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材料保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材料保护
材料保护

徐军

月刊

1001-1560

bjb@mat-pro.com

027-83641679

430030

湖北省武汉宝丰二路126号

材料保护/Journal Materials Prote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60年,是由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中国表面工程协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主办的全国性表面应用技术杂志,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属中文核心期刊。曾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届中国期刊提名奖,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连续油管在四川高含CO2气田环境中的腐蚀规律研究

    万里平郭杨杨李斯桂管彬...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四川高含CO2气田连续油管作业腐蚀严重的问题,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连续油管作业工况,通过失重法测得CT80和2205DSS油管钢在CO2环境中的腐蚀速率,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表面分析技术对连续油管腐蚀后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CO2为主导的腐蚀环境下,随着温度、压力的升高,气相环境中CT80腐蚀速率逐渐增大,2205DSS腐蚀速率变化不大且较CT80腐蚀速率低;液相环境中CT80腐蚀速率随温度、压力升高呈先增大后降低趋势,2205DSS腐蚀速率较低且变化不大.腐蚀产物微观分析发现CT80液相主要腐蚀产物为FeCO3和Fe2O3,产物膜疏松多孔,腐蚀较为严重;2205DSS液相主要腐蚀产物为Cr2O3,产物膜较为致密,腐蚀轻微.2205DSS连续油管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适合在高含CO2气田中使用.

    CT80钢2205DSS连续油管CO2腐蚀四川气田

    亚/超临界水-磷酸盐环境中Alloy625的腐蚀行为研究

    朱日广唐兴颖覃新宇陈积权...
    95-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腐蚀问题限制了亚/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发展,而磷酸盐在超临界水环境中会形成低熔点混合熔盐,形成更严峻的腐蚀环境,如何解决腐蚀和盐沉积问题成为了目前研究的重点.采用失重法、X射线衍射(XRD)、能谱(EDS)和扫描电镜(SEM)研究Alloy625在亚/超临界水-磷酸盐环境中的腐蚀行为,重点考察了表面形貌和腐蚀产物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腐蚀产物除金属磷酸盐外,在亚临界条件中主要为Cr2O3、NiO、FeO和NiCr2O4,在超临界条件下腐蚀产物膜内层由致密的鳞片状Ni2O3、Cr2O3和NiCr2O4尖晶石构成,外层由疏松的针状Fe2O3和FePO4构成.此外,磷酸盐能引起氧化膜严重剥落,使腐蚀加剧,在350℃亚临界条件下腐蚀失重规律呈类抛物线,而在450℃超临界中腐蚀失重受腐蚀产物膜演化过程(生成-脱落-再生成)的影响,腐蚀质量变化远高于亚临界条件下的.

    亚/超临界水磷酸熔盐腐蚀行为Alloy625

    1Cr12Ni3Mo2VN不锈钢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郭龙蔚李全德郭维华胡红旺...
    105-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氯离子环境下阳极极化对于马氏体不锈钢的腐蚀行为、再钝化行为的影响,采用循环极化、恒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测试方法,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研究阳极极化电位对1Cr12Ni3Mo2VN不锈钢耐蚀性的影响,分析了材料点蚀与再钝化的行为过程,以及耐蚀性与钝化膜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钝化区低电位下极化时表面不发生点蚀,钝化膜中Cr2O3、Fe2O3含量占比增加而氢氧化物减少,增强了钝化膜的稳定性,材料耐蚀性提高;钝化区高电位下极化时电化学阻抗谱低频区出现感抗弧,材料表面形成稳态点蚀,蚀孔呈半椭球形,蚀孔内表层Cr、Mo含量升高而Fe、Ni含量降低;在混合电位下降至保护电位后发生再钝化现象,修复后的钝化膜较薄,阻抗值减小,点蚀敏感性增加.

    1Cr12Ni3Mo2VN不锈钢极化电化学阻抗谱点蚀钝化膜

    木质素磺酸钠衍生物对钢筋的阻锈作用研究

    江帅帅杨恒周钰鑫季涛...
    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往往因钢筋锈蚀而发生过早破坏,加入阻锈剂可以有效抑制钢筋腐蚀,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木质素磺酸盐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组分,具有良好的阻锈性能,但其减水效果较差,单独使用无法满足现代混凝土大流动度和高强度技术需求.为此,对木质素磺酸钠进行羟基、羧基接枝改性,合成了木质素磺酸钠衍生物,并将其掺入模拟孔溶液和水泥砂浆中,研究其对钢筋的阻锈作用.结果表明:模拟碱性氯盐环境和砂浆加速腐蚀环境下,木质素磺酸钠衍生物均可增大电荷转移电阻以及减小腐蚀电流密度,起到显著的阻锈作用;在水灰比为0.35时,掺入木质素磺酸钠衍生物的水泥净浆流动度可达350 mm,减水效果接近聚羧酸,可满足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需求.

    木质素磺酸钠改性阻锈剂钢筋氯离子

    大牛地气田集输管道低洼处腐蚀机理研究

    刘诗桃周军刘岳龙韩杰林...
    12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大牛地气田集输管道低洼处腐蚀机理,通过模拟管道沿线积液分布,确定距起点1207 m的管道低洼处为重点监测点,在现场开展管段开挖与挂片安装工作.采用失重测试计算挂片腐蚀速率,结合扫描电镜(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表征腐蚀产物微观结构和成分.结果表明:采气树处挂片均匀腐蚀速率为0.0035 mm/a,腐蚀程度轻微,无明显局部腐蚀倾向;低洼处挂片均匀腐蚀速率为0.0599 mm/a,局部腐蚀速率为0.1380 mm/a,孔蚀系数为2.3,局部腐蚀程度严重.低洼处管段试样表面腐蚀产物结构疏松,腐蚀产物主要由FeCO3、FeS、Fe2O3组成,推测腐蚀主要由CO2和H2S 2种腐蚀性气体引起,积液中的Cl-起到加速作用.

    管道内腐蚀腐蚀机理管道积液分布表面分析

    激光表面强化与微纳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朱立华于文慧亓东锋王志文...
    130-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激光表面强化技术和表面微纳结构制造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已在激光与物质瞬态作用基础理论、激光冲击强化、激光表面熔凝、激光表面熔覆、激光表面直写、激光诱导表面微结构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与对激光技术研究起步更早的国家相比,我国仍然存在缺乏首创工艺技术、激光与物质瞬态作用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等问题,在工业技术应用和装备研制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综述了激光表面强化与微纳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微纳结构制造产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新合金新材料应用需求的增加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激光表面强化和激光表面微纳结构制造技术会向着效率更高、精度更高、性能更高的方向继续迈进,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激光表面强化微纳制造激光冲击强化激光表面熔凝激光表面熔覆激光表面直写激光诱导表面微结构

    粉末床熔融钛合金的表面抛光技术研究进展

    周迪吴松全李紫杨刘磊...
    147-154,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粉末床熔融钛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以及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特殊的材料性质和加工方法,其表面质量与性能仍然是制约其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对粉末床熔融钛合金的表面抛光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等离子电解抛光、激光抛光和机械抛光等技术的研究进展.这些技术为粉末床熔融钛合金的表面质量和性能满足不同应用需求提供了选择,同时还对复合抛光技术及相关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钛合金粉末床熔融选区激光熔化选区电子束熔化抛光粗糙度

    低共熔溶剂中电沉积铬的研究进展

    付飞娥徐存英栗健茹王姝羡...
    15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铬镀层具有硬度高、耐磨耐蚀性优良、外观优美等优点,作为装饰性和功能性镀层被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传统的镀铬工艺采用六价铬电镀,然而六价铬具有很强的毒性,是强致癌物质,在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污染环境.三价铬被认为是最重要、最直接有效替代六价铬电镀的工艺之一,但是水溶液中三价铬电镀存在析氢、镀层难以增厚、电流效率低等缺点,制约了三价铬的发展.寻求可替代水溶液的新型电解液体系成为三价铬电镀的研究方向之一.低共熔溶剂(DESs)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溶剂,具有制备简单、导电性好、电化学窗口宽、溶解性好等特点,克服了有机溶剂挥发性强、离子液体制备过程复杂、价格高等缺点,使其在金属电沉积方面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用于电沉积铬DESs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金属离子在其中的存在形式;综述了在DESs中电沉积铬及其合金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添加剂对DESs中电沉积铬的影响;分析了DESs体系电沉积铬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低共熔溶剂电沉积研究进展

    电解液组分对TA2纯钛微弧氧化多孔涂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杨旭东冯军但敏赵颖超...
    168-174,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孔隙率对生物活性涂层综合性能的影响,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TA2纯钛表面制备了TiO2涂层.通过改变电解液中Na2B4O7与NaOH的浓度,在恒流模式下探讨了电解液组分对微弧氧化涂层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硬度、厚度和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的物相主要为金红石TiO2相,涂层的物相组成、形貌、厚度、硬度和耐磨性受NaOH与Na2B4O7浓度的影响均较大.适量添加NaOH可以提升涂层的厚度、孔隙率、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但当NaOH浓度过高时,孔隙率下降,涂层性能下降.电解液配方为0.15 mol/L NaOH、0.10 mol/LNa2B4O7时,制备出的涂层具有"类骨小梁"状多孔结构,孔隙率较高,综合性能较好.

    微弧氧化氧化钛多孔涂层亲水性耐蚀性耐磨性

    基于阴极沉积Mg(OH)2薄膜的镁合金超疏水表面改性及其耐蚀性研究

    黄仕高陈洪世马展雄张宏亮...
    175-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延长镁合金的使役寿命,通过阴极沉积和超疏水改性在ME20M稀土镁合金表面制备超疏水涂层,采用硬脂酸乙醇基溶液对阴极沉积Mg(OH)2薄膜的镁合金进行化学修饰,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硬脂酸浓度、溶液温度、浸泡时间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规律,确定最优修饰工艺.对典型试样,采用点滴实验、全浸腐蚀实验及现代电化学测试技术评估其耐蚀性,采用划格法评价膜/基结合力,采用SEM、FT-IR及XRD分析试样表面微观形貌及成分.结果表明:阴极沉积Mg(OH)2薄膜经低浓度硬脂酸溶液短暂浸泡即可获得超疏水性,蒸馏水静态接触角SCA高达151.5°,滚动角SA低至1.0°,呈低黏性.阴极沉积/疏水改性复合处理可显著改善镁合金的耐蚀性,与空白试样相比,复合处理试样的点滴液变色时间延长近25倍,在3.5%NaCl溶液中的自腐蚀电流密度Jcorr降低3个数量级,特征阻抗模值|Z|0.1 Hz提高4个数量级.经疏水处理的阴极沉积Mg(OH)2薄膜呈刀片状微纳结构,试样的红外光谱中出现明显的-CH3和-CH2-吸收峰.

    镁合金阴极沉积Mg(OH)2薄膜超疏水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