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江丛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江丛刊
长江丛刊

010-52165441/5456;010-52165556;010-5216544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院2号楼501

长江丛刊/Journal CHANGJIAN CONGK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社会课程叙事:走进绿博园拥抱大自然

    徐佳佳
    160,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次美好的出行,从出发前人人参与,到游园时个个探秘,再到归来后课程延续,孩子们为多姿多彩的植物种类而惊叹,为自己是活动小主人而自豪,为科学实验后的成功而欢呼……他们发现、探寻植物奥秘,他们共享、聆听出游经验.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教育,强调幼儿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掌握真知.相信绿博园之行会像一颗种子埋进幼儿心底,慢慢发芽,渐渐成长,终将助力幼儿最美好的未来.

    社会课程接触自然追随主题科学素养

    论不同游戏类型对幼儿情绪的培养

    陈雨露蔡雨珂犹盛川
    16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绪控制水平是一个阶段性发展的过程,幼儿阶段是人的一生情绪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游戏作为幼儿易于接受的一种教育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的情绪.本文将对不同游戏种类与幼儿情绪培养进行研究,分析了个人游戏、同伴互动游戏以及亲子游戏带给幼儿的情绪培养,揭示游戏对幼儿情绪培养的作用.

    幼儿游戏情绪培养

    幼儿合作行为的培养

    张肖依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以及今后的社会适应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界定合作的内在含义,阐述其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通过幼儿教师和幼儿家庭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建议.

    合作幼儿培养

    浅析黑格尔对康德认识论的批判——以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确定性"为例

    尤今
    16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康德认为批判只能在意识之内进行,黑格尔指出康德的这种批判具有主观性,批判本身这个理性活动就无法得到批判.因此他认为,批判应该是理性的自我批判.康德对认识活动基本上停留在一个静态的结构分析上,黑格尔认为认识活动一个由于内部矛盾而运动发展的过程.本文主要从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确定性为例来证明认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感性确定性黑格尔认识论

    探寻政治认同与理性精神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落实

    韩建琴
    165-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高中政治教学中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情操、有抱负、有道德的优秀青年.本文围绕政治认同与理性精神,探讨了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效落实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中政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家庭价值观重构

    朱鼎新朱志勇
    167-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现状对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家庭价值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迫使传统家庭价值观发生转变,重新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新时代家庭价值观迫在眉睫.

    新时代家庭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路径

    王莹
    169-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思想文化的多元交融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价值判断复杂化、发展诉求多样化趋势.因此,力以校园体育文化为载体,从交叉学科视角寻求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新路径,探求两者的关联性,挖掘校园体育文化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功能.在此基础上,从校园体育文化的四个维度,探讨校园体育文化服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校园体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习近平用典》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意义

    罗萍王琼谢晨霞
    17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用典》的重要作用与影响不仅表现为满足于正处社会深刻变革中的各级领导干部鉴往知来的需要,为其提供现实工作中攻坚克难的启示,而且为广大党政干部提供了"精神的钙片".同时,《习近平用典》也为当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本文资源,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创造了新形式,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真正"活"起来,让优秀传统文化以一种全新形式贴近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为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增加了实效性.

    意识形态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习近平用典》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学生党建工作实践与探究

    陈露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独有的特点就是学制比较短,学生党员的流动性比较大,且学生党建工作的专职人员较少,党建制度也尚不健全,这给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现结合党建工作的特殊性质和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特点,对学生的党建工作进行分析与梳理,结合思想教育,管理机制以及工作平台等几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一些见解,并提出明确党建工作的目标,引领高职院校创新改革,更新党建工作理念,全面突出高职教育特点,抓好党员教育建设.

    工学结合党建工作高职院校

    高校院系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左占卫
    17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现代教育不断进步的大前提下,高校教育方向与工作设计也在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高校院系党组织作为基层组织,其所具有足够良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党的政策方针、学校各项党建工作的贯彻落实,所以高校院系党建工作的开展可以说是决定高校基层党组织全面建设成果好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所以本文接下来就将从我国高校院系党建工作的现状出发,结合高校办学目标、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求等多方面来具体阐述如何落实高校院系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希望能以此有效提高高校院系党建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高校教育党建工作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