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财会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财会月刊
武汉出版社 武汉市会计学会
财会月刊

武汉出版社 武汉市会计学会

刘兴榜

月刊

1004-0994

CKYK@163.com

027-85494106

430015

湖北省武汉市汉口高雄路15号

财会月刊/Journal Finance and Accounting Monthly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宣传财经政策、传播财会知识,服务财会人员”的宗旨,雅俗共赏,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财务报告主要使用者需求的利润确定与列报

    黄冰冰马元驹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满足财务报告主要使用者的需求是利润确定与列报的重要考量,本文立足公认的财务报告主要使用者,分析其利润信息需求,探讨利润确定与列报的改进思路.为满足财务报告主要使用者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共性需求,应重点确定和列报企业经营活动已经获取的成果——毛利和经营利润;为满足财务报告主要使用者的个性需求,应重点确定和列报可供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分配的净利润、可供债权人分配的息税前利润,以及可供税务机关分配的税前利润.

    财务报告主要使用者利润确定利润列报信息需求

    促进绿色金融现代化的审计监督体系和路径研究

    李兆东郭向清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金融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绿色金融现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绿色金融现代化对审计监督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绿色金融现代化的特征,主要从治理模式、治理方法和治理结果等方面构建促进绿色金融现代化的审计监督体系.治理模式要求政府和金融机构协同治理,政府把握宏观方向,制定相关政策,金融机构负责具体实施;治理方法作为审计监督体系的桥梁,要立足于国家政策,实行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还要通过金融审计对政策实行产生的影响进行评判;治理结果主要通过资源环境审计评价绿色金融的使用效能.对治理模式、治理方法和治理结果审计取证后,进行综合评价以得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建议,形成整个监督体系的闭环,以此实现绿色金融现代化.最后,基于国家审计业务协同分析审计监督的路径,提出发展研究型审计、构建综合审计模式、强化审计问责等建议.

    国家审计绿色金融现代化审计协同金融审计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审计质效——来自"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王杏芬蒋莹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网络基础设施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代表.自2013年实施的"宽带中国"战略,作为信息消费的重要平台,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本文以该战略下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以2010~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其对审计质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能显著提升试点城市上市公司的审计质效;机制检验发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来提升审计质效;异质性分析发现,上述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这证实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行为的积极影响,为提升审计质效和推进"新基建"国家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持.

    "宽带中国"战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传递审计质效

    动态能力如何驱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计方付进徐光伟
    94-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选取中建环能、北大医药和宗申动力三家专精特新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究专精特新企业在面对外部环境恶化时所采取的不同发展策略,探寻其在谋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相似与不同之处.通过编码进行质性分析,产生聚合维度,结果表明不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起点类似,但企业的感知能力、抓取能力以及重新配置能力有所差异,由此形成了"专业化"和"创新型"两种高质量发展路径.同时,通过构建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个维度评价案例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最后总结出动态能力驱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框架,为中小企业在复杂的动态环境下整合自身资源,提升感知能力、抓取能力及重新配置能力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专精特新企业动态能力高质量发展感知能力抓取能力重新配置能力

    审核问询和保荐机构跟投制度实施效果案例分析

    张梅徐虹
    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选择科创板首例因重大违法而被强制退市的公司紫晶存储为案例,通过分析其IPO过程中审核问询"一问一答"所展示的内容,以及保荐机构中信建投在辅导企业上市过程中的表现,探究注册制改革背景下以强化信息披露为核心的上市审核问询制度以及旨在压实保荐机构资本市场"看门人"责任的保荐机构跟投制度的实施效果与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从信号传递视角看,多轮次IPO审核问询很可能是对IPO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事前警示;交易所对某些问题进行了多轮反复问询,而IPO公司对这些问题没有给出实质性且令人满意的回答,很可能表明公司在某些重要事项上存在隐瞒,且隐瞒问题可能正是公司上市后爆发问题的症结所在;现行保荐机构跟投制度未能实现保荐机构与拟上市公司间利益和风险的深度捆绑,当承销及保荐费用远高于跟投金额时,在高额承销及保荐费用的利益诱惑下,保荐机构并未压实其"看门人"职责.

    科创板紫晶存储审核问询制度保荐机构跟投制度退市

    多元化经营的信息传递效能研究——来自股票流动性的经验证据

    徐晓莉郑坤买尔旦江·买买提
    109-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元化经营作为企业管理领域的重要话题,是否会对企业的资本市场表现产生影响?本文基于2010~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多元化经营与股票流动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不同情形下的差异.研究表明: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会显著提高其股票流动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抑制多元化经营对股票流动性的正向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及信息披露质量较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企业中,多元化经营提升股票流动性的效果更佳.进一步研究发现,多元化经营和其他信息传递渠道具有替代关系:在媒体关注度和研报关注度较低的企业中,多元化经营对企业资本市场表现的正向影响较明显.本文从企业资本市场表现角度验证了信息多元化假设,拓展了多元化经营与信息传递的相关研究.

    多元化经营股票流动性信息传递媒体报道研报关注

    产业政策驱动企业绿色创新的机制与路径——基于碳达峰视角

    王凯陈子芊宋凌云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需要高耗能产业转型升级,与之相关的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积极倡导各领域产业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进行低碳发展.本文通过揭示产业政策驱动企业绿色创新的三种动力机制——创新激励响应机制、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和创新环境培育机制,将产业政策驱动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的研究转入多维度、多层次的系统性综合分析,从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不同环节建立健全动力机制,并分析动力机制的形成过程.健全创新激励响应机制需要合理选择产业政策扶持对象,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机制需要选择合适的产业政策实施阶段,优化创新环境培育机制需要培育创新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基于三大动力机制优化产业政策驱动企业绿色创新的实现路径,以激励响应机制为动力、资源配置机制为基础、环境培育机制为保障,三种动力机制协同作用,为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提供相关政策启示.

    产业政策绿色创新激励响应资源配置环境培育

    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路径的组态分析

    付媛张瑜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TOE框架,以15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案例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和必要条件分析(NCA)混合方法,从绿色创新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探究技术条件、组织条件和环境条件如何联动匹配影响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归纳出"全要素协同""技术补贴"以及"内外双重支持"三种实现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的驱动模式.研究结论有利于揭示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数量质量双提升的差异化路径,厘清绿色创新背后多重条件的复杂因果关系,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实现绿色创新"增量提质"提供行动指引和实践启示.

    TOE框架fsQCANCA绿色创新数量绿色创新质量制造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