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江丛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江丛刊
长江丛刊

010-52165441/5456;010-52165556;010-5216544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院2号楼501

长江丛刊/Journal CHANGJIAN CONGK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诗4首

    王恕
    66页

    新媒体视域下理工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探究——以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易班建设为例

    林文杰冼杰梁渭聪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工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教育效率低、师生交流不足、思政教育活动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易班网是高校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性互动社区.易班网为在校师生提供定制论坛、博客、网盘、群组等教育信息化一站式服务功能,是高校大学生思想的聚集地.本文以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易班建设为例,从教师、学生的不同角度来展开探究,提出了以易班网络学习平台为载体的思政教育新模式.

    易班理工高校思政教育

    全媒体视野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新思路

    王柯邢晓刚
    6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全媒体整合传播概念与相应技术手段变革原有单一、单向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通过全媒体一定程度上全覆盖传播的教学手段,有效提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全媒体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

    新媒体时代基于OBE理念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革新研究

    刘思彤马莉
    6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拓展数据传达设计的范围,需要各大院校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调整,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专业发展的要求.本文在充分分析OBE教育理念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应用OBE理念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教学革新的策略,以供参考.

    新媒体时代OBE理念视觉传达设计教学

    从《共产党宣言》看家国情怀

    岳毅然
    7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第一次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中国的政治方针,推动了中国的革命进程与发展.从《宣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变之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时代意义.

    《共产党宣言》家国情怀读书报告

    网络文学作品翻译之"创造性叛逆"研究

    张玲
    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文学作品翻译是一种有助于网络时代文学传播的跨文化活动,但在目前却鲜有具体的理论、策略和方法.基于此,本文从语言叛逆和文化叛逆两个方面入手,深度剖析了创造性叛逆在网络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应用.运用各种翻译手段和策略对源文本进行转换和表达,才能迎合目的语读者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需求,有助于网络文学的文化传播.

    网络文学作品创造性翻译译者主体性语言叛逆文化叛逆

    论徐州红色文化资源的当代传承

    李菁马红豆盛翠菊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徐州是淮海战役的主战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以淮海战役烈士陵园为代表,有诸多"决战淮海"精神的红色文化载体.但与之相悖的情况是当下传承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亟待挖掘文化内核,创新传承路径.

    徐州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发展

    打造地方文创特色,蓬莱优秀传统文化"焕新颜"

    郭敏霞于淑君胡安鹏
    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旅游经济飞速增长的现代社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旅游产品便成为了代表每座城市的个性名片.蓬莱作为一座历史悠久,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海滨小城市,更因其传诵已久的八仙故事而闻名国内外.如何挖掘蓬莱传统文化元素,从而打造具有蓬莱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以科研服务地方,以文化融入品牌塑造,以文创带动产业发展,这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

    蓬莱旅游文创优秀传统文化海洋八仙

    从归化异化看《火锅英雄》的片名英语翻译

    曾庆瑜
    7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产电影能否成功打开海外市场,电影片名的英语翻译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归化异化翻译中强调中西方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性,关注译语观众的文化价值观.电影《火锅英雄》的片名翻译较好地实现了中西语言和文化的移植,在归化异化翻译中找到了最佳的"融会点".

    归化异化《火锅英雄》片名翻译

    《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中"交往"概念的理解与再理解

    侯珍菊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往思想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在马克思的文本中,交往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由于文本自身的因素和时代话语的影响,出现了多种诠释.虽然本身造成理解的歧义,但对推动对"交往"概念的深入理解和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准确把握也有积极意义.理解"交往"概念还要回到具体文本的具体语境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是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追求.其思想源于马克思的交往思想,同时,马克思的交往思想也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思想指南.

    德意志意识形态交往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