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绘地理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地理信息
测绘地理信息

李清泉

双月刊

1007-3817

geo507@whu.edu.cn

027-68753506

430072

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出版大楼

测绘地理信息/Journal Journal of Geoma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测绘信息与工程》杂志是国家科委批准、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刊物;获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编校质量一等奖(中国高校学报研究会);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教育部);全国优秀测绘期刊二等奖(中国测绘学会);湖北省优秀期刊(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湖北省专业技术优秀精品期刊奖(湖北省新闻出版局)。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JST)等国外数据库收录。本刊读者对象主要为测绘、国土、交通、水利、电信、地矿、勘探、城建规划、冶金、农业、旅游、煤炭、石油、林业等领域的科研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典型路网POI自动识别

    刘纪平王勇龙彩霞刘万增...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路网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传统获取方法人工依赖高、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基于遥感影像和车辆轨迹数据融合提出了一种典型路网POI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提取遥感影像中的道路几何特征,并利用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有效捕捉车辆轨迹隐含的道路交通特征,最后通过神经网络,实现从多模态数据中识别路网中红绿灯路口、加油站、停车场等兴趣点.本研究以2019年重庆市中心城区道路兴趣区域的400张遥感影像数据和40000条出租车轨迹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对比单一使用车辆轨迹数据的算法,该算法识别精度提高了近11.83%;对比单一使用遥感影像数据的算法,该算法识别精度提高了近2.53%.

    遥感数据车辆轨迹数据深度学习特征提取路网POI多模态数据融合

    章动改正项的周期分析及拟合研究

    魏二虎熊明秋谷洪业张云龙...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章动作为地球定向参数(earth orientation parameter,EOP)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地心天球参考系(geocentric celestial reference system,GCRS)和国际地球参考系(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system,ITRS)转换时的必要参数.本文利用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and Reference Systems Service,IERS)提供的章动改正项进行频谱分析及周期项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黄经章动以及黄赤交角章动改正值,在趋势项和周期项区别较小,故在一般的研究中,可使用IERS网站发布发章动改正值来代替真实的章动.频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其章动数据更加能体现数据的高频特性.采用最小二乘外推模型和多项式曲线拟合方法对之前提取到的黄经章动改正项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最小二乘外推模型方法基本可以实现章动改正值的预报,虽然精度有限,但依然可以适用一些精度要求不高的研究.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地球定向参数的预报研究提供参考.

    章动傅里叶变换最小二乘外推多项式曲线拟合

    基于GNSS-IR技术的南极海冰积雪深度反演研究

    曾棋张胜凯龚力肖驰...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极海冰的生长消融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而海冰上覆盖的积雪会对海冰的生长消融产生较大的影响.利用南极中山站附近海冰上的GPS数据,采用GNSS-IR(GNSS interferometric reflectometry)技术对海冰上覆积雪深度进行反演.首先,采用最小二乘谐波分析(least-squares harmonic estimation,LS-HE)方法提取反射信号的主波峰,计算反射面到天线相位中心的距离;其次,采用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聚类算法对反演结果进行质量控制;最后,利用现场实测雪深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平均偏差为-0.01 m,RMSE为0.012 m,表明GNSS-IR技术能够有效反演海冰表面积雪深度.

    GNSS-IR南极海冰最小二乘谐波分析积雪深度DBSCAN聚类算法

    利用Landsat8分析冬克玛底冰川表面反照率时空变化

    廖虹怡柳林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冰川表面反照率是连接冰川表面能量与物质平衡的纽带,决定冰川物质消融量.本文利用2013—2020年获取的96景Landsat8 OLI多光谱遥感影像,基于地形纠正、大气校正和反射率转换为反照率的方法,反演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冰川的时间序列反照率结果.研究表明:①冰川表面反照率与海拔高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反照率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②2013—2020年冬克玛底冰川表面反照率呈现微弱下降的趋势,速率为-0.0004/10 a.结合该地区同时期气象站观测的气温和降水数据分析,冬克玛底冰川表面反照率的下降主要由气温上升引起(冰川表面反照率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此外,受到气温和降水的共同影响,冬克玛底冰川表面反照率的年内变化特征为:1月—8月持续下降,9月—12月迅速上升.

    冬克玛底冰川Landsat8反照率时空变化特征

    城市地面沉降水准测量与InSAR监测对比分析

    张庆涛杜钊锋李晓影王建方...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了城市地面沉降监测中水准测量与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监测的适用性,分析了地面沉降水准测量数据平差中单点起算和拟稳基准起算对沉降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多期水准测量结果与InSAR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方法.以杭州市为例,利用2014年、2017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共5期一、二等水准观测数据和2015—2017年、2017—2019年、2017—2020年、2019—2021年共4期InSAR监测数据,研究发现地面沉降水准测量数据平差中采用拟稳基准更有利于对沉降的分析研究,大量的水准测量结果与InSAR监测结果验证数据组表明两者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两种技术方法对地面沉降的诠释整体表现一致,吻合较好.将两种技术方法有效融合的建设思路,可以为新一线城市规划和地面沉降监控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城市地面沉降多期水准测量InSAR监测对比分析参考基准

    一种稳健的激光点云拟合空间圆柱面方法

    罗成文黎东聂胜隋立春...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激光点云三维建模应用中完整圆柱面及局部圆柱面拟合结果稳健性问题,提出一种稳健的空间圆柱面拟合方法.首先采用RANSAC(random sample consensus)算法拟合直线和圆,确定圆柱模型参数的初值,然后将RANSAC算法结合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LS)实现空间圆柱面拟合.利用仿真实验测试了圆柱面完整度在100%、50%及25%3种情况下且包含各种水平噪声的圆柱面点云,拟合的圆柱半径最大误差仅为0.2 mm.结果表明,与传统RANSAC算法和LS法相比,所提方法不仅具有非常高的拟合精度,而且对数据完整性、噪声等具有较高的稳健性.

    激光点云圆柱面拟合RANSAC算法最小二乘法稳健性

    扫描几何条件对多线激光雷达点云质量的影响分析

    余萌程军龙朱锋张小红...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点云的几何精度、反射强度信息对于多线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的实际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扫描几何条件对点云质量的影响,本文构建了扫描距离、入射角度与多线激光雷达信号衰减的模型关系,从理论上分析了扫描距离、入射角度对点云几何精度、反射强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拟合的点云质量评估方法.在5~50 m的扫描距离、0°~60°的扫描入射角情况下,对3种多线激光雷达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扫描距离和入射角度的增加,多线激光雷达的测距中误差逐渐增加,点云反射强度准确性逐渐降低.

    激光雷达距离入射角点云精度反射强度

    AprilTag图像识别应用于图根控制测量的方法研究

    曹泽强洪琼陈文宇周立...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图像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测量行业中的应用,提出非接触式的基于AprilTag图像识别的图根控制测量方法,并进行多组实验分别研究观测距离、相机俯仰角、航向角等对图根控制测量精度的影响.实验表明,在机器人相机的航向角∈α(-7.4°,10.6°)、俯仰角β∈(-8.9°,9.9°)、相机中心与AprilTag图像中心的距离L∈(250,300)mm等3种情况下,AprilTag图像识别综合误差E<0.4,识别效果良好,且机器人相机的X轴、Y轴、Z轴等3个方向的坐标测算误差均可控制在毫米级.本文验证了使用人工智能和图像识别技术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具备一定可行性.

    图像识别AprilTag三维坐标解算图根控制测量

    激光雷达辅助下的多相机隧道图像拼接

    李亚楠黄玉春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隧道图像纹理单一,匹配特征少,导致图像拼接结果不理想.同时,由于相机畸变的存在,每个CCD相机拍摄图像在边缘地区的形变最大,而拼接处也正好在那个区域,因此直接对整个图像进行整体转换后拼接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拼接错误现象.为此,本文引入激光雷达,依据其提供的距离信息模拟隧道面,并借助相机内外参将平面图像映射至模拟隧道面,在物方完成图像拼接.借助贝叶斯优化(Bayesian optimization,BO)算法,以最大化相邻相机物方重叠区图像的相似度为目标,迭代优化激光雷达和CCD相机之间的坐标系转换关系,实现激光辅助的隧道图像的拼接.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图像拼接CCD相机贝叶斯优化算法激光雷达

    结合单点分类与改进均值漂移聚类的地面激光点云单木检测

    刘祥江陈茂霖张昕怡姬翠翠...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林分下层阴影遮挡和树冠密集分布导致在大范围场景中单木识别困难,易产生过分割和欠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分类和均值漂移聚类的单木检测方法,可为森林资源调查提供地面参考数据并丰富单木检测手段.该方法首先使用布料模拟滤波(cloth simulation filtering,CSF)分离出地面点并建立地面模型;然后通过自适应K-NN(K-nearest neighbors)对非地面点构造点云特征并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提取树干点;最后基于改进均值漂移聚类进行单木提取,并对点簇切片进行RANSAC(random sample consensus)圆柱拟合确定单木位置.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两块研究样地单木检测精确率分别为90.06% 和91.00%,召回率分别为93.33%和91.46%.另外,还通过单木聚类实验验证并分析了均值漂移聚类在单木提取中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地面激光扫描随机森林均值漂移聚类RANSAC圆柱拟合单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