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巢湖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巢湖学院学报
巢湖学院
巢湖学院学报

巢湖学院

杨松水

双月刊

1672-2868

chxyxb@yahoo.com.cn

0551-82361424

238000

安徽省巢湖市半汤路育才新村1号巢湖学院

巢湖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aohu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执行“双百”方针,坚持“三个面向”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促进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着重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理论,现代科学技术,师范教育及教材法等方面的教学科研成果,突出学术性,教育科学性和开拓创造性特点,为提高本校教师思想业务素质和教学质量创造条件,为面向基层培养中学教师,促进我省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环巢湖流域方言使用现状调查及保护传承路径研究

    王娟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巢湖流域方言是环巢湖文化的重要表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方言使用现状和方言态度有了新的发展.研究发现年龄、职业和学历能够影响人们使用方言的频率和范围,大多数受访者倾向于跟晚辈说普通话而非方言,导致儿童使用方言的人数越来越少,环巢湖流域江淮方言处于潜在的濒危状态.大多数受访者认同方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少受访者认为方言在平时已无用处.基于环巢湖流域方言使用现状和方言态度的调查,结合其濒危状态和社会作用,文章尝试从政策建议、路径选择和具体策略三个方面为环巢湖流域方言的保护和传承提出可鉴之策.

    环巢湖流域方言使用现状方言态度保护传承

    基于景观基因理论的古镇景观改造设计研究——以柘皋古镇北闸老街为例

    王强李锡坤宋益民李梦康...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景观基因理论在传统聚落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基因图谱的形式进行表达,为传统古镇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有效的指导.文章以安徽柘皋古镇北闸老街为例,结合景观基因理论,通过对北闸老街建筑、环境、文化、布局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其景观基因的特征和内在联系,探讨基于景观基因理论的古镇景观改造设计研究.研究针对北闸老街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改造设计策略和方法以及实现方案效果,旨在为古镇从保护与设计角度提供一定的理论和设计参考;通过综合性的设计思路,解决老街原有的布局和功能性问题,强化老街的文化特色和生态价值,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景观基因理论北闸老街文化保护设计研究

    可能的恶与现实的恶——基于康德与阿伦特"根本恶"理论的反思

    杨金霖
    17-2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康德与阿伦特对"根本恶"理论的思考,提供了理解恶的两个关键维度:可能的恶与现实的恶.康德的"根本恶"理论在先验领域内确立了人作恶的可能性,而阿伦特则认为极权主义所代表的"根本恶"是无法被理解的现实中的恶."恶的平庸性"概念的提出,代表着阿伦特对恶的思考发生了转向,即从现实的恶出发去探寻恶何以可能.面对现实的恶,要避免将其仅理解为与善相对立的实体,以免陷入"恶魔神话"之中.康德与阿伦特一致坚持对恶进行"祛魅",他们认为恶的可能性在于人的自由意志.但这种观点并非神义论的变体,它揭示了人作为道德存在者的本质及其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尽管自由意志表明人类有无法摆脱的"根本恶",但它也为人们抵制邪恶提供了可能.

    根本恶奥斯维辛神义论自由意志道德责任

    法律与习惯铆合下的彩礼返还规则完善——以福建省司法裁判为例

    张羽芊陈文兴
    2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彩礼在大多地方婚俗中具有不可或缺性,基于彩礼返还引发的纠纷层出不穷.由于立法对彩礼返还规定过于简略,且各地习俗多样化,致使法院在处理彩礼返还纠纷时考量因素差异较大,影响到司法裁判的统一性.研究以福建省司法裁判为研究对象,分析彩礼返还纠纷司法裁判中存在的不足,建议应在确定彩礼性质范围的基础上参考民间习惯,厘清彩礼返还情形,结合彩礼习俗探究彩礼返还比例,统一"生活困难"认定标准,在法律与习惯融通下进一步完善彩礼的返还规则.

    彩礼返还国家法习俗

    跨域通办合作协议的法律问题探究

    沈宇晨王雅琼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府间跨域通办合作协议在社会各要素跨区域流动背景下的兴起是现代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的必然趋势,然而目前法学界对于政府间合作协议的类型化研究并不充分,不能及时有效回应行政管理实践中涌现的新问题,理论与实践存有的缺口需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予以缝合.因此,文章在明确跨域通办合作协议的法律定位后,梳理跨域通办合作协议存在的法律问题,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依法行政理念为价值指引,为跨域通办合作协议的法律依据、内容程序、监督保障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完善提供革新思路.

    政府间跨域通办合作协议跨省通办政府间协议

    差错管理氛围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的影响研究——中庸型领导的调节作用

    魏华飞周仁杰程倩倩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组织情景因素对员工行为、绩效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从组织情景因素出发,探讨差错管理氛围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的作用机理,剖析和谐式工作激情的中介作用和中庸型领导的调节效应,并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对350份员工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差错管理氛围正向影响和谐式工作激情,并进一步正向影响员工主动变革行为;中庸型领导增强了差错管理氛围对和谐式工作激情的正向影响,以及差错管理氛围通过和谐式工作激情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的间接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差错管理氛围和谐式工作激情中庸型领导主动变革行为

    引江济淮工程沿线(安徽段)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特征

    郭贝贝李卫孔雪敏崔莹雪...
    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以及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进一步揭示粮食生产基地粮食生产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为提高生产面积和产量提供依据.文章基于MODIS数据集获取2000—2022年引江济淮沿线优质稻麦区NDVI,采用最大合成法和均值法以及S-G滤波和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定性定量地分析了沿线NDVI的时空演变格局.结果表明,引江济淮沿线优质稻麦NDVI月均值有明显差异,水稻在6—8月为快速增长期,小麦在2—4月和6—8月为快速增长期.引江济淮沿线优质稻麦NDVI年均值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引江济淮沿线优质稻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引江济淮沿线县的东南部;优质麦区集中分布在引江济淮沿线县的西北部,在东南部零星分散,并形成团型集聚区.引江济淮沿线优质稻麦区NDVI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集聚特征,且集聚性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增强.引江济淮沿线优质稻NDVI高聚类区逐步从引江济淮沿线县东南部转移到中部,由开始的零星分散逐步发展到集中聚集在紧邻于引江济淮沿线的区县.

    粮食生产NDVI引江济淮空间分析S-G滤波

    《野有死麕》"鹿"文化内涵论析

    苌哲昕任树民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经》的异文化、跨文化研究是《诗经》研究史上一个重要的新视点,不论是对诗篇的解读还是对《诗经》本身价值的重估都是重要的突破口.《野有死麕》简单的文字中蕴含着丰富的"鹿"文化内涵,其与婚姻爱情主题紧密相关,如赠物寄情传统、婚恋礼俗和图腾崇拜等.这些文化内涵不仅可以与《野有死麕》的婚恋主题互相佐证,也能让《诗经》中涉及的礼俗更为明晰,为后续的研究扩展奠定文献基础.

    《野有死麕》鹿文化内涵文化人类学

    论元散曲对《史记》项羽形象之接受

    李楠娟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史记·项羽本纪》塑造了项羽这一极具吸引力与感染力的英雄形象,为后世项羽形象之接受提供了历史基础.至元代散曲家笔下,对项羽形象的接受,显现出与前代截然不同的颠覆性重塑,表现出一种普遍而消极反抗的基调.这种迥异于前代的艺术基调与文学接受,是王朝统治者带来的文化冲击、政治变迁带来的个人价值的虚空、科举之路的中断带来的传统信仰的失落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促成的.个人价值的虚空使得元代文人走向历史虚无,进而否认俗世价值观,隐逸成为元代文人寻求自我价值重建的精神家园.

    《史记》元散曲项羽文学接受元代

    "明光帝国"炮制始末——以九一八事变后的报刊舆论为中心

    孔德隆
    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光帝国",系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筹建伪政权的最初试验,为伪满洲国的出现做了铺垫.文章以近代中日报刊史料为依据,梳理相关新闻报道和社论时评,呈现"明光帝国"从筹建到取消的历程.通过对比分析中日舆论的宣传导向,进一步阐述伪政权炮制从"明光帝国"向伪满洲国嬗递、演变的过程,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在军事侵略之外的支线活动.

    "明光帝国"九一八事变报刊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