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绘地理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地理信息
测绘地理信息

李清泉

双月刊

1007-3817

geo507@whu.edu.cn

027-68753506

430072

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出版大楼

测绘地理信息/Journal Journal of Geoma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测绘信息与工程》杂志是国家科委批准、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刊物;获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编校质量一等奖(中国高校学报研究会);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教育部);全国优秀测绘期刊二等奖(中国测绘学会);湖北省优秀期刊(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湖北省专业技术优秀精品期刊奖(湖北省新闻出版局)。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JST)等国外数据库收录。本刊读者对象主要为测绘、国土、交通、水利、电信、地矿、勘探、城建规划、冶金、农业、旅游、煤炭、石油、林业等领域的科研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利用海洋2B卫星数据反演南极海冰表面积雪厚度

    肖泽辉季青庞小平闫忠男...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冰及其表面积雪厚度是大气和海洋间的能量循环和物质平衡的重要因子,是对气候环境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本文尝试利用国产海洋2B卫星(HY-2B)数据开展南极海冰表面积雪厚度遥感反演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2018年 11月至2019年1月我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雪龙船"走航观测的积雪厚度数据,Comiso03积雪厚度遥感反演模型相对于Markus98模型和Shen22模型反演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厚度精度最好,时空平均偏差为-1.88 cm.基于搭载在HY-2B上的扫描微波辐射计(scanning microwave radiome-ter,SMR)所反演的南极海冰表面积雪厚度与基于搭载在地球水环境变动监测卫星(Global Change Observation Mission 1st-Water,GCOM-W1)上的先进微波扫描辐射计(the 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2,AMSR-2)发布的积雪厚度产品(Comiso03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间的差异主要发生在消融期,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南极印度洋扇区和西太平洋扇区.利用HY-2B SMR数据反演南极海冰表面积雪厚度的研究可为应用国产海洋卫星系列数据开展长时序南极海冰及其表面积雪的变化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积雪厚度海冰HY-2B被动微波遥感南极

    基于DEM高程约束的林荫路段BDS/GPS动对动相对定位算法研究

    周乐韬李雪刘丽任鹏羽...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林荫路段卫星被严重遮挡或频繁遮挡,观测质量差,几何强度不佳,定位过程中坐标浮点解估计不准确,观测值频繁发生周跳,导致模糊度无法得到解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EM高程约束的BDS/GPS双系统组合定位方法.通过BDS/GPS组合定位提高了可见卫星的数目,利用Kalman滤波并采用DEM高程约束提高了载体位置的预测精度,从而提高了浮点解估计的精度,增加了模糊度的固定成功率.本实验采用动对动相对定位数据,分别分析了GPS单系统和BDS/GPS组合系统的可见卫星数目、ENU方向定位精度、DEM约束前后ENU方向的基线向量较差及其模糊度固定率.结果表明,基于DEM高程约束的BDS/GPS动对动相对定位方法,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水平方向的最大偏差从 2.73 cm下降至 1.45 cm,高程方向的最大偏差从 6.67 cm下降至 2.14 cm,针对实验路段及其遮挡程度不同的三条林荫路段,模糊度固定率分别提升了34.57%、27.14%、90.00%、50.00%,可以更加精确、稳定地解算运动载体的位置.

    林荫路段BDS/GPS组合定位动对动相对定位DEM高程约束Kalman滤波

    基于空地链影像的空地一体联合空三方法

    王刚刘会云肖建能鲁路平...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无人机低空倾斜摄影三维重建中,由于纯空中视角拍摄的影像无法观测到所有区域,导致近地面范围的模型会存在模糊和拉花的现象,影响模型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为了改善模型的几何和纹理质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空地一体联合三维重建方案.该方案的特点表现在两个环节:①在数据采集环节,除常规低空倾斜摄影外,增加了地面人工摄影和空地链摄影;②在数据处理环节,针对地面人工影像采集的现状,如采集时间长、易出现返工补拍的问题,开发了接力式空三作业模式来改善这些问题.该方案实现了空中影像和地面影像的联合空三和整体平差,空地一体联合空三重建的模型比使用纯空中视角影像重建的模型效果有显著提升,对三维重建技术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空中三角测量三维重建倾斜摄影空地一体空地链摄影

    一种知识图谱驱动的新型基础地理实体生产方法

    叶帅王乃生游浩妍耿泽民...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型基础测绘建设背景下,存在传统基础测绘数据向新型测绘产品基础地理实体数据统一转换生产困难的问题.知识图谱是数据互联迈向知识互联服务的基础.本文首先对基础地理要素与基础地理实体进行本体建模;利用图数据库技术,将基础地理要素与基础地理实体的分类及其映射关系进行语义化存储,构建基础地理信息知识图谱;最后以房屋实体生产为例进行实验验证图谱驱动生产的可行性.该方法为新型基础测绘中基础地理实体数据的转化生产提供了新思路.

    本体建模知识图谱新型基础测绘基础地理实体图数据库

    中国城市网络的多维要素特征与城市影响力分析

    杨显曾徐智邦焦利民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经济联系、交通联系和互联网迁徙大数据,识别了中国城市网络不同维度特征的异同,分析不同维度网络下的城市节点重要性并识别了多维要素综合视角下重点城市的空间影响范围.本文研究增进了对中国城市网络多维特征和城市节点的影响力规律的认知,为中国的城市体系规划提供参考.

    城市网络交通经济人口流动城市影响力

    顾及人口流动的武汉城市圈扩张模拟

    刘殿锋李程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社会网络分析与引力模型量化人口流动因素的影响,将其融入城市群模拟模型,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开展城市群扩张多情景模拟与分析.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城市群扩张的空间格局;在人口流动的作用下,武汉城市圈未来建设用地扩张加快,城市群空间结构趋于紧凑,在严峻气候变化挑战下的发展稳定性有所提升.

    城市群土地利用FLUS模型SSPs情景

    GIS技术辅助下配电网抢修驻点选址方法研究

    邹时容刘超林培康卢宾宾...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力设施安全对城市正常运行至关重要,而相对陈旧的配电网抢修驻点配置与城市快速发展形成了典型的冲突.如何更好地配置配电网故障抢修站点资源,逐渐成为了当前电力行业重要的工作内容.本文综合利用路网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电网故障历史数据等多源时空数据,基于空间分析与粒子群算法提出了电网抢修驻点选址方法流程,并以广州市白云区和海珠区为例,在兼顾成本和效率的基础上实现了 99%以上的研究区域高效覆盖.总之,本文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配电网抢修资源优化配置技术方案,且能够形成有效的模型算法工作流,以进行更好地推广与使用.

    配电网故障抢修驻点选址多因子评价模型粒子群算法

    无人机倾斜摄影及实景三维建模技术在应急测绘中的应用——以巫溪6·23湖塘滑坡为例

    李晓连蓉罗鼎马泽忠...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急测绘在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介绍了无人机倾斜摄影及实景三维建模技术在应急测绘中的应用技术优势,阐述了无人机倾斜摄影实景三维建模应急测绘工作流程,通过巫溪"6.23"湖塘滑坡应急测绘保障的应用实例,在装备安置、设备供电等基础保障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创新性利用"云端地球"完成实景三维模型构建,并基于该实景三维模型对湖塘滑坡进行了空间分析,其分析成果为调查监测、抢险救援和灾情分析、相关部门的指挥决策、疏散救援和监测预警等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保障.

    无人机倾斜摄影实景三维应急测绘滑坡

    基于多尺度多模态自监督学习的点云分类分割网络

    张梓晴关雪峰李旭吴华意...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基于多尺度多模态自监督学习的点云分类分割网络(multi-scale and multi-modal self-supervised learning network,MultiSM-Net),融合对比学习和生成学习两种范式的优势.首先从对比学习角度,网络利用采样和投影得到多尺度点云子集、多视图图片并对其编码,基于"子集-视图"映射关系构建跨模态特征间的多尺度对比损失.进而网络从生成学习角度使用"编码-解码"模型对点云进行重建并计算得到重建损失.网络训练时加权融合两类损失,最小化不同模态的特征差异性,同时充分挖掘了点云深层语义信息.本文在ModelNet40、ShapeNetCore、ScanObjectNN上进行精度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MultiSM-Net与Point-BERT等最新的自监督方法相比,在预训练表征能力,下游分类、分割任务中的精度均有显著提升.

    点云分类点云分割多模态数据自监督学习

    公交出行视角下的深圳市组团结构及其演变特征分析

    晏晶晶黄正东赵天鸿张莹...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组团是城市中具有相对紧密联系的地理单元.在时空大数据时代,空间组团的构成正从传统规划中的静态划分拓展为实际活动的动态探测,从而推动对城市空间发展状态的动态认知.公共交通是促进城市与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公共交通出行组团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是改善公共交通可达性与公平性的基石.本文基于复杂网络组团探测技术,利用公共交通智能卡数据识别与构建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组团,并分析其结构与演变特征.

    公交出行网络组团结构公交智能卡动态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