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财经理论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财经理论与实践
湖南大学
财经理论与实践

湖南大学

姚德权

双月刊

1003-7217

cjllysj@hnu.edu.cn

0731-88821883

410082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

财经理论与实践/Journal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湖南大学主办的以研究财经理论与业务问题为主旨的综合性经济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美学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机理、路径与机制研究——基于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分析

    李勇军黄柏青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学经济在本质上是要实现"以美丽促美力,以美好实现美好"的人本主义经济。美学经济通过美与"三生"联动融通赋能乡村发展新动能,通过美与治理内化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新活力,通过美与空间融通赋能乡村振兴新格局。美学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离不开动力支持路径和文明推进路径的支持,需要构建完善的美学资源传承保护、转化相关机制,需要构建"外生-内生"有效耦合的驱动机制、统筹和协同机制。浙江省以"千万工程"实施为切入口,形成了以"三生三美"共生和美关系构建为特色的美学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为美学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中国方案。

    美学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千万工程新质生产力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合理均衡和实施路径

    文艺
    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是城镇化的表征之一。城乡劳动生产率或劳均收入的均衡在根本上决定了合理的城镇化率。依据城乡人口迁移模型和国家统计局数据,根据调整后的城乡收入均衡条件计算得到中国合理城镇化率为84%左右,大致相当于已完成城镇化国家的中等水平;结合城镇化内在统一于经济发展过程的规律分析,到21世纪中叶我国可以基本完成城镇化进程。新型城镇化本质上要求实现城镇化与经济发展阶段的适应匹配,要着力促进城乡产业发展、就业和收入均衡,完善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体系,加强宜居环境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走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合理城镇化水平城乡一体化中国式现代化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促进效应的实证研究

    罗仲尤刘伟豪袁建林
    98-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探究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异质性特征及空间效应。结果显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能够显著地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在人力资本水平较低、政府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较低的地区,其促进效应更明显;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中外合作办学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差异;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进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鉴于此,应重视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促外贸"的经济作用和战略意义,有序扩大办学规模,立足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地出台发展策略,并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打造中外合作办学与对外贸易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教育对外开放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进出口贸易

    平台资本操控下劳动者主体性发展悖论及其应对

    柯萌
    106-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台资本推动了数字化生产方式的广泛应用,使劳动效率与生产力飞速提升,为人的自由自主活动创造了广阔空间和丰厚的物质财富。然而,在平台资本的同一性统治下,劳动者主体性陷入了自由与异化的悖论:能够灵活安排劳动时间与空间,但受到全方位的数字化监管;拥有多元职业选择,却面临不稳定劳动关系下的权益缺失;即便通过创造性的数字劳动获得了自我认同,也会在优绩主义平台操控下陷入沉重的匮乏感。对此,需明确用工关系,完善平台劳动者权益保障体系,加强对算法的精准治理,积极构建数据共享与开放机制,为提升劳动者主体性开辟新路。

    平台资本数字劳动主体性发展悖论

    员工先前建言行为影响后续建言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

    符纯洁王玮张倩罗洋...
    115-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自我调节理论和认知-情感双系统理论,依据情境实验和问卷调查数据,考量在员工先前建言基础上产生后续建言的过程机制。结果显示:员工感知组织的高参与人力资源实践(HI-HRP)水平越高,其先前建言会诱发越高的建言效能感和情感承诺,促进后续建言行为。当员工感知组织的HI-HRP水平较低时,降低建言效能感,抑制后续建言行为。鉴于此,需进一步增强员工建言行为全过程引导的针对性,着力打造高强度参与导向型人力资源实践体系,提升员工建言积极体验。

    建言行为后续建言行为高参与人力资源实践建言效能感情感承诺

    数字经济促进了技术寻求型OFDI的逆向绿色技术溢出吗

    杨丽华金糠麟王康
    124-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2003-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量数字经济下中国技术寻求型OFDI的逆向绿色技术溢出效应。结果显示:OFDI显著提升国内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且区域异质性特征明显。门槛效应分析显示,OFDI逆向绿色技术溢出存在显著的"数字经济"双重门槛效应,且在门槛条件下呈现显著正向且阶梯递增的非线性规律。拓展性分析表明,OFDI逆向绿色技术溢出存在负向空间外溢效应,且数字经济加速了OFDI在省域内的逆向绿色技术溢出,并通过"虹吸效应"强化了 OFDI省际逆向绿色技术溢出的负向空间效应。鉴于此,应持续优化OFDI区域分布、促进数字经济在"双碳"领域的应用、缩小省际数字鸿沟,充分挖掘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新动能。

    技术寻求型OFDI逆向绿色技术溢出绿色技术创新数字经济

    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空间差异及空间关联研究

    王欢芳张博佳刘奎兵向飞云...
    133-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2012-2021年中国先进制造业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结合标准差椭圆法、Kernel密度估计法、基尼系数法、社会网络分析法考量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空间差异及空间关联特征。结果显示: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时间上整体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具有"东高西低"的五级梯度分布特征;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重心整体向西南方向转移,区域存在极化和拖尾现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整体网络向稠密化发展,越来越多的省份由边缘区向半边缘区和中心区转变。鉴于此,应增加先进制造业资源要素投入、加速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促进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发挥核心省市辐射带动作用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空间差异社会网络分析

    劳动合同签订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

    程抗陈思瑶李露熊瑞祥...
    142-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中国乡城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库(RUMiC)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量劳动合同签订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劳动合同签订通过加强劳动保护稳定了农民工收入预期、降低了其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加了农民工家庭当期消费。在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十二项细类支出中,劳动合同签订提升了农民工家庭的医疗支出、非储蓄性保险支出和高档消费品支出,降低了交通支出。鉴于此,应进一步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稳定农民工收入预期。

    劳动保护家庭消费收入预期预防性储蓄农民工

    基于数据流通限制的反垄断规制研究

    姚舜宇彭莉
    152-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巨型平台经营者通过构建平台聚合生态系统,利用网络效应、规模经济以及数据获取壁垒等方式加大对数据流通渠道的控制力度,挤压竞争者的发展空间,最终在多个关联市场中获得市场力量和垄断地位。基于对已有规范实践的考察以及数据流通限制的经济效果分析可以发现,数据流通限制不仅增加了中小平台经营者的数据收集、分析以及利用成本,还有可能产生阻却中小平台经营者突破数字市场壁垒、损害消费者价格与选择权益以及抑制创新动能等竞争限制效果。因此,数据流通限制状态应受到反垄断规制的高度重视。

    数据驱动数据流通反垄断规制市场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