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江丛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江丛刊
长江丛刊

010-52165441/5456;010-52165556;010-5216544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院2号楼501

长江丛刊/Journal CHANGJIAN CONGK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海南黎族"难题型"民间故事的主要类型分析

    郑力乔许雨晴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黎族"难题型"民间故事主要分为岳父设难、恶人设难、父亲给兄弟设难、巧女解题、长辈虐待、长工智斗地主等六种类型,前两种类型在主题上可以归为青年男子的成长叙事,后四种类型表现了善恶有报、惩恶扬善的社会价值追求,前两种类型故事出现的时间可能早于后四种类型.所有的故事类型在叙事上呈现了二元结构.

    黎族民间故事"难题型"类型

    从《御伽草纸》看太宰治

    张燕婉
    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1945年3月,日本东京遭遇美军空袭,太宰治带着长女园子躲进防空洞.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太宰治开始给孩子讲起了《神手摘瘤》《浦岛先生》《咔嚓咔嚓山》《断舌麻雀》等故事.太宰治对这些源自《日本书纪》的寓言故事加以改编,增加了原有寓言的韵味,变成了一出出富有哲思的童话,不仅仅对孩子,这些童话也时常让成年人思考.1945年,收录着《神手摘瘤》《浦岛先生》《咔嚓咔嚓山》《断舌麻雀》的《御伽草纸》出版发行.这本被誉为"成年人的童话"的《御伽草纸》的风格,与太宰治颓丧、消极的无赖派风格相去甚远,这本书风格明快,语言活泼,态度积极,我们甚至怀疑,这真的是以自杀为口头禅的太宰治的作品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本文就让我们通过《御伽草纸》,看一个不像无赖派作家的太宰治,探究这个一直颓丧间歇积极的作家的内心世界.

    太宰治御伽草纸童话

    "四产融合"与影像叙事中的鞍山形象

    刘镝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鞍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产融和一体化"发展战略,文章从解读"四产融合"的内涵出发,结合鞍山地区的地域与文化特点,以电视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的影像叙事表现方式为传播途径,探究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大背景下,鞍山地区如何将文化、旅游、体育、健康产业有机融合,打造自身城市品牌,创建城市新文明,提升民众身份认同,重塑鞍山形象.

    四产融合影像叙事鞍山形象

    高中音乐《民族心声的时代脉搏》教学设计

    龙江华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音乐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对高中学生开展民族音乐教学,就要把握民族心声和时代脉搏,让学生从传统民族音乐到现代流行民族乐的转变中深化体验和理解,提升音乐鉴赏能力和创新力,提高音乐学习素养,满足新课标对高中音乐教学和当代学生音乐培养的目标.

    高中音乐民族音乐民族文化鉴赏能力音乐审美

    如何将传统音乐引入小学音乐课堂

    侯梅
    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的分支,学习音乐也会对小学生智力的开发有所帮助,近些年流行音乐的兴起更受大多数人的喜欢,导致传统音乐在一定程度上被冷落了.那么老师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传统的音乐,从而使传统音乐得到传承和发展,并且提升学生的思维与审美能力.本文对将传统音乐引入小学课堂的意义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阐述了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的解决方法.

    传统音乐小学音乐课堂现状措施

    终身教育思想在中职摄影教学中的尝试

    童剑林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终身教育思想是我国新时代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在中职摄影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终身教育思想的渗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习惯,从而实现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中职摄影教学

    探析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的启示

    王菲菲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进入新世纪以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大众对文化艺术的鉴赏需求也随之有所提升,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性逐步凸显,小学阶段未成年学生难以理解复杂音乐篇章,在聆听教师有次序语言讲解和指导后才能对乐曲所表达思想感情有所体会,在这种情况下,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就有了获得实践应用的独特价值,卡巴列夫斯基认为音乐教育应当选取浸润本国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风格的教学内容,将培育学生文艺修养设定为开展教学活动要达到的首要目标,在教育中重视人的基本价值和成长性,设置阶段性多领域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本文立足于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详尽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小学音乐艺术教学的缺陷,并提出了有实践意义的解决策略.

    人文修养音乐教育卡巴列夫斯基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等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路径探析

    崔琳
    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课程思政"逐渐成为影响高校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一个关键词.高等艺术院校如何结合特定时代背景、自身的专业设置情况深入解读"课程思政"这一概念,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有效路径,直接关系到高等艺术院校是否能与时俱进优化课程结构体系,丰富教学手段,良好实现思想政治的教育目标.本文立足于"课程思政"背景下,深化对"课程思政"这一概念的解读,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推进高等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

    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教育融合路径

    当代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优化策略分析

    王振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美术教学活动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一些美术专业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往往选择对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更好地适应学生未来就业或者学习的客观需求,并且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其中色彩教学的优化策略更是如此.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优化策略往往不能够持之以恒地贯彻落实,具体的问题可能难以得到顺利的解决.因此,针对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中的具体问题和现状,开展相应的探讨,并提出色彩教学优化的具体策略,对于职业院校美术教学大有裨益.

    职业院校美术教育色彩教学策略优化

    《论语》和《弟子规》中"孝"内涵的嬗变探析

    刘逢秋
    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孝是儒家文化的重要概念之一,《论语》中指出孝为仁之本.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孝"的内涵在发生着变化.本文从《论语》和《弟子规》的原典出发,分析"孝"内涵的嬗变,认为从《论语》到《弟子规》,"孝"从一个内涵丰富、富有弹性的概念转变为一系列僵硬的训诫和行为规范,其本质特征从"敬"转变为"顺".进而提出后人在学习经典时,应客观审慎,注意甄别和辨析.

    《论语》《弟子规》"孝"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