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建档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建档案
城建档案

张国印

月刊

1674-0289

cjda99@163.com

010-58934426,58933649

100835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南配楼408、426室

城建档案/Journal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Magaz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逻辑框架法的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项目策划与实践

    郑世伟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操作路径尚不成熟,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选用合适的策划方法对于EOD项目成功与否、能否纳入国家统一试点、能否进行市场化融资至关重要.文章通过案例分析了逻辑框架法在EOD项目策划中的成功应用,可为其他EOD项目策划提供借鉴.

    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逻辑框架法项目策划

    东营市建成区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李萍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营市建成区绿地景观格局分析研究以东营市1989年、2004年、2013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及2016年WorldView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先运用遥感影像处理软件提取东营市城市绿地信息,再通过运用景观生态学软件对东营城市绿地的现状进行格局指数分析,旨在寻找绿地空间布局中存在的问题,为优化城市空间环境提供建议和指导.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遥感影像

    城市治理理念下的城市管理新思维与新载体——兼议市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核心要义与建设重点

    郭滨单峰
    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管理的崭新阶段.全面准确分析当前城市管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科学解读和把控城市治理理念引导下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核心要义和建设重点,构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一网统管"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加快管理手段和方法的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高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效能,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群众满意"的城市管理目标,进而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城市治理城市运管服平台核心要义与建设重点

    基于CiteSpace的城市街区研究热点主题及趋势分析

    张舒怡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街区作为城市社会及空间发展的基本单元,可以整合不同层面空间的纽带,以引导城市空间的良性发展,其重要性日益引起关注.本文基于CNKI中文数据库中2000~2020年度有关城市街区的文献,运用Citespace文献分析可视化软件对我国城市街区研究进行定量化分析,刻画了城市街区历程性研究脉络.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城市街区研究存在2001~2013年研究萌芽期、2013~2017年快速发展期、2018~2020年研究回落期三个阶段;我国城市街区研究形成以城市设计、城市更新与遗产保护、街区制与开放街区、可持续发展等核心研究主题,其中城市街区的低碳可持续模式研究将成为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可以将气候学、环境科学等跨学科方法引入到街区的可持续研究中,突破目前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局限性.

    城市街区Citespace研究热点

    人文关怀视角下杭州景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发展研究

    徐乐怡陈优优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残障群体,同时也拥有众多的老年人口,他们和健康群体一样,平等地拥有旅游和休闲的权利,然而国内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现状对于弱势群体尤其是残障群体而言却是举步维艰.本文以杭州景区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的方法对杭州景区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杭州景区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依然存在流于形式、管理不到位、改建难度大以及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不一的问题,健康人士对残障群体依然持有刻板印象;基于这些问题,笔者在政府层面、景区层面和社会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杭州地区无障碍设施旅游景区发展对策

    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评价

    铁岩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消防安全评价对于分析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发现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缺陷、确定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管理重点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特点与内涵,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的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2轮德菲尔调查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基于此,采用综合模糊评价方法构建了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评价模型.最后,以甘肃省某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评价为例,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

    高层住宅建筑火灾事故安全评价

    城市更新视角下街道整体设计的人性化表达——以太原市迎泽大街为例

    王韧庞搏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街道是城市构成的骨架系统,是城市里最基本的交流沟通的通途,而城市更新体系内的街道更新则是无止境的城市渐进系统下的表达.太原市迎泽大街,作为千年古官道的同时还是新中国成立伊始便开凿建设的重要道路,其历史意义与价值早已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中轴大街,如何对迎泽大街70米红线的断面宽度与道路断面上的主要空间进行空间合理划分与设计,挖掘其道路空间(尤其是步行空间和建筑前区空间)的协调、统一的潜力是此次规划的重要内容,结合此次实际项目的研究规划设计历程,尝试对城市更新视角下综合性主干道人性尺度的场所营造与表达进行技术层面的浅析.

    街道城市更新人性尺度迎泽大街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更新困境及思考——以昆明西山区为例

    马骊驰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出台,城市更新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更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我国西南等地区城市更新进程相对滞后,处于增量转存量的"阵痛期",本文以昆明市西山区为例,从基层视角深入分析城市更新工作中的困境,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对城市更新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更新昆明西山

    推进重庆市轨道TOD建设实现站城融合开发的探讨

    韩韦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土地资源紧缺、交通矛盾冲突加剧、城市功能需求日益复杂为主的"大城市病"在全球逐渐蔓延开来.为优化核心城区空间,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化发展,通过强化城市交通枢纽机能,对土地资源进行高密度复合利用的TOD模式应运而生.为了加强轨道站点地上地下及周边区域综合开发利用,实现站城融合开发的目标,《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要"高质量开展轨道站点TOD开发",2021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质量实施TOD综合开发,构建高品质轨道生活圈"的建设要求.根据重庆市"十四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重庆市针对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制定了诸如《主城都市区城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专项规划》等规划,形成了如沙坪坝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冉家坝站等典型案例,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阐释TOD模式出发,结合成渝双城经济圈大背景,进一步梳理重庆TOD建设的发展情况,分析TOD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重庆市相关规划提出TOD建设发展建议.

    轨道TOD建设高质量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

    基于节点-场所指标的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发展现状评价与分类研究

    张颖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轨道交通不仅在城市交通运输上有重要作用,在其站点周边地区的土地开发、空间功能组织上也有重要作用.站域周边地区需要构建与交通功能相匹配的空间与功能,有利于提升城市运转效率和促进城市发展,发挥轨道交通对于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本文以节点-场所模型作为衡量轨道交通站域交通和城市功能匹配构建评价指标模型,对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的24个站域区域进行评价,并将其分为压力型、平衡型和从属型站点,进一步探讨数量较多的平衡型站点的具体优劣点,为在城市发展中站域区域更新、交通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

    节点-场所模型轨道交通站点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