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控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控技术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
测控技术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

金钢

月刊

1000-8829

cmct634@163.com

010-65665485、65665486

100022

北京2351信箱《测控技术》杂志社

测控技术/Journal Measurement & Control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期刊创刊于1982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重点介绍各种类型传感器、智能化仪器仪表、现场总线技术、计算机数据采集与处理、楼宇自动化技术、多媒体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模糊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仿真与虚拟现实、机电一体化以及工控组态软件等技术开发应用、科研成果推广、使用经验介绍等方面的实用技术性文章以及测控技术知识讲座等。《测控技术》杂志的网站 www.mct.com.cn 于2005年9月开通,登录该网站,作者可以投稿和查稿,读者可以浏览测控行业技术及产品的发展动态,可以在线订阅杂志和征订广告,也可以点击网站的“读者信箱”发布您的要求,在那里我们会及时给您答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用于多电极电磁流量计的速度重构设计

    徐文臻沈悦冯坚强包建东...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磁流量计在工农业及民生领域的流量计量中应用广泛,而电磁流量计的准确度主要依靠自身的测量精度而不易受介质影响.使用8电极电磁流量计,旨在从流量计的多电极电势差角度出发提高精度.基于电磁感应原理与权函数理论,提出一种改进的截面划分方法,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进行仿真,得出电极间的电势差.使用吉洪诺夫正则算法对速度矩阵进行求解,得出速度重构值.仿真与计算结果表明,该设计合理正确,仿真得到的感应电动势在截面处的速度分布符合理论分析,速度的理论值与重构值的误差不高于1.50%,显著提高了电磁流量计测量的鲁棒性与精确性.

    电磁流量计多电极有限元仿真正则化算法

    基于多位置的MEMS加速度计快速自标定

    王学瀚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MEMS加速度计输出信息受自身误差项(如零偏、标度因数、非正交误差等)干扰而影响器件自身测量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不依赖转台设备的快速24位置标定方法.在分析MEMS加速度计输出特性基础上建立MEMS加速度计输出误差模型,设计并展开连续转停标定,利用重力特征实现加速度计误差修正.基于器件零偏、标度因数、非正交误差9个误差参数建立MEMS加速度计标定模型后,提出基于牛顿法对误差参数最优值进行估计.加速度计标定补偿实验结果表明,多位置标定方法能有效补偿自身误差并提高输出加速度信息的精度.

    MEMS加速度计误差补偿多位置分立式

    基于UWB的LSM-Taylor级联车辆定位算法

    许秀峰蒲家坤周爱国杨思静...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智能车在室内的高精度定位要求,针对室内的伪三维定位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宽带(Ultra Wideband,UWB)的LSM-Taylor级联车辆定位算法.该算法以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为定位方式,以多基站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 Method,LSM)定位算法的计算结果为初始值,通过Taylor级数迭代估计车辆的精确位置.该算法主要解决多径效应和非视距产生的测量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从而提高定位精度.在仿真结果中,相比LSM定位算法,LSM-Taylor级联定位算法的定位结果分布更加紧密,定位精度更高.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定位算法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在10 cm以下,能满足智能驾驶中的室内定位要求,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UWB定位室内定位最小二乘法Taylor级数

    一种基于BPNN和SVM-PDE的旋转机械变工况预警方法

    崔锦淼胡明辉冯坤贺雅...
    71-7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固定报警限未考虑时变工况的影响,易造成设备在高工况下虚警、低工况下漏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PNN(BP神经网络)和SVM-PDE(支持向量机概率密度估计)的旋转机械变工况故障预警方法.利用BPNN识别设备运行工况,结合信号处理方法从各工况振动数据中提取出多维特征并利用PCA(主成分分析)约简特征维度.将传统支持向量机(SVM)核函数改造为概率密度函数,将运行工况和低维特征输入SVM求解不同工况下正常样本的概率密度.以各个工况下正常样本概率密度值的边界值作为振动阈值进行故障预警.利用双转子试验台振动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固定阈值预警方法,基于BPNN和SVM-PDE的旋转机械变工况预警方法能有效降低漏警率和虚警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旋转机械变工况支持向量机概率密度估计预警

    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异源图像融合方法

    张宽王鹏范训礼李晓艳...
    78-8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基于主成分分析与二代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中鲁棒性不高、融合图像质量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鲁棒性主成分分析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融合方法.所提出的算法将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进行二代小波变换,转换为高频与低频信号,接着采用不同的融合策略针对低频和高频信号进行融合.针对低频信号,利用鲁棒性主成分分析法还原低秩矩阵并采用加权平均的融合策略进行融合;针对高频信号,将其送入至脉冲神耦合神经网络中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的小波系数.将融合后的小波系数进行逆变换,得到最终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基于主成分分析与二代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利用所提出的出算法得到的融合图像中熵指标、空间频率指标、结构相似度指标和峰值信噪比指标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因此,所提出的算法能够更好地提取目标信息,使融合图像中目标的轮廓边缘更加清晰,同时将提升小波分解出的高频信息利用PCNN进行融合,更加突出细节信息.

    数字图像处理红外可见光主成分分析法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基于FPGA并行+拆分查找表分布式高阶FIR的设计与实现

    柴乾隆
    85-8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整合串行、并行、拆分查找表三种主要分布式算法在存储器占用和时钟周期利用上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利用并行+拆分查找表分布式算法实现高阶FIR滤波器的方法.对分布式算法的串行、并行和拆分查找表结构进行比较说明,通过分析计算,阐述了新提出的并行+拆分查找表分布式算法的优势.介绍了以FPGA为核心器件及其他国产元器件搭建实现的系统硬件电路,元器件国产化率高达100%.同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理论仿真,最后应用网络分析仪测试高阶FIR滤波器的幅频特性,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实时性.

    FPGAFIR滤波器查找表幅频特性

    带有传送带的矩形巷道中电磁波传播特性研究

    成凌飞李俊史亚军李飞腾...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带有传送带的矩形巷道电磁波传播规律,提出一种基于电磁波传播理论和多波模理论的等效分析法,旨在降低研究电磁波传播计算的复杂性.利用计算机对有传送带的矩形巷道中电磁波传播规律进行仿真,将等效分析法方案计算出的仿真数据分别与矿井巷道中实际测量的3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等效分析法可以近似分析带有传送带的矩形巷道中的电磁波传播的情况,等高方案在30 m范围内的电磁波衰减规律更加符合实测数据.因此该方法可以应用在大型障碍物巷道中研究电磁波传播影响.

    电磁波传送带矩形巷道等效分析法传播特性

    舰艇运动姿态实时预测方法研究

    张忆宋俊才李坤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艇载发射装置稳定控制系统中舰艇姿态数据因采样和传输产生的延迟问题,建立组合Kal-man滤波隔点预测算法的数学模型,并采用算法流程调整法、衰减记忆法和平方根法对预测算法进行改进优化,实现对舰艇横纵摇运动姿态精确实时的预测.通过Matlab软件对优化前后的预测算法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改进优化后的组合Kalman滤波隔点预测算法满足舰艇上发射装置稳定控制系统姿态实时预测的需求.

    稳定控制姿态数据实时预测Kalman滤波

    FCS-MPC在HAPF无功补偿控制中抑制谐振的研究

    汪玉凤张红梅殷煜炜
    100-106,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有源滤波器(APF)在无功补偿过程出现谐振的问题,为提高动态无功补偿中使用的控制算法的动态响应能力,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的动态无功补偿策略.该策略是基于LCL滤波器方程的模型来预测系统状态并优化控制,同时采用多变量结构控制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来抑制共振,跟踪负载无功功率的波动和突变,提升HAPF的动态响应能力.并通过仿真和实际结果证明了FCS-MPC在HAPF无功控制中的可行性,设备的动态响应明显提高.结果 表明,FCS-MPC在HAPF无功控制中可以快速跟踪负载无功功率变化,有效抑制APF中出现的谐振且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明显提升.

    动态无功补偿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混合有功电力滤波器(HAPF)LCL滤波器自适应滤波器

    基于ZigBee的LAMOST无线控制系统设计

    杨明山王梦灏陈远港顾永刚...
    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LAMOST系统中,为了同时观测到4000个天体,需要控制4000个光纤单元,针对LAMOST无线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ZigBee的无线控制系统.子节点控制板硬件设计包括电源设计和射频设计.电源设计采用开关电源,降低了子节点控制板的静态功耗;射频设计采用了阻抗匹配、电容电阻微调阻抗等关键技术,减少了信号的损失与反射,极大提高了子节点控制板的无线通信质量.针对主节点,采用了STM32+射频控制CC2530+功率放大RXF2401C的设计,提高了主节点无线发送的信号质量和接收的灵敏度.软件方面,对LAMOST控制的特征进行了研究,采用成组发送、逐一轮询的方式进行控制,采用奇偶校验、时效性查询的方法,提高了系统的通信可靠性,减少了通信时间.经试验测试,该系统具有高可靠性、高效率、低功耗等特点,可完全满足LAMOST工程上的应用.

    ZigBee无线控制阻抗匹配成组控制LAM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