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绘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通报
测绘通报

高锡瑞

月刊

0494-0911

chtb@periodicals.net.cn chtb@chinajournal.net.cn

010-68531192,685311349

100045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50号

测绘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5年,是由国家测绘局主管,中国地图出版社主办的反映我国测绘科技发展现状和指导全国测绘生产业务的国家级综合性、技术性刊物。致力于宣传国家测绘科技方针、政策及法律、法律,公布新的测绘科技成就,传播测绘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主要内容包括:大地测量、GPS、摄影测量、RS、地图制图、GIS、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绘、海洋测绘、测绘仪器、信息传输、行业管理、测绘教学;计算机、通讯等相关理论技术在测绘领域里的应用;国内外测绘学术动态及有关测绘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LSTM采空区地表沉降预测方法

    高墨通杨维芳刘祖昱曹小双...
    53-5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采空区地表塌陷区域时序预测中存在的监测点空间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提取监测点关键空间特征的CNN-Attention-LSTM组合神经网络模型.首先,增加作为特征输入的邻近监测点个数,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由多个监测点构成的多维时间序列的空间特征;其次,将提取后的多维特征时序输入多层感知器(MLP)中计算注意力权重,并与特征输入作Hadamard积,实现特征输入的注意力权重分配;然后,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进行回归预测;最后,通过全连接层,整合输出目标监测点的预测值.本文以龙首矿西二采区地表塌陷区域为例,给出其地表沉降监测数据预测结果,并与实际采集的数据作对比.结果表明,引入注意力机制的CNN-Attention-LSTM的组合模型比CNN-LSTM模型和LSTM模型精度更高,且增加有效特征输入能够显著提升CNN-Attention-LSTM模型的预测精度.

    时间序列建模地表沉降预测深度学习注意力机制长短期记忆

    基于多特征组合的建筑垃圾分类方法

    张戴新月刘扬高思岩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的快速发展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引发了城市污染,产生"垃圾围城"现象.本文以北京市某区域为研究区域,研究多特征组合方法对高光谱影像的建筑垃圾分类精度的作用,并利用ASD QualitySpecTrek手持式光谱仪实地测量的光谱数据和珠海一号高光谱影像进行建筑垃圾分类试验;提取了光谱特征、植被指数、水体指数和纹理特征等90种特征变量,利用平均不纯度减少的方法对其进行特征重要性排序,选取其中重要性综合结果相对较高的特征变量构成分类多特征组合向量,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多特征组合向量进行建筑垃圾分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多特征组合的随机森林分类方法比传统的随机森林方法效果更好,总体分类精度达85.86%,Kappa系数为0.80,而原始的随机森林方法总体分类精度仅有83.48%,Kappa系数为0.75,这表明了多特征组合随机森林算法的有效性.

    建筑垃圾多特征组合随机森林高光谱影像

    量子多尺度融合的高分卫星影像建筑物变化检测

    张燕平张卡赵立科陶厦...
    65-7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传统基于像元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多尺度融合的高分卫星影像建筑物变化检测算法.首先,对双时相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构成多尺度影像数据集;然后,对多尺度影像数据集进行迭代慢特征变换,得到不同尺度的变化强度图,再利用量子理论对多尺度变化强度图进行融合,以得到融合后的变化强度图;最后,通过最大类间方差法完成变化强度图的阈值分割,得到二值化变化检测结果.利用两组不同时相的实际高分卫星影像,对本文算法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一尺度面向对象变化检测方法和熵权法多尺度融合方法相比,本文算法可以取得更高的建筑物变化检测精度.

    高分卫星影像建筑物变化检测量子理论迭代慢特征分析多尺度融合

    基于光谱特征的城市水体提取

    马姗姗杨嘉葳王继燕熊俊楠...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水体提取方法大多基于多光谱遥感数据,将其应用于高光谱数据时,会出现光谱信息未被充分利用且难以选取合适波段的问题,且未考虑城市中建筑物阴影的影响.因此,本文基于高光谱遥感影像数据,采用近红外波段阈值及固定波段范围内的积分差异,构建了改进的高光谱差异水体指数(MHDWI),并选取4种常用的水体指数在不同传感器下的嘉兴、长沙和舟山地区进行试验和精度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8.50%、98.76%、97.35%及0.88、0.85、0.86,均高于其他4种方法,错分误差对比其他方法有明显降低.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建筑物阴影,且适用于不同传感器不同地区的水体提取.

    高光谱遥感光谱特征水体提取建筑物阴影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尺度无人机遥感图像道路提取

    张伟张朝龙王本林蔡安宁...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目标场景下道路影像数据集获取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本文探究网络模型在不同尺度下执行提取任务的最佳影像分辨率,并评价各模型在道路提取上的适用性及可靠性,为道路识别工程提供方法借鉴和案例参考.引入图像分割领域3个经典网络模型,使用公开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以无人机航拍的安徽省滁州市影像为试验数据,进行不同尺度下的道路提取,找出各模型在新场景下的最佳分辨率和模型适用性,并进行可靠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D-LinkNet网络模型在不同尺度的道路提取任务中适用性较强;DeepLabV3+网络模型的可靠性较差;U-Net、D-LinkNet网络模型的道路提取输入影像最佳分辨率分别为1.0、0.5 m.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语义分割道路提取注意力机制

    基于GTWR模型的3 km京津冀PM2.5时空分布和影响因素分析

    王岩刘纪平赵阳阳徐婧...
    8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PM2.5与空气质量和公众健康密切相关,许多研究使用遥感结合其他辅助数据的模型反演PM2.5的浓度,以捕捉各地区PM2.5时空分布.本文针对京津冀地区数据分辨率较低的问题,采用3 km分辨率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数据及12个辅助变量,建立时间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估算3 km京津冀地区2020—2022年PM2.5浓度分布.结果表明:①GTWR模型数据的R2(0.86)均优于OLS模型数据的R2(0.66)和GWR模型数据的R2(0.78).②在时空分布上,2020—2022年京津冀PM2.5浓度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呈负相关.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山区;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平原.③2020—2022年京津冀PM2.5季节平均浓度差异显著,由高至低依次为冬季(60.88μg/m3)、秋季(37.78μg/m3)、春季(31.75μg/m3)、夏季(22.16μg/m3).④PM2.5浓度与AOD的相关性最强.研究得出3 km分辨率的AOD数据与GTWR模型相结合在反演PM2.5浓度方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PM2.5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地理加权时空分布

    西藏"一江两河"流域2000—2020年土地利用演变及多情景预测

    苏婉邱春霞赵镠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尺度偏远流域土地利用演变、变化驱动和土地利用预测研究较为欠缺的问题,本文利用GIS技术、地理探测器和PLUS模型等方法,基于2000—2020年5期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土地覆盖等数据,分析了流域土地利用的演变,探究了影响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模拟了多情景下2025年流域土地利用状况.结果表明:①西藏"一江两河"流域2000—2020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发生明显变化,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建设用地和林草用地面积增加;②流域植被覆盖范围广,土地利用程度为中低等水平,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呈现先减少后增加趋势;③距水域距离、降水和高程是影响流域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④生态保护情景更符合"一江两河"流域未来土地利用绿色可持续发展,可为流域土地资源合理规划提供参考.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地理探测器驱动因子PLUS模型"一江两河"流域

    顾及路网约束的深度地图匹配方法

    钟青岑吴晨昊向隆刚姚鹏...
    96-10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低频或非均匀采样条件下,已有的地图匹配算法存在匹配精度不高或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路网约束的深度地图匹配方法(RNCMM).该方法首先利用Seq2Seq框架将低频轨迹点序列端到端地映射为高频路段序列;其次根据道路与轨迹点间的距离、方位差构建细粒度约束掩模层,有利于缓解轨迹网格表示的局限性,提高匹配精度;然后引入注意力机制和多任务学习机制,挖掘轨迹点间的时空关联性,并进行路段与方向的联合预测;最后在Porto出租车轨迹数据集和OSM路网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算法,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低频浮动车轨迹的匹配精确度和效率.

    地图匹配深度学习序列到序列模型GRU多任务学习注意力机制

    三维场叠加视频流的电子围栏越界检测方法

    尹泽中李功权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实景三维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如今电子地图可采用三维实景呈现,且利用更加智能的图像处理方法使现实世界与实景模型数据实现虚实结合.在此背景下,针对二维场景下电子围栏检测方法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视频与三维实景融合下的电子围栏越界检测方法.底层数据基于实景三维模型和监控视频流,首先建立地理场景下视频监控投射的虚拟三维空间电子围栏,同时让视频接入优化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并应用人体姿势估计,通过坐标转换把估计点坐标和围栏坐标转换为三维局部坐标;然后将检测算法与规划的三维电子围栏作实时比对,实现物体越界的实时有效判断,且在不同视频场景下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无须特定的硬件支持及场景条件约束.

    视频融合电子围栏深度学习坐标转换越界检测

    基于Hilbert曲线的轨迹大数据分布式存储与索引方法

    陈凯宋炜炜金宝轩李永宁...
    109-114,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具有时空特征的轨迹大数据快速增长的趋势及对其快速查询的需求,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对海量轨迹数据的存储和特定的查询需求具有一定局限性,而非关系型数据库又难以满足海量数据的高效索引需求,轨迹数据的存储和索引效率仍亟待提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HBase数据库的存储和检索的框架,以应对时空轨迹数据的高效管理.首先,构建了一种新颖的Rowkey结构,结合时空索引工具构建了GeoMesa-HBase底层存储模型;然后,融合了基于Hilbert曲线的编码技术构建空间索引,提高了轨迹数据的存储和检索效率;最后,为了评估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将其存储和查询性能与传统存储数据库(HBase和MySQL)和Geohash索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案能够有效提升轨迹数据的存储和检索效率,这对于应对轨迹大数据管理领域面临的多项挑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轨迹数据时空索引时空存储HBaseHilbert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