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长江大学

张昌民

月刊

1673-1409

xb_zkb@yangtzeu.edu.cn

0716-8060971

434023

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Journal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石英纳米孔中氦气与甲烷竞争扩散的分子模拟

    刘晓强尤兵陈践发肖洪...
    8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氦气具有尺寸小、扩散和渗透能力强等特点,其独特的物理性质严重制约了氦气的聚集成藏.因此,深入揭示地质条件下氦气与甲烷的竞争扩散规律,是系统认识富氦天然气成藏机制的重要途径.首次采用分子模拟技术,构建了石英纳米狭缝-通道孔复合模型,探索了甲烷与氦气的混合气体在模型中的竞争扩散规律.分子模拟结果表明,甲烷对氦气的扩散有抑制作用,并且甲烷对吸附态氦气有较强的驱替能力;当氦气在混合气体中摩尔分数达90%时,游离态的氦分子可聚合形成直径更大的氦团簇,氦团簇的出现对氦气存储以及储氦库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此外,当扩散通道孔的直径小于甲烷和氦气的动力学直径2倍时,甲烷和氦气无法从石英纳米通道扩散出去,此时分子间的排斥力很强,将阻止气体分子的进一步逸散,有利于氦气保存.研究结果提供了在原子分子水平下氦气与甲烷在石英纳米孔中的竞争逸散规律,为氦气的富集和保存机制研究提供了有用信息,并为氦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氦气甲烷竞争扩散狭缝孔纳米通道分子模拟

    分子模拟CH4和CO2在方解石-白云石岩层的吸附机理

    方暖陈泽琴刘晓强李美俊...
    95-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碳酸盐岩层页岩气的富集特征和开采机理,采用巨正则蒙特卡洛、分子动力学和密度泛函耦合方法探究了不同地质埋深条件下CH4和CO2在方解石-白云石岩层的吸附机理.研究表明,CO2在方解石-白云石岩层的吸附热为38~48 kJ/mol,其在白云石表面的吸附能大于44 kJ/mol,从理论上证实CO2在白云石表面可形成化学吸附.白云石表面CO2的吸附密度峰大于方解石表面,白云石更有利于CO2的地质封存.随着地质埋深的增加,纯组分CO2和CH4在方解石-白云石岩层的超额吸附量分别在600、1 600 m会出现一个极大值;而CH4的总负载量随着地质埋深的增加先迅速增加,在3 000 m后增长缓慢.因此,CO2在方解石-白云石岩层地质封存的有利埋深约在600 m,CH4的富集有利区位于3 000 m以深.CH4的采收率与CO2的注入压力成正比,并随着地质埋深的增加先增加,当地质埋深大于1 000 m后,采收率趋于平稳.该研究为碳酸盐岩层页岩气的储量评估和CO2强化页岩气开采技术的应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方解石白云石CH4吸附CO2封存采收率分子模拟

    超深层条件下CH4在沥青质中的赋存机理

    潘高臣刘晓强李文科李美俊...
    105-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分子模拟方法,探索了在恒温变压(T-Ps)、恒压变温(Ts-P)、温压耦合(Ts-Ps)三种体系下沥青质的孔隙结构变化规律,以及甲烷在沥青质中的吸附和扩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压力对沥青质的孔隙结构均有显著影响;压力和孔隙结构的增加促进了甲烷在沥青质中的吸附,相反温度的升高抑制了甲烷在沥青质中的吸附.温压耦合条件下,甲烷在沥青质中的吸附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由此表明低温条件下甲烷在沥青质中的吸附量随压力增加而增加,相反随着压力的增加,温度对甲烷在沥青质中的吸附起到抑制作用.此外,研究表明超深层条件下甲烷的扩散系数主要受温度的影响,揭示了超深层条件下沥青质的孔隙结构的演化规律,以及甲烷在沥青质中的赋存机理,为超深层油气的保存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益指导.

    甲烷沥青质吸附扩散温压耦合分子模拟

    不同铵态氮肥配施对麦茬水稻生长、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卢碧林张大弘罗嘉润杨松...
    114-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铵施用可促进稻田秸秆腐解和秧苗生长,但碳铵易分解和不能造粒使其应用受限,研究碳铵替代铵态氮肥将促进该技术的生产应用.基于2年小区定位试验和统计分析,以不施肥(CK)为对照,设置总施氮量20%碳铵+30%复合肥(V1)、20%氯化铵+30%复合肥(V2)、20%磷酸二铵+30%复合肥(V3)、20%硫酸铵+30%复合肥(V4)等5个不同的速效氮肥+复合肥的铵态氮肥筛选试验,研究不同铵态氮肥对麦茬水稻生长、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V2产量达10.34× 103 kg/hm2,较其他处理均达到显著增产的效果,处理V1、V3、V4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处理V2的平均穗粒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施肥后12d,处理V2的铵态氮含量显著性大于其他处理,硝态氮含量显著大于除处理V4外的其他处理,处理V2的pH低于其他处理,达显著水平;处理V2较其他处理显著提升茎蘖数7.48%~20.9%,处理V2与其他速效铵态氮肥处理相比显著地提升了氮素积累量、氮素表观利用率、氮素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可见氯化铵配施可降低土壤pH,增加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增加水稻平均穗粒数,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具有平衡秸秆腐解和作物产量关系的作用.

    速效氮肥铵态氮水稻生长土壤理化性质氮素利用率

    土壤硒镉水平对玉米生长及籽粒硒镉含量的影响

    邢丹英石垒王孟张凯...
    123-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土壤硒镉水平对玉米生长及籽粒硒镉含量的影响,分别在湖北恩施硒镉含量有差异的新塘、桥头坝两地种植8个不同遗传特性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①新塘的土壤环境对玉米的株高、穗位、百粒重有增加效应,新塘玉米的3个指标均高于桥头坝.②土壤硒含量对玉米籽粒的硒含量有促进作用,供试品种籽粒硒含量依次为'康农玉108'(0.268 2 mg/kg)>'恩单804'(0.262 3 mg/kg)>'正大 999'(0.212 9 mg/kg)>'华玉 11'(0.154 5 mg/kg)>'万玉 168'(0.153 0 mg/kg)>'禾盛玉718'(0.152 2 mg/kg)>'双玉919'(0.149 0 mg/kg)>'兴农单3号'(0.114 7 mg/kg);③不同玉米品种对土壤中镉的富集性不同,供试品种籽粒镉含量依次为'禾盛玉718'(0.070 0 mg/kg)>'康农玉108'(0.064 7mg/kg)>'双玉919'(0.057 0 mg/kg)>'华玉 11'(0.056 3 mg/kg)>'兴农单 3 号'(0.054 2 mg/kg)>'万玉 168'(0.048 0 mg/kg)>'正大999'(0.047 4 mg/kg)>'恩单804'(0.041 0mg/kg);④在2个土壤背景下,株高和穗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玉米品种硒含量镉含量农艺性状

    饲料中DHA与EPA比例对星斑川鲽雌鱼性类固醇激素及繁育性能的影响

    周江王丽娟王波王长海...
    130-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饲料中DHA与EPA比例对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雌性亲鱼繁育性能的影响,配制等氮等脂含不同DHA与EPA比例(0.65、1.33、2.12、3.08和3.92)饲料5组,每组设3重复,室内循环水系统养殖,试验周期90d,试验结束后取亲鱼血清及性腺检测.结果表明,随着饲料DHA与EPA比值的升高,亲鱼雌二醇(E2)呈先升后降趋势,DHA与EPA比值为1.33时,促进作用显著(P<0.05).性腺中FSHR、StAR和芳香化酶表达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DHA和EPA后亲鱼的绝对繁殖力显著提高,但DHA与EPA比值为1.33效果更显著(P<0.05);在DHA与EPA比值为0.65、1.33组和2.12时,雌鱼性腺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n-6多不饱和脂肪酸出现显著下降(P<0.05),n-3多不饱和脂肪酸明显上升,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DHA和EPA能有效促进星斑川鲽雌性亲鱼的性腺发育,DHA与EPA比值为1.33时能提高亲鱼E2分泌,FSHR、StAR和芳香化酶表达以及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吸收,增加性腺发育能量供给,促进亲鱼性腺成熟,提高繁育性能.

    星斑川鲽(Platichthysstellatus)雌性亲鱼DHAEPA性类固醇激素繁育性能

    人物介绍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