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磁共振成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磁共振成像
中国医院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磁共振成像

中国医院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戴建平

双月刊

1674-8034

editor@cjmri.cn

010-67113815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智能大厦9层

磁共振成像/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磁共振成像》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前沿性、实用性和原创性,重点报道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内容包括人体各部位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序列设计和参数优化、磁共振对比剂的优化方案、新型磁共振对比剂的开发与应用、磁共振引导下介入治疗、磁共振物理学、磁共振成像的质量控制等,以及磁共振成像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该刊接收放射科、影像科、磁共振科、神经内外科、消化内科、心内科、乳腺科、骨科、妇产科、耳鼻喉科、内分泌科、生殖医学科等临床科室磁共振相关稿件,同时接收大学、科研院所、生产企业磁共振相关稿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探讨针刺治疗卒中后失语症的研究进展

    李飞跃孙道东宋蝴蝶王锦...
    187-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卒中后失语症(post-stroke aphasia,PSA)是指因脑血管或言语中枢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后天性语言功能障碍.针刺治疗PSA已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多模态MRI飞速发展,此项技术具有无辐射、多参数、多序列成像等优点,已被众多学者应用于PSA中枢效应机制研究.本研究基于功能MRI、弥散张量成像、结构性MRI、磁共振波谱成像等多模态成像技术,从脑功能、脑结构及脑代谢等角度探讨了针刺对PSA患者中枢效应机制,旨在为针刺治疗PSA临床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新方向,为研究针刺治疗PSA的潜在机制提供新思路.

    卒中后失语症中枢机制针刺磁共振成像多模态

    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血脑屏障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王兵兵罗与白岩吴亚平...
    192-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痴呆的最常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损伤与AD的病理学密切相关,在A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像学技术是探索BBB结构及功能改变的有效方法.本文将就BBB损伤与AD病理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多种影像学技术在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AD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阿尔茨海默病血脑屏障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

    基于扩散磁共振成像的脑组织微结构成像在脑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胡芷瑄毛椿平王梦珠严序...
    197-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扩散MRI(diffusion MRI,dMRI)是一种利用水分子扩散速率和方向变化产生信号对比的成像技术,成像效果主要取决于MR信号采集及后处理中所采用的定量物理模型,对于在体无创揭示脑组织与脑部疾病的微结构信息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dMRI领域中不断有新成像技术涌现,诸如基于新型扩散编码的多维度扩散成像(multidimensional diffusion,MDD)、平均表观传播MRI(mean apparent propagator MRI,MAP-MRI)以及基于多隔室模型的轴突定向扩散和密度成像(neurite orientation dispersion and density imaging,NODDI)等技术.本文从信号采集和模型拟合两个方面综述了基于dMRI的多种脑组织微结构成像技术目前的发展概况,以及其在脑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等常见脑肿瘤中的初步应用,主要包括脑肿瘤的鉴别诊断、分级评估、分子分型、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等临床关切的问题.未来,有待进一步优化基于dMRI的脑组织微结构成像技术的成像条件,比如设置合适的b值范围及成像时间,并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比较各种新型脑组织微结构成像技术在上述关键临床问题中的应用价值,以期推动基于dMRI的脑组织微结构成像技术的发展与临床应用,从微观形态学角度全面揭示脑肿瘤的特征,为脑肿瘤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肿瘤分级、分子分型以及预后预测提供有力依据.

    脑肿瘤扩散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扩散编码信号模型隔室模型

    增强T2 FLAIR序列在颅内肿瘤影像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梁泓中郭睿肖运平
    207-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颅内肿瘤诊疗过程中,对比增强MRI扫描是常用的影像学评估手段.临床上颅脑MRI增强检查首选T1WI序列.长期以来,增强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被认为是评估软脑膜疾病和脑转移瘤的辅助序列.近年来,不断有研究报道增强T2 FLAIR序列在血脑屏障、血软脑膜屏障、血脑脊液屏障、血眼屏障、血迷路屏障及淋巴系统损伤相关疾病的检出、鉴别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增强T2 FLAIR序列尽管在颅内肿瘤影像诊断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目前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原因包括:(1)增强T2 FLAIR适用的疾病谱尚未完全阐明,(2)增强T2 FLAIR的规范扫描参数尚未确定,(3)增加MRI检查时间等.本文针对增强T2 FLAIR序列的技术特点、正常影像表现以及在颅内肿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现状、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以后进一步科研、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颅内肿瘤磁共振成像对比剂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颈动脉斑块血流动力学成像技术及新进展

    李璐胥海洋孙雨蒙李婷婷...
    214-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主要疾病之一,尽早发现狭窄并识别易损斑块可以显著改善疗效,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斑块的形成、发展、破裂有着密切关系.利用血流动力学参数来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风险及指导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已经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精确诊疗的研究焦点.然而,血流动力学参数与斑块相互作用的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血流动力学相关影像学技术也未广泛开展.本文通过对既往文献进行回顾,进一步梳理颈动脉斑块血流动力学的影像进展,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斑块形成、发展、破裂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探讨了这些特征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旨在评估综合分析斑块成分和血流动力学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引起脑卒中事件的预测价值.

    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流动力学计算流体动力学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

    影像检查对早期检测及评估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相关心功能障碍的价值

    戚轩王武陵杨宏楷刘光竹...
    219-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腺癌已发展为全球第一大癌,随着诊治手段的进步,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不断延长,但抗肿瘤治疗会引发心脏相关并发症,出现癌症治疗相关心功能障碍(cancer therapy related cardiac dysfunction,CTRCD).CTRCD始于亚临床心肌细胞损伤,最终发展为有症状的心力衰竭.因此,准确评估CTRCD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对于肿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脏影像学成为评估和管理心脏健康的关键工具,包括超声心动图、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cardiac computed tomography,CCT)、心脏磁共振成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MRI)等,在提供心脏结构和功能信息的基础上,组织特定性成像、应变成像、灌注成像等在早期识别和评估CTRCD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就不同影像检查技术在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心功能障碍研究中的进展进行文献综述,重点论述磁共振技术在此方面的进展,以期为早期检测CTRCD提供更为精确的影像生物信息.

    乳腺癌化疗心功能心脏磁共振成像超声心动图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

    肝细胞癌组织学亚型的影像学特征研究进展

    丁智慧朱绍成
    225-228,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 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布的第五版《消化系统肿瘤分类》将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学亚型分为粗梁-团块型、脂肪性肝炎样型、纤维板层型、硬化型、透明细胞型、嫌色细胞型、富含淋巴细胞型、富含中性粒细胞型8种.不同亚型HCC因其组织病理特征有所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影像学特征.然而,国内外关于各亚型的影像表现研究较少,临床基于组织病理学亚型的治疗建议尚未明确.基于此,本文归纳总结了已报道的HCC各亚型相关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探讨现存之局限、未来之挑战,以期为增加HCC各亚型了解、明确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肝细胞癌亚型影像学特征磁共振成像诊断

    磁共振波谱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吴双吕智桢周星辰利涛...
    229-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将磁共振数据应用于测定分子结构的谱学技术,为中医药领域的机制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创新性的研究手段,有助于深化对中医药理论的现代化理解,推动中医药学科的持续发展.通过MRS技术可以探测脑内代谢物及体外鉴定体液或组织中存在的未知化合物,揭示中医药手段干预下的脑中枢机制.本研究聚焦于MRS技术概述、MRS技术与中医药领域结合的优势、MRS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探讨MRS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的既往研究空白与缺陷,以期为研究者提供有益参考.

    磁共振波谱中医药应用研究作用机制磁共振成像脑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