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控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控技术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
测控技术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

金钢

月刊

1000-8829

cmct634@163.com

010-65665485、65665486

100022

北京2351信箱《测控技术》杂志社

测控技术/Journal Measurement & Control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期刊创刊于1982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重点介绍各种类型传感器、智能化仪器仪表、现场总线技术、计算机数据采集与处理、楼宇自动化技术、多媒体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模糊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仿真与虚拟现实、机电一体化以及工控组态软件等技术开发应用、科研成果推广、使用经验介绍等方面的实用技术性文章以及测控技术知识讲座等。《测控技术》杂志的网站 www.mct.com.cn 于2005年9月开通,登录该网站,作者可以投稿和查稿,读者可以浏览测控行业技术及产品的发展动态,可以在线订阅杂志和征订广告,也可以点击网站的“读者信箱”发布您的要求,在那里我们会及时给您答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公路边坡裂缝检测方法

    傅宇浩郭沛刘鹏宇李瑶瑶...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裂缝是大部分公路边坡灾害的早期症状,安全监测集中在此阶段进行.目前,公路边坡多采用人工定期巡查等方法,但存在成本高、监测范围小、人工干预多、安全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边坡裂缝监测技术,使用专业级摄像头拍摄边坡裂缝图片结合人工标注,构建目前种类多样的、且符合标准的边坡裂缝数据集;基于此数据集,利用深度学习、膨胀卷积等思想设计了边坡裂缝检测模型FSNet,实现了裂缝的精准分割与识别.经实验证明,该模型对边坡裂缝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识别准确率达到94.21%,且该模型网络参数少、运算复杂度低,为实现公路边坡智能化监测提供可行性.

    裂缝检测边坡灾害计算机视觉FSNet

    无人机端路面车辆违停检测及取证系统

    田爱军蔡旭阳陈玮罗伟...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路边车辆违停现象日益严重,而针对路边违停现象的检测主要依赖于交警巡逻和固定相机抓拍,其时效性和灵活性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无人机端路面车辆违停检测及取证系统,包含无人机车辆违停巡检和车辆违停取证两种模式.利用无人机高效灵活的优势,结合深度学习车辆检测技术检测路边车辆违停现象,并对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进行了优化,得出更加贴合的检测框,同时辅以红外测温技术,进一步降低车辆违停的误判情况.选取了多个不同场景,分多天时间进行了多次实验.通过实验证明,本系统运行速度快、检测精度高、检测区域灵活,能保障道路巡检的及时性,减轻交管部门工作压力,为居民的交通便利及交通安全提供保障.

    违章停车检测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无人机红外测温

    高频噪声下的螺栓表面缺陷检测

    严琴赵全育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螺栓在很多领域内应用广泛,但在制造和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缺陷问题,螺栓表面缺陷的存在将很大程度影响其使用寿命,并可能造成安全隐患.为了更好地检测螺栓表面缺陷,同时提高检测的速度与精度,应用机器视觉相关技术,针对螺栓表面纹理复杂、具有高频噪声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连通域自定义形状描述子的滤波算法.首先通过图像预处理与局部自适应二值化算法得到需要滤波的图像,再根据自定义的形状描述子对连通域进行高效滤波,最后经过后处理得到螺栓表面的缺陷检测结果.提出的算法能准确检测出高频噪声下的螺栓表面缺陷,并为复杂纹理下基于图像的无损质量检测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

    螺栓表面缺陷机器视觉检测高频噪声

    陶瓷基复合材料粘接构件超声特征研究方法

    张玉燕李万达杨若然温银堂...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航天器机体外层陶瓷基复合材料隔热构件在粘贴过程中会产生缺陷,不利于航天器的飞行安全.针对一种陶瓷基多孔复合材料粘接结构构件,利用自主研制的超声C扫描自动检测系统,研究构件粘接层缺陷的超声检测特征.考虑材料多孔性和各向异性会导致超声数据多噪音,采用自适应小波阈值算法对超声信号进行去噪,从而提高透射声波的信噪比.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Hilbert-Huang变换(HHT)和伪Wigner-Ville分布(PWVD)相结合的方法对透射声波进行时频分析,得到时间、频率和幅值的三维分布,从而获得超声透射波最大幅值和对应的时间和频率.通过对比缺陷处与非缺陷处超声透射信号的时频域分布,揭示了该类新型陶瓷基复合材料粘接缺陷对超声信号的影响特点.

    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C扫描粘接缺陷检测HHT时频分析伪Wigner-Ville分布(PWVD)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隧道管片加载试验中的应用

    张培培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复合腔体加固前后的盾构隧道衬砌1:1圆环为对象,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加载试验中同一管片在原型状态、加固临界点状态及复合腔体与管片黏结失效状态下的管片进行扫描.通过对比试验中不同阶段的扫描数据,从管片变形、接缝张开、管片裂缝等角度计算分析管片结构关键节点的变形情况与对应内力关系.抛弃了传统的基于变形点以点代面的分析方式,选择基于整体监测对象进行形变分析的方法,并通过"切片法"提取三期点云相同位置断面进行形变定量分析.试验数据表明相对于未加固阶段,加固后的结构整体变形量平均分布在20 mm上下,变形增幅并不明显,证实了复合腔体加固方法可有效遏制未加固隧道的变形.结合结构力学数据,该实验结果可作为进行深入数值分析的基础.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复合腔体加固点云切片构建断面变形分析

    基于数据边缘计算的智能集中器设计与应用

    梁哲恒何恒靖张乐平周尚礼...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集中器在智能抄表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中继作用,为实现电能计量自动化向智能化的转变,如何结合新的通信技术和智能计算技术,开发新一代智能集中器迫在眉睫.主要讨论如何实现基于数据边缘计算的智能集中器设计与应用.首先分析了具有边缘计算功能的智能集中器设计可行性方案,然后重点讨论了基于边缘计算的数据采集算法,包括数据库构建、数据筛选、数据清洗方法,最后讨论了数据融合与决策管理,提出了一类智能运维方法.所提出的设计思路能实现电能计量大数据的分布式计算,降低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计算压力,有效提高电能计量系统运维效率.

    智能集中器边缘计算电能计量数据挖掘智能电网

    电静液作动器在空中加油中的应用研究

    周瑜
    97-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先进飞行器的不断发展和飞行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空中加油已经成为当前先进飞行器的一项重要且关键的技术,并对受油机的姿态控制精度和作动系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然而,某型机传统机械式钢索控制飞机舵面时,由于飞行操纵力大,飞行负担重,飞机姿态不易控制,精准率极大降低,使得加油过程变得难以进行.基于此,提出了一种电静液作动器控制飞机舵面偏转的方法,可实现舵面精准控制,产生的稳态误差最小,飞机在加受油过程中姿态可控.根据AMESim仿真结果表明,在电静液作动器(EHA)中通过调节节流系数的大小,来确保舵面输出位移的稳态误差最小,此办法是可行的,可以提高受油机的姿态跟踪稳定性和准确性,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价值.

    空中加油电静液作动器稳态误差节流系数

    飞行模拟机增强型近地告警系统仿真研究与设计

    付炜赵旭东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强型近地告警系统(EGPWS)是现代商用飞机必备系统,飞行模拟机进行EGPWS科目训练,可以有效避免由于飞行机组操作失误导致的可控飞行撞地(CFIT)风险.重点对EGPWS系统增强功能——前视地形显示预警和地形净空层告警功能进行了研究,实现相应的仿真设计.前视地形仿真利用DEM高程数据作为地形数据库,根据设置的显示精度划分地形栅格,判断扫描点落在栅格内的最高地形,地形扫描结果以机载显示系统约定的地形数据传输协议进行数据组包和传输.为展现直观的仿真结果,使用VPS XT软件绘制地形显示和告警显示界面,以模拟机仿真传感器参数作为系统输入,验证了包括地形告警和显示在内的EGPWS系统功能的正确性.

    飞行模拟机可控飞行撞地增强型近地告警系统地形告警和显示地形净空层

    异构作动系统的平稳切换控制方法

    胡骁贾生伟翟磊潘彦鹏...
    105-11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发挥异构作动系统在能量特性和控制特性上的双重优势,建立了液压作动器和电动静液作动器的仿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Matlab和AMESim联合仿真的方式,分析了能量特性;以能量特性为依据,提出了"主动切换"的管理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能量特性的优化,但引入了位置跟踪曲线的"抖动"问题.针对"抖动"问题,提出了"设置最小切换时间"和"输出力柔性过渡"的系统性解决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保证跟踪特性的同时,实现了能量特性的显著提升.

    异构作动系统能量管理平稳控制

    一种多飞行器自主编队飞行智能仿真系统研究

    梁琳叶亮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缩小多机自主编队飞行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差距,加快导航与控制系统从设计到产品实现的过程,提出了一种用于多飞行器自主编队飞行的智能仿真系统.该仿真系统采用多通道信息采集设备、多通道星座模拟器、协同飞行仿真控制设备,将真实飞行设备接入闭环仿真,有效验证了导航与控制系统方案的可行性.该仿真系统中,用同一时钟模块控制多通道星座模拟器各通道运算周期和动力学平台的运算周期,解决了两者运行时间不一致的问题,有效降低了仿真系统的误差,增强了仿真的真实性.基于专家经验自主发送指令、判断状态和故障诊断,实现智能化测试,提高仿真效率.应用实例表明,自主编队飞行仿真结果与真实飞行结果一致,证明了该仿真系统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同时,基于该系统进行飞行产品的软件、硬件、设备同步开发,缩短了研发周期和成本.

    自主编队飞行导航与控制时间同步仿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