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江丛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江丛刊
长江丛刊

010-52165441/5456;010-52165556;010-5216544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院2号楼501

长江丛刊/Journal CHANGJIAN CONGK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史料选择问题——以清代民营手工业研究为例

    何宇
    12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中包含了众多的历史内容,而对对历史内容的讲授离不开史料的选取,任课教师只有以科学审慎的态度,选取准确性、权威性及可读性有机结合的史料,才能更好的达成本课程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

    史料审慎准确权威可读性

    基于高职院校日常教务管理思路

    侯金影
    128-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高中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高职院校的入学人数也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因此需要对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模式与方法进行全面优化与改革,进而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日常教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后阐述了优化高职院校日常教务管理工作的思路,确保教务管理有序开展,并不断提升教务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进而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日常教务管理信息化管理

    社会分层视角下云南怒江的教育扶贫与师资队伍建设

    刘欢
    130,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扶贫是解决深度贫困的长效措施和重要手段,而教师在教育扶贫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锻造贫困地区造血能力的支撑者;其次脱贫的关键在于突破原有社会阶层,贫困户打破社会阶层的关键在于获致过程,获致过程就是向贫困户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贫困地区教师资源却一直紧缺,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贫困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重心.

    社会分层获致过程师资队伍建设

    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必要性及策略

    史冰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可以缓解农村小学教师数量不足,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的困境.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对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十分必要.

    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必要性策略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四有"高校教师

    向刚
    13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设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新时代呼唤新力量,新力量需要正能量的支持.高校教师不仅承担着科学知识的传授,更要起着立德树人的前沿作用,因此一名合格的"四有"高校教师,对高校教育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四有"高校教师,关系着高校能否做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

    新时代"四有"高校教师立德树人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教职工之家"的实体化建设

    吴浩金君素何艳峰张佳瑾...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教职工之家"建设既是基层工会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工会更好地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平台.该文根据当代工会发展形势特点,结合高等学校工作的特色,分析了高校教职工对工会服务的新需求,浅析了高校"教职工之家"实体化建设的意义,提出了高校"教职工之家"实体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教职工之家实体化高等学校

    高校智慧图书馆特征与实施路径的粗略认识

    唐艳湘
    135,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图书馆科学发展的理念和实践让我们在新时代中向着"智慧图书馆"前行,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是时代发展对高校传统和数字型图书馆提出的新挑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方法,对高校智慧图书馆的智能化和人性化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实施路径为技术层面、设施层面和服务层面三路径,旨在为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智慧图书馆特征实施路径

    "微课"在中学足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喜饶嘉措马佐鹏
    136-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课在中学足球教学中显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清晰地展示出足球的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让学生们在课后也能进行自由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有限的在校课堂学习时间,最大程度的满足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本文对微课应用于中学足球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深入探讨了中学足球微课教学的应用分析,微课教学能很好地满足全新的先进的教学模式的构建.

    中学足球微课教学设计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赵红梅
    138-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直以来,我们都在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而努力奋斗,但是,怎样才能真正实现其中国化呢?中国有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其精髓博大精深,渊源流长,一直是我国精神文化领域的中流砥柱,唯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实现其"扬弃",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既吸收又创新,而且还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从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科学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

    浅析《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回报公正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吴晓蒙
    140-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亚里士多德写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在西方哲学伦理研究之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其中专门用一卷来讨论公正的问题,笔者选择其中的回报公正一章进行解析,阐述这一理论对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显现,同时将社会现实与此理论相结合探讨此理论的现代价值.

    回报公正正义理论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