对课程和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思考性研究,运用教学标准中的要求对自己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回顾,逐渐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目的合理性任务

    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分析

    黄达俊
    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程改革之后,很多积累已久的数学教育问题被提上日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小学数学教育的灌输式教育存在严重缺陷,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不到锻炼,教师不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本文从本质上找到了小学生数学独立思维欠缺的原因,阐述了小学生养成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找到了提高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途径。

    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方法

    浅谈幼儿园图画书使用情况和解决策略

    黄千雅
    75页

    体裁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刘敏
    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裁理论和体裁教学法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存在着不同的风格,但体裁理论及体裁教学法对于教学改革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体裁教学法在开放化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创新、灵活、实践能力上有一定的作用,本文主要基于高中英语的阅读和写作的教学,研究体裁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体裁教学高中英语阅读写作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课堂中的巧妙运用

    刘文丹
    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社会逐渐进入到了一个全球发展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开始缩短。英语作为国际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重要性也在不断地提高。英语也同样是我们高中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而在英语学习中美语语法又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也是学好英语需要打下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强调了英语语法一定要重视“用”,不仅要牢固地掌握知识,最主要是要能灵活地运用这门语言。这就要求任务型教学法在课堂的教学中得到巧妙的运用。

    英语任务型教学设计

    以境入情 境中求知——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陆惠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地理课堂上,为了让学生兴致盎然地学习,并主动探寻知识和研究问题,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种“情境型”的互动环境,在不同环节设置适当情境,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学效率。

    地理课堂情境创设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王文明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我国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语文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现行小学语文教材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神,小学语文课堂是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因此通过文化的感染、思想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

    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