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磁共振成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磁共振成像
中国医院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磁共振成像

中国医院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戴建平

双月刊

1674-8034

editor@cjmri.cn

010-67113815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智能大厦9层

磁共振成像/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磁共振成像》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前沿性、实用性和原创性,重点报道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内容包括人体各部位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序列设计和参数优化、磁共振对比剂的优化方案、新型磁共振对比剂的开发与应用、磁共振引导下介入治疗、磁共振物理学、磁共振成像的质量控制等,以及磁共振成像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该刊接收放射科、影像科、磁共振科、神经内外科、消化内科、心内科、乳腺科、骨科、妇产科、耳鼻喉科、内分泌科、生殖医学科等临床科室磁共振相关稿件,同时接收大学、科研院所、生产企业磁共振相关稿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组织特征追踪的心脏磁共振左房应变分析在肥厚型心肌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评估中的价值

    岳炫彤杨凯李静惠尹刚...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磁共振左心房应变(left atrial strain,LAS)在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左室舒张功能障碍(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LVDD)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诊断的103例HCM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基本参数、基于组织特征追踪的左室应变(left ventricular strain,LVS)及LAS参数,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将上述患者分为28例LVDD组(A组)以及75例无明显LVDD组(B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分别比较A组与B组的临床基线资料、CMR基本参数、LVS及LAS参数,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LVDD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 A组患者的年龄更大[中位年龄为53.0(43.2,66.8)岁]、纽约心功能分级(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Ⅲ~Ⅳ(60.7%)更高,出现晕厥(32.1%)、猝死家族史(32.1%)等临床症状的比例更高.与B组比较,A组左房前后径(left atrial anteroposterior diameter,LAD-AP)、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index,ESVi)、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及左室流出道梗阻(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obstruction,LVOTO)的比例均显著增高(P值均<0.05),被动应变(passive strain,εe)、峰值正应变率(peak positive strain rate,SRs)、峰值早期负应变率(peak early negative strain rate,Sre)及峰值晚期负应变率(peak late negative strain rate,Sra)均显著降低(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OTO[优势比(odds ratio,OR)=4.12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488~11.450,P=0.006]及Sra(OR=4.672,95%CI:1.624~13.441,P=0.004)与LVDD独立相关,且Sra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区分LVD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17.结论 磁共振LAS可反映HCM患者的LVDD.Sra对LVDD有一定的诊断效能,是一个具有潜在价值的诊断指标.

    肥厚型心肌病应变磁共振成像特征追踪技术左室舒张功能

    长期过量饮酒者心肌损伤的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的成像评价

    刘新峰刘江勇廖旦付隽...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长期过量饮酒者心肌损伤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 tracking technology,CMR-FT)成像的评价价值,并就过量饮酒者左室心肌应变参数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 39例长期过量饮酒者(饮酒组)和20例无饮酒史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心脏磁共振检查,采用CVI42软件计算左室心肌各向应变参数,就两组左室整体心肌应变参数做统计学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饮酒组左室各向应变损伤程度与日均酒精摄入量、饮酒时长的关系,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左室整体心肌各向应变在鉴别两组的诊断效能.结果 饮酒组左室整体心肌径向、周向、纵向应变分别为29.43%(19.60%,33.97%)、−17.14%(−19.38%,−13.57%)、−13.75%(−16.37%,−9.89%),均低于对照组,饮酒组左室收缩期及舒张期各向峰值应变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回归方程分析表明日均酒精摄入量、饮酒时长是左室各向应变影响因素,日均酒精摄入量对各向应变影响大于饮酒时长.左室整体心肌各向应变鉴别两组的敏感度均在70%以上.结论 CMR-FT技术能够定量评价过量饮酒者左室心肌应变损伤程度,日均酒精摄入量、饮酒时长是左室心肌应变损伤程度重要影响因素.

    磁共振成像过量饮酒者特征追踪心肌应变影响因素

    CMR技术评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房心肌形变的初步研究

    曾凤仙陈华燕林文君姜剑榕...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技术在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左心房(left atrium,LA)心肌形变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45例HCM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将其分为正常组31例(55%≤LVEF<70%)和异常组14例(LVEF<55%),并选取于我院行心脏检查的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收集三组的一般资料和CMR检查的影像资料,比较三组心功能指标和LA心肌形变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心功能指标和LA心肌形变指标间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心肌形变指标对HCM的诊断价值.结果 三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心指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和异常组LA最大容积(LA maximum volume,LAVmax)、LA最小容积(LA minimum volume,LAVmin)高于对照组,左房总射血分数(left atrial total ejection fraction,LATEF)、心排出量和LVEF低于对照组,且异常组LAVmax和LAVmin高于正常组,每搏输出量低于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正常组和异常组储存应变和泵应变低于对照组(P<0.05),心肌形变指标储存应变和泵应变与LAVmax和LAVmin呈负相关性(r=−0.605~−0.573,P<0.05),与LATEF、心排出量、每搏输出量、心指数和LVEF呈正相关性(r=0.521~0.669,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储存应变和泵应变诊断HCM的AUC分别为0.714、0.699,其联合诊断的AUC为0.82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2%和78.6%(P<0.05).结论 CMR技术在HCM患者LA心肌形变中有较高的评估价值,通过评估LA心肌形变能辅助诊断HCM,同时评估其心功能情况.

    心脏磁共振肥厚型心肌病心肌形变射血功能心功能磁共振成像

    IVIM全容积定量参数与直肠腺癌神经脉管侵犯、MSI状态及Ki-67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蒋雯丽蒋伟韦鑫陈媛媛...
    80-8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全肿瘤容积参数与直肠腺癌患者神经侵犯(perineural invasion,PNI)、脉管侵犯(lymphovascular invasion,LVI)、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状态及Ki-67指数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直肠腺癌患者的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测量病灶IVIM全容积参数包括真实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及灌注分数(f).根据病理报告中的LVI状态、PNI状态、MSI及Ki-67指数进行分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各定量参数与肿瘤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直肠腺癌PNI阴性组D值[(1.174±0.164)×10-3 mm2/s]显著低于阳性组[(1.270±0.206)×10-3 mm2/s](t=−3.033,P=0.003),LVI阴性组f值0.172(0.158,0.193)显著低于阳性组0.188(0.168,0.237)(Z=−2.435,P=0.015),Ki-67低表达组f值(0.175±0.035)显著低于高表达组(0.188±0.038)(t=−2.097,P=0.038),MSI高组和MSI低组的D、D*、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IM全容积定量参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直肠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可作为术前评估直肠腺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影像学指标.

    直肠肿瘤腺癌磁共振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神经侵犯脉管侵犯微卫星不稳定性状态Ki-67

    基于扩散模型生成的高b值DWI评估前列腺癌根治性治疗后局部复发的应用价值

    邓文友郭小芳胡奎胡磊...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扩散模型生成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前列腺癌根治性治疗后局部复发的评估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前列腺癌行根治性放射治疗(radiation therapy,RT)或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后出现生化复发(biochemical recurrence,BCR)患者的临床及影像相关资料,其中RT组21例,RP组42例.将患者初始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经过计算得到的DWI图像输入前列腺DWI生成模型,获得生成的高b值(b=2000 s/mm2)DWI图.通过3位阅片者对计算DWI及生成DWI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并根据前列腺复发影像报告(Prostate Imaging for Recurrence Reporting,PI-RR)系统对所有病例进行复发风险评分采用多读者多病例受试者工作特征(multi-reader multi-cas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MRMC-ROC)曲线比较不同阅片者的诊断效能差异.等级评分一致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进行检验.结果 3位阅片者对生成DWI组图像质量评价均优于计算DWI组(P=0.002、0.003、0.002).3位阅片者对RT组的生成DWI与计算DWI组的PI-RR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49、0.041);3位阅片者对RP组生成DWI与计算DWI组的PI-RR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0.049、0.036).3位阅片者使用生成DWI进行RT与RP两组PI-RR总评分预测发生局部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范围分别为0.884~0.924、0.926~0.947;利用计算DWI进行RT与RP两组PI-RR总评分预测发生局部复发的AUC值范围分别为0.783~0.792、0.843~0.893.合并RT及RP两组病例后,使用PI-RR总评分预测所有患者局部复发的状态,生成DWI组与计算DWI组的AUC值范围分别为0.912~0.930、0.797~0.858.结论 基于扩散模型生成的高b值DWI能显著提高前列腺癌根治性治疗后局部复发诊断效能.

    前列腺癌磁共振成像扩散模型扩散加权成像根治性治疗局部复发

    DCE-MRI结合DWI对前列腺癌Ki-67表达和Gleason评分的预测价值

    周定燕何文琪王伟陈梅泞...
    94-100,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旨在评估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m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预测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Ki-67表达和Gleason评分中的诊断效能.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PC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合T2WI、DWI序列和由DWI自动计算出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eient,ADC),在DCE-MRI图像上手动勾画肿瘤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计算ROI药代动力学参数,包括容积转运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tras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trast,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Ve),并测量ADC值.根据靶向穿刺病理诊断Gleason评分和Ki-67表达水平,分为Ki-67高表达组(Ki-67>10%)和低表达组(Ki-67≤10%),Gleason评分低级别(GG 1~2)和高级别(GG 3~5)组.组间差异比较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DCE-MRI参数和ADC值与Ki-67、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诊断效能.结果 ADC值与Ki-67表达、Gleason评分均呈负相关(P<0.001),Ktrans、Kep、Ve与Ki-67表达均呈正相关(P<0.001),Ktrans、Kep与Gleason评分均呈正相关(P<0.001).Ki-67高、低表达组Ktrans、Kep、Ve、ADC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leason评分高、低级别组Ktrans、Kep、ADC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Ki-67表达的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模型Ktrans+Kep+Ve+ADC诊断效能最好,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40;Gleason评分分级的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模型Ktrans+Kep+ADC诊断效能最好,AUC为0.861.结论 DCE-MRI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ADC值相结合,在预测PCa的Ki-67表达和Gleason评分中显示出高诊断效能.联合使用DCE-MRI定量参数与ADC值可提高PCa病理分级和生物侵袭性的预测准确性.

    前列腺癌Ki-67Gleason评分磁共振成像动态对比增强扩散加权成像

    ADC最小值联合临床及影像特征预测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研究

    刘姿延黄小华刘子熠王渊...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最小值(ADCmin)及临床和影像特征构建模型预测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行子宫肌瘤HIFU治疗并符合纳排标准的153例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共153枚肌瘤纳入研究(单病例存在多个肌瘤取其肌瘤最大枚).超声评估HIFU治疗3个月后肌瘤体积缩小率,并将其分为疗效显著组(≥50%体积缩小,n=62)和非显效组(<50%体积缩小,n=91).测量子宫肌瘤ADCmin和ADC平均值(ADCmean),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临床和影像资料进行筛选后建立临床影像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子宫肌瘤ADCmin和ADCmean的预测效能,选择子宫肌瘤ADC具有较高预测效能的量化指标与临床及影像特征结合构建联合模型.ROC评估ADCmin、临床影像模型及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模型间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差异.结果 共筛出血红蛋白、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T1WI增强信号程度三个因素建立临床影像特征模型.ROC曲线显示ADCmin、ADCmean的AUC值分别为0.753[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77~0.828]、0.658(95%CI:0.570~0.746),DeLong检验结果表明ADCmin的预测效能高于ADCmean(P<0.05).临床影像模型及ADCmin与临床影像特征联合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711(95%CI:0.627~0.796)、0.816(95%CI:0.748~0.884),DeLong检验显示ADCmin的预测效能与临床影像模型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min与临床及影像特征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优于ADCmin值(P<0.05)及临床影像特征模型(P<0.05).结论 ADCmin与临床及影像特征构建的联合模型可有效预测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并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磁共振成像表观扩散系数预测

    基于机器学习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无病生存期和免疫水平

    陈树清张羽陈东常喜豹...
    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机器学习的影像组学模型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双中心212例接受过根治性手术并正规随访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资料.提取所有患者T2WI序列中原发灶及瘤周5 mm区域的影像组学特征.采用5种机器学习方法(梯度提升机、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随机生存森林、支持向量机和极端梯度上升)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并计算最佳影像组学评分(radiomics score,Radscore).分析Radscore对现有临床预测指标的增量价值并构建联合模型.最后,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影像组学模型的生物学机制.结果 基于梯度提升机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效能最佳,其在训练集和验证集预测1年、3年、5年DFS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77、0.986、0.995和0.745、0.764、0.80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和Radscore为子宫内膜癌患者DFS的独立预测因素.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预测1年、3年、5年DFS的AUC分别为0.926、0.894、0.864和0.828、0.839、0.873.同时,生信分析提示Radscore与子宫内膜癌患者免疫水平显著相关.结论 基于机器学习的影像组学模型有助于子宫内膜癌DFS及免疫水平的预测.影像组学和临床指标的联合能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预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子宫内膜癌磁共振成像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无病生存期

    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大腿肌肉MRI影像特点及与临床相关性分析

    盛思思邵剑波彭雪华郭豫...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患儿大腿肌肉常规MRI影像表现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以2022年1月至2022年8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经基因确诊并进行MRI检查的37例(Ⅰ型5例,Ⅱ型21例,Ⅲ型11例)SMA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不同临床分型SMA患儿大腿肌肉MRI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采用改良版Mercuri分级对右侧大腿肌肉脂肪浸润程度进行半定量评估,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将脂肪浸润总分与汉默史密斯功能运动-扩展量表(Hammersmith Functional Motor Scale Expanded,HFMSE)评分、病程及存活运动神经元2(survival motor neuron 2,SMN2)基因拷贝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MA患儿表现为双侧大腿肌肉形态学改变,肌肉内部和(或)周围有点状、条状和(或)片状脂肪信号影,致肌肉呈"网状"和(或)"岛屿状";Ⅰ型SMA以肌肉萎缩为主,Ⅱ型SMA伴有肌肉肥大,Ⅲ型SMA以脂肪浸润为主;Mercuri脂肪浸润评分显示股四头肌(肌直肌、股外侧肌、股中间肌及肌内侧肌)、缝匠肌、大收肌、股薄肌受累程度较重,其中缝匠肌的Mercuri评分最高,而长收肌、股二头肌长头、半腱肌和半膜肌受累程度较轻,其中长收肌的Mercuri评分最低,并且明显低于其他肌肉;Ⅲ型SMA患儿肌肉脂肪浸润程度与HFMSE运动功能评分呈负相关(r=−0.917,P<0.001),所有SMA患儿肌肉脂肪浸润程度均与病程呈正相关(r=0.772,P<0.001).结论 SMA患儿常规MRI表现为肌肉萎缩和脂肪浸润为主,且脂肪浸润是进行性的,不同临床表型SMA患儿肌肉受累模式及严重程度不同.此外,SMA累及肌肉是有选择性的,存在相对肌肉保留模式.MRI能可视化评估SMA患儿肌肉受累情况,并与临床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是一个有潜力的生物标志物.

    脊髓性肌萎缩症脂肪浸润肌肉萎缩儿童磁共振成像

    比较CS-SEMAC、HBW和Dixon三种去金属伪影技术在脊柱金属植入术后MRI的应用价值

    尹凡章宇媚李丙萱徐磊...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压缩感知结合层面编码金属伪影校正(compressed sensing-slice-encoding metal artifact correction,CS-SEMAC)技术用于脊柱金属植入物术后MRI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比较招募的35例脊柱金属植入物术后患者3.0 T MRI矢状位CS-SEMAC序列、高带宽(high bandwidth,HBW)序列和水脂分离(Dixon)三种序列在金属植入物伪影面积、椎体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图像质量、图像清晰度、脂肪抑制效果以及植入物周围解剖结构的可见性方面的差异.结果 CS-SEMAC在T1、T2矢状位图像上金属伪影面积分别为(15.45±6.84)、(22.23±9.76)cm²,显著低于其他两种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种序列在T2抑脂矢状面图像上的SNR两两比较显示:HBW序列椎体SNR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序列,Dixon序列椎体SNR显著低于其他两种序列,CS-SEMAC序列椎体SNR低于HBW序列,高于Dixon序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图像清晰度上,T2WI-tirm-CS-SEMAC序列评分低于其他两种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2WI-tirm-CS-SEMAC序列在图像质量和脂肪抑制效果方面评分显著优于其他两种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CS-SEMAC序列相较于其他两种序列更能清晰显示植入物周围椎体、椎弓根、椎间孔及神经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S-SEMAC序列相比于HBW、Dixon序列能够有效减少植入物周围的金属伪影,并且能显著提高T2抑脂序列的图像质量和脂肪抑制效果,虽然在T2抑脂上金属植入物邻近椎体SNR相比HBW序列有所下降,图像比HBW和Dixon图像略模糊,但是椎体周围关键解剖结构的可见度明显提升,对脊柱术后解剖结构的显示有一定优势.

    脊柱磁共振成像压缩感知结合层面编码金属伪影校正技术高带宽技术金属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