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绘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通报
测绘通报

高锡瑞

月刊

0494-0911

chtb@periodicals.net.cn chtb@chinajournal.net.cn

010-68531192,685311349

100045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50号

测绘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5年,是由国家测绘局主管,中国地图出版社主办的反映我国测绘科技发展现状和指导全国测绘生产业务的国家级综合性、技术性刊物。致力于宣传国家测绘科技方针、政策及法律、法律,公布新的测绘科技成就,传播测绘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主要内容包括:大地测量、GPS、摄影测量、RS、地图制图、GIS、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绘、海洋测绘、测绘仪器、信息传输、行业管理、测绘教学;计算机、通讯等相关理论技术在测绘领域里的应用;国内外测绘学术动态及有关测绘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BAS-InSAR技术与无人机影像融合的滑坡变形监测

    喜文飞赵子龙李国柱周定义...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体滑坡对人类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准确识别滑坡变形对预防滑坡灾害具有重要意义.利用SBAS-InSAR技术可以进行空间连续地表变形监测,但无法精确获取滑坡边界的变化.为了综合监测滑坡,本文首先采用SBAS-InSAR技术与无人机影像结合的滑坡变形监测方法,利用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24日,共计80幅升轨Sentinel-1A SAR影像,进行了VV极化和VH极化数据处理;然后通过SBAS-InSAR技术获取滑坡区地表雷达视线(LOS)方向变形速率,选取了若干变形点进行滑坡体变形时序分析;最后采用无人机获取滑坡影像并提取滑坡边界,分析了滑坡边界的变形.试验结果表明,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取的滑坡变形和无人机获取的滑坡变形趋势基本吻合,通过该方法可以获取滑坡的综合变形情况,对滑坡活动性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山体滑坡SBAS-InSAR技术变形监测无人机

    北斗监测滑坡及其梯度增强多元回归位移预测

    明璐璐高品红刘宇航王鹏...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体滑坡位移量预测精度主要受预测模型和参量的影响,而基于回归模型和灰度预测模型的传统滑坡预测模型主要存在模型预测结构单调、引入的预测影响参量不全面、长期性预测精度低等问题,因此,本文基于北斗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增强多元回归算法的滑坡预测方法.梯度增强多元回归模型在考虑多重因素的前提下,使用如降水量、土壤湿度、地形参数等滑坡主影响因子作为回归模型参量,同时结合梯度增强方法,可以增强预测模型的有效结构,提升数据的使用率,进而提高长、短期的滑坡位移量预测精度.最后以西宁市南山寺滑坡带为例,考虑降水、地面沉降、地形地貌等诱发滑坡的关键因素,分别基于梯度增强多元回归模型、贝叶斯岭回归模型、弹性网络回归模型及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梯度增强多元回归模型的方差(EV)结果为0.99 mm2,均方差(MSE)结果为0.04 mm,平均绝对误差(MAE)结果为0.15 mm,且利用梯度增强多元回归模型对2020年12月的表面位移量进行预测,发现相对误差区间为(-0.8%,0.8%],预测精度最高.因此,相对而言,梯度增强多元回归预测模型精度更优、效率更高,更能准确反映滑坡表面位移量的变化状态,精确地对滑坡体进行全天候监控、预警,保障滑坡体周边环境的安全.

    滑坡位移北斗监测预测梯度增强多元回归模型

    基于InSAR与随机森林的滑坡敏感性评价与误差改正

    黄龙孙倩胡俊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滑坡不仅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滑坡敏感性图(LSM)被认为是预测滑坡空间位置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现有方法生成的LSM因受假阴性误差的影响,难以得到可靠的预测结果.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InSAR形变结果的LSM改进方法.在甘肃省舟曲县的试验结果表明,研究区范围内滑坡敏感性等级提升2.74%.对两个具体区域的原始LSM和改进后LSM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改进后的方法,可在受滑坡蠕动现象影响的区域制作更可靠的LSM.

    随机森林SBAS-InSAR滑坡敏感性假阴性误差

    基于EVI的锡林郭勒生态脆弱性评价

    李茂林闫庆武李桂娥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综合指数法构建生态脆弱性模型,借助质心迁移、趋势分析对锡林郭勒近20年生态脆弱性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生态脆弱性的驱动影响及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①时间上,锡林郭勒生态脆弱性整体有所改善、分区特征显著.矿区、牧区生态治理成效显著;农业区生态脆弱性出现退化,需加强治理.②空间上,锡林郭勒生态脆弱性呈阶梯式分布,生态脆弱性质心逐渐向东偏移.西部地区生态脆弱性持续改善;中、东部地区生态脆弱性相对平稳,局部地区出现退化.③自然因素对空间尺度下的生态脆弱性主导特征显著,社会因素对时间尺度下的生态脆弱性主导特征逐渐增强.

    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空间异质性影响因素锡林郭勒

    一种结合地理知识的遥感影像目标实体关联方法

    黄梓航蒋秉川王自全
    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遥感影像目标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目标动态监测与定位等领域.但影像目标识别的结果缺乏与目标属性信息的链接,导致分析人员只能依据影像特征进行分析,难以进行更复杂的目标数据关联分析与挖掘.针对遥感影像目标识别语义属性信息缺失的问题,本文利用知识图谱相关技术将影像判别的目标信息与知识语义网链接.首先,提出了一种遥感影像目标知识图谱构建框架;其次,针对遥感影像目标不同的数据类型,构建遥感影像目标知识抽取模型,提出了基于相似度目标实体识别和预定义模式的关系抽取方法;然后,基于多特征Logistic模型的影像目标实体链接方法,实现了遥感影像目标实体与百科知识库的知识关联;最后,针对预定试验区域进行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知识图谱遥感影像目标知识图谱影像目标实体知识抽取实体链接

    遥感影像目标检测的轻量化密集连接网络

    刘继杨军
    37-4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人机遥感影像中可能出现的多个密集的小目标,在检测时会出现误检、漏检的难点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 v4的具有密集连接网络模块的遥感影像轻量化目标检测算法,实现了对无人机遥感影像中车辆小目标的高精度识别.首先,对YOLO v4主干网络CSP Darknet53的卷积层采用密集连接、稀疏连接两种处理方式,加强特征的提取和重复使用,以缓解梯度消失问题;然后,对此模块进行模型剪裁,减少网络层数并定义为新的密集连接网络模块;最后,在NWPU-VHR-10数据集和笔者所在课题组制作的Vehicle-850无人机影像数据集上进行了对比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改进后的网络结构在提高遥感影像目标检测准确率的同时,缩短了网络模型的收敛时间,减少了模型占用的内存空间,提高了遥感影像中目标检测的速度.

    目标检测无人机遥感影像YOLOv4轻量化密集连接

    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PM2.5浓度预测

    赵侃师芸牛敏杰王虎勤...
    44-4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值等问题,本文采用分段线性混沌映射(PWLCM)和萤火虫算法(FA)改进麻雀搜索算法(SSA),并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初始权值和阈值,对西安市PM2.5浓度进行预测.通过比较不同模型预测结果的评价指标,并与性能较优的SSA-BP模型对比,ISSA-BP模型预测结果的RMSE、MAPE、MAE分别下降了3.70、3.73、3.34.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麻雀搜索算法具有高效的全局最优搜索能力,优化后的ISSA-BP神经网络预测稳定性高,精度优于BP、SSA-BP神经网络模型,可用于预测PM2.5浓度.

    麻雀搜索算法分段线性混沌映射萤火虫算法BP神经网络PM2.5浓度预测

    深空探测巡视器视觉导航定位方法研究与地面试验场验证

    岑文广许雄王国健肖长江...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外天体表面巡视器就位探测是深空探测研究的重要手段,其自主导航定位能力是任务开展的重要前提.本文主要对视觉导航方法中的视觉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方案开展应用研究.介绍了当下经典的视觉SLAM框架,并以具有代表性的ORB-SLAM3算法为例开展研究;分别利用公开数据集、深空探测地面模拟场数据进行试验验证,探索视觉导航定位算法在深空探测场景下的有效性.本文研究为我国后续开展长距离连续巡视任务提供参考.

    ORB-SLAM3深空探测视觉导航定位SLAM双目视觉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实时高精度定位系统开发与车载应用测试

    王怡欣刘晖钱闯范潇云...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手机GNSS芯片可支持多模GNSS观测信号,其提供的原始观测量为高精度导航定位提供了可能,智能手机高精度导航定位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首先基于自研的反向RTK算法,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基于智能手机的实时高精度定位系统,降低手机的计算压力;然后基于智能手机小米8,进行了大范围(覆盖深圳、武汉、北京)、多场景(城市开阔/遮挡,高速开阔/遮挡)的动态车载应用测试,用于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在各场景下均能稳定有效运行,在开阔环境下,小米8可实现亚米级的实时动态定位精度,精度最优可达0.21 m.

    智能手机多模GNSS反向RTK实时高精度定位系统车载应用测试

    水下UUVs集群协同定位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柴洪洲杜祯强向民志黄紫如...
    62-6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水下装备逐渐走向自主化、无人化、智能化,水下无人航行器(UUV)以集群的形式协同作业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UUVs集群设备的发展现状及相关项目开展情况;系统梳理了UUVs集群协同定位技术在编队构型设计、观测量误差建模、模型与解算方法及水声通信技术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UUVs集群协同定位技术的发展趋势,即协同编队构型设计的可视化、多源传感器误差建模的精细化、集群协同定位算法的智能化及定位结果质量控制的实时化;最后对UUVs集群协同定位技术的发展作出展望.

    水下无人航行器协同定位关键技术编队构型误差改正水声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