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传感技术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传感技术学报
东南大学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
传感技术学报

东南大学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

黄庆安

月刊

1004-1699

dzcg-bjb@seu.edu.cn;dzcg-bjb@163.com

025-83794925

210096

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

传感技术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ensors and Actuator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传感技术学报》杂志的编委委员均来自国内各著名高校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们是我国传感器领域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权威人士。《传感技术学报》稿源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所属的有关专业研究机构以及国内大型工矿企业设置的专业研究所。《传感技术学报》刊登的论文均有2名国内同行专家审稿通过。 《传感技术学报》的作者有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以及从事该研究领域的工作人员、专家和学者。 《传感技术学报》主要面向广大的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各公共图书馆、情报所(室)、研究所以及厂矿,它对科技工作者、科学研究人员、广大教师、研究生、博士生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在木结构古建筑中的应用

    蒋维乐姚坤林启敬赵玉龙...
    1295-1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物木结构古建筑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民族文化的自信与传承.然而由于长时间受到环境和人为侵蚀,木结构古建筑易遭到损坏.为更好地保存好木结构古建筑以及其代表的文化内涵,对其结构安全监测提出了迫切的需求,近年来对木结构古建筑的安全监测方法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分别介绍了虚拟重建、红外热成像、地面激光雷达、超声波监测、光纤传感等技术的原理及在木结构古建筑监测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其各自的优势与劣势.针对木结构古建筑采光不足问题,总结了光导系统,尤其是光纤光导照明系统对自然光的引入,该类照明系统具有清洁、安全的特点,避免了烛火、电类照明系统为木结构古建筑带来的火灾风险.

    结构健康监测木结构古建筑监测无损监测光导照明光纤传感技术

    基于被动式RFID传感的指纹辅助金属表面裂纹多特征监测技术研究

    丁振哲马永涛
    1307-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金属表面裂纹的多特征监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的裂纹多特征监测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RFID标签阵列,通过裂纹影响标签反射信号的相位特征来感知裂纹特征.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几何法的裂纹粗定位算法,利用粗定位结果结合指纹法进行细粒度定位,计算得到裂纹的方向、位置和宽度.最后,通过在不同标签阵列密度以及指纹密度的情况下进行仿真,并进行真实实验来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RFID指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有效降低裂纹多特征监测误差.

    结构健康监测标签阵列金属表面裂纹监测射频识别

    用于SiC中子探测器的幅度脉冲调制电荷灵敏模拟前端电路设计

    陈铮鎔刘云涛方硕魏艳茹...
    1316-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SiC沟槽型中子探测器输出的极其微弱的电流脉冲信号,设计了一款专用四通道读出集成电路.每个通道由高增益高带宽电荷灵敏放大器、高阶整形电路、峰值保持和时间检测电路组成,优化了电荷灵敏放大器(CSA)反馈回路,提高了增益线性度,避免了漏电流流入对基线的影响.电路能够快速响应输入信号,实现对能量和时间信息的提取.电路采用0.18μm CMOS工艺完成设计,实现了版图设计,后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等效输入电荷范围为1.14 fC~22.35 fC,电荷转换增益为71.19 mV/fC,非线性误差在1.6%以内,等效噪声电荷为22 e-.电路具有高增益高线性度的优点,能很好针对SiC沟槽型中子探测器输出电荷信号的特点,对其进行专用读出放大.

    SiC中子探测器电荷灵敏放大器前端读出专用集成电路低噪声

    尾矿库的渗流流速检测技术研究

    韩帅季舒安王森刘炳杰...
    1322-1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渗流是指流体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动.当降雨量过大或尾矿库附近有大型水源就会易形成渗流,使尾矿库存在溃坝的危险.为了能够检测尾矿库渗流的真实流速,在进行渗流检测时不改变渗流的流动状态,设计了一种基于热式温差原理的渗流检测仪,当流体流经加热模块表面时会带走一部分热量,并将该部分热量继续通过热传递的形式传递到下游的温度传感器外壁,封装在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采集,上下游两端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差信号经过采集电路转换为电信号,并发送给MCU进行数据处理,通过相应数值换算,可在阿里云端及上位机端观测到当前渗流流速.该检测仪装置体积小,安装方便,无需接过多的外部设备,可掩埋在尾矿库中进行长期实时监测,且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热式温差原理渗流检测仪热传递真实流速

    用于机器人抓取的谐振式柔性二维力传感器

    滕飞王贞体刘平郭欣欣...
    1329-1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柔性多维力传感器普遍采用多单元结构组合来监测力输入,信号获取与分析难度大.提出了一种能够无线监测法向力与切向力的谐振式柔性力传感器.传感器由封装层、介质层、电感层以及电阻层构成,其中介质层材料为硅橡胶(Silicone Rubber,SR)与石墨烯(Graphene,GR)组成的柔性复合材料,电阻层材料为调制的炭黑(Carbon Black,CB)油墨.封装后的传感器在有线测试中表现出不错的力、电学性能,在无线测试中对法向力与切向力的灵敏度分别为2.78 MHz/N(0~20 N)与0.43 dB/N(0~5 N).将传感器安装在机械手上以监测抓取过程中的法向力与切向力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机器人触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机器人触觉感知多维力传感器谐振式机器人抓取

    融合拉曼散射的BOTDR温度应变解耦传感系统研究

    蒋心雄白清闫剑锋白卫东...
    1335-1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单模光纤获取布里渊频移并利用多模光纤进行拉曼测温补偿,是工程应用中常用的温度应变双参量传感方法.但其存在传感光缆结构复杂、应用成本高的缺点.基于双路光开关分时复用,搭建了面向单芯单模光纤的拉曼散射和布里渊频移融合探测系统,实现了温度与应变解耦测量.分析了双参量传感测量原理,构建了拉曼散射辅助的BOTDR实验系统,并采用小波降噪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实验证明,该系统在3 m空间分辨率下,测量距离可达9 km,温度测量结果波动范围为±1.5℃,温度波动均方根误差(RMSE)为0.808℃,应变解调结果波动范围为±117με,应变波动均方根误差(RMSE)为72.04με.研究表明,融合拉曼散射的BOTDR温度应变解耦传感系统可有效解决单模光纤传感过程中交叉敏感问题,为后续的工程化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解决方案.

    光纤传感交叉敏感布里渊散射解耦传感拉曼散射

    人体姿态检测系统的开发及智能服装的设计

    王世豪祝双武臧衍乐马晓彤...
    1342-1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人体久坐易影响心脏等器官、跌倒救助不及时容易危及生命等姿态异常带来的健康安全问题,采用单片机STM32F103C8T6和六轴运动处理传感器MPU6050等模块设计了一款能够进行姿态检测的智能服装,通过卡尔曼滤波对MPU6050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合加速度、角度的阈值处理方法判断用户的身体姿态,为了提高姿态检测的准确性,同时采集用户手机内置的加速度、角速度传感器检测的数据进行辅助判断.实验结果表明,结合手机传感器的数据后,该智能服装对久坐和跑步的姿态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9.3%和96.7%;对跌倒和下蹲的识别准确率为98%和95.3%,对姿态的识别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且健康提醒和安全报警及时,能够有效保障穿戴者的身体健康.

    智能服装姿态检测报警定位卡尔曼滤波安卓手机APP

    结合改进算术优化算法与小波神经网络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

    应鑫迪厉晓华
    1350-1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流量具有非线性、复杂性特征,传统方法预测精度较低.为此,提出结合改进算术优化算法IAOA与小波神经网络WNN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利用IAOA算法对小波神经网络关键参数初值调优,有效解决常规调参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提高学习精度和收敛速度.对标准算术优化算法进行改进,设计拉丁超立方抽样法进行种群初始化,提高种群多样性;利用余弦函数对AOA的数学优化器非线性更新,均衡算法全局搜索与局部开发;引入针对最优解的高斯变异机制,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利用十个基准函数对IAOA算法进行数值仿真,证实算法能够提高搜索精度和收敛速度.而网络流量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精确度,预测性能更加稳定,能够满足网络流量预测的高精度和实时性要求.

    小波神经网络算术优化算法拉丁超立方抽样高斯分布网络流量预测

    基于PDR与信号指纹的室内融合定位方法

    孙顺远周隽阳秦宁宁
    1362-1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室内复杂环境中,为了解决行人航位推算法(Pedestrian Dead Reckoning,PDR)存在误差累积、指纹定位法存在结果回跳的问题,提出PDR与信号指纹联合作用下的融合定位方法.基于峰值步态检测,引入模型动态调整峰谷阈值以匹配行走变速,提高检测过程对运动状态变化的适应性.以运动时空信息修正信号空间的相似点权值,加权求和克服环境干扰提升指纹定位精度.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对融合系统模型线进行性化提取,通过对待定位点的迭代预测与更新的过程实现稳定且准确的寻优结果.实验验证所提方法较单一PDR或信号指纹可分别提升约47.7%和14.1%的定位精度,平均定位误差可减小到2.138 m.

    室内定位融合定位扩展卡尔曼滤波行人航位推算指纹定位

    基于传感信号的工业机器人抛光加工位姿控制

    孙列董富江
    1369-1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机器人抛光加工位姿调节受关节扭矩的影响,造成调节偏差较大,降低其工作效率.为了优化工业机器人抛光加工位姿调节效果,提出基于激光传感信号的工业机器人抛光加工位姿调节方法.利用工业级CCD相机和OpenCV图像处理器检测模具表面缺陷.利用激光传感信号检测模具表面粗糙度,根据模具缺陷和粗糙度位点规划工业机器人抛光加工路径.以此为基础,从加工速度、加工位置和关节扭矩三个角度调节工业机器人在实际工况下的位姿,实现工业机器人抛光加工位姿调节.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调节后的10组位姿编号工业机器人坐标和位姿角与实际设置结果一致,工业机器人轨迹末端加速度与理想轨迹末端加速度重合率偏差低于0.1 mm/s2,所提方法工业机器人抛光加工位姿调节时间低于2.5 min,提高了抛光加工工作效率.

    激光传感信号工业机器人抛光加工磨具表面规划路径位姿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