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材料开发与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材料开发与应用
材料开发与应用

王其红

双月刊

1003-1545

TG023@163.com

0379-67256484

471023

河南省洛阳市023信箱5分箱

材料开发与应用/Journ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aterial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9年,曾用刊名是《国外舰船技术:材料类》(月刊),1986年更名为《材料开发与应用》(双月刊)。是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主管、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材料学术委员会和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材料学科技术性刊物。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源期刊”、“中国金属文摘数据库重点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本刊办刊宗旨是报道舰船及海洋工程用材料开发和应用研究的新成果,促进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开展学术探讨和争鸣,活跃学术气氛,提高技术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机器学习在铝基复合材料组分和工艺设计中的应用

    杜晓双曲囡张学习刘勇...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铝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国防、汽车等领域都得到一定的应用,机器学习在铝基复合材料组分和工艺设计中应用潜力巨大.首先介绍了机器学习的概念和常用算法,然后从性能预测、组分设计、工艺设计和材料体系与工艺一体化设计等4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机器学习在铝基复合材料研发应用的进展,最后对机器学习在铝基复合材料领域未来的发展应用做了总结与展望.

    机器学习铝基复合材料性能预测组分设计工艺设计

    Ni-Ti-Si三元合金热力学性质及非晶形成范围计算

    董洪娜李桂杰
    1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Chou模型计算了在1 273 K下Ni-Ti-Si三元合金的形成焓△H、过剩熵SE、过剩吉布斯自由能GE、各组元的活度以及8个Ni-Ti-Si三元合金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焓.基于Toop模型预测了在1 273 K下Ni-Ti-Si三元合金的非晶形成范围.结果表明:Ni-Ti-Si三元合金在xNi=0.39、xTi=0.25、xSi=0.36时的△H、SE、GE 取得最小值,分别为△Hmin=-56.25 kJ/mol、SEmin=-6.38 J/mol、GEmin=-48.14 kJ/mol.8 个金属间化合物2中,金属间化合物τ1的△H最负,这说明τ1的相稳定性最高,在凝固时最先析出,然后是τ2、T6、τ8析出,最后是τ3、τ4、τ5析出;Ni-Ti-Si三元系各组元活度值与理想熔体之间存在非常大的负偏差;Ni-Ti-Si三元合金可以形成非晶,并且非晶形成范围很大,主要位于xTi=20%~80%和xNi=15%~90%的成分范围内.本研究计算出的Ni-Ti-Si三元合金的金属间化合物成分范围以及非晶形成范围均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Chou模型Toop模型形成焓过剩熵过剩吉布斯自由能活度

    基于自适应面-体热源模型的6005A-T6铝合金静止轴肩搅拌摩擦焊温度场数值模拟

    贺巍亮许婷李华芳李晓燕...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3 mm厚6065A-T6铝合金板为研究对象,利用ABAQUS软件模拟静止轴肩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温度场以及焊缝区域各点的热循环曲线,研究不同焊接速度对焊缝区域温度峰值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大,热源中心的峰值温度逐步降低,焊核高温区域面积明显减小.常规搅拌摩擦焊横截面温度云图呈上宽下窄的"碗状"分布,而静止轴肩搅拌摩擦焊的则类似于搅拌针的"锥形"形貌.在相同工艺参数下,静止轴肩搅拌摩擦焊相比于常规焊接工艺,能使焊核区域峰值温度降低大约30℃,所得的横截面温度场分布也更均匀.金相实验观测到的接头横截面形貌与模拟结果相匹配,有限元模拟结果与温度场实测结果良好吻合,说明所建立的自适应面-体热源模型能指导和预测实际焊接过程.

    静止轴肩搅拌摩擦焊焊接速度温度场分布自适应面-体热源模型

    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弧长神经网络建模及参数预测

    关皓真张裕孙磊吴艳明...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中的基值电流、脉冲电流、脉冲时间、脉冲频率和电流上升速度等5个核心脉冲参数,通过高速摄影系统采集不同参数组合下焊接过程中的电弧弧长变化,并基于60条所得试验结果建立了关于电弧长度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预测脉冲参数与焊接弧长的相关性规律,建立的弧长预测模型相关系数R2=0.91,预测误差波动范围为[-7.065 2%,7.301 0%],在单因素预测中能够较好地反映脉冲参数对弧长的影响规律和变化趋势.

    BP神经网络脉冲参数P-GMAW弧长

    钛/钢异种金属混合连接界面组织和性能研究

    戴乐李龙腾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钛/钢异种金属连接难点,采用钛合金粉末和船用钢,通过表面结构设计和粉末冶金技术,实现了钛/钢冶金连接+机械连接的混合连接界面结构.结果表明:钛/钢混合连接界面100%结合,Fe元素和Ti元素相互扩散,形成了冶金结合,在机械结合的共同作用下,混合连接接头的抗拉强度达到449 MPa,剪切强度达到299 MPa,冲击吸收能量达到31 J.研究成果可满足高强度钛合金与钢复合、提升连接界面冲击韧性以及在曲面结构应用等钛/钢焊接需求.

    异种金属连接钛/钢混合连接组织性能

    不同焊补工艺对E260-450-MS铸钢件焊接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孙佳梁炬星罗涛马传平...
    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铸钢件的焊补效果关系到转向架构件的服役寿命,为确定合适的焊补工艺,本研究采用3种不同焊补工艺对E260-450-MS铸钢件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拉伸性能、硬度、冲击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焊补工艺的接头焊缝、热影响区和母材的金相组织无明显的差异;接头抗拉强度均高于450 MPa,断后伸长率均超过20%,断裂部位均位于母材;接头硬度分布规律一致,从母材到焊缝中心,维氏硬度值先升高后降低,硬度峰值均小于250HV3.焊接接头各区冲击吸收能量值大小关系为:焊缝>热影响区>母材,焊缝冲击断口为韧窝断口,热影响区和母材为解理断口.焊前不预热,焊后保温覆盖缓冷,且不进行热处理的焊补工艺为最优焊补工艺.

    铸钢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消应力热处理对12CrNi5MoV锻钢组织与性能影响研究

    和卫平邓晚平唐敏牛继承...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原始态和消应力热处理态12CrNi5MoV锻钢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经消应力热处理后,12CrNi5MoV锻钢的强度和塑性与原始态试样的相比变化不大,而冲击韧性明显降低,锻钢发生明显脆化.试验用12CrNi5MoV锻钢含有一定量的P及易引发回火脆性的Ni、Cr、Si、Mn等元素,是发生脆化的根本原因.

    12CrNi5MoV锻钢消应力热处理脆化沿晶断裂晶界偏聚

    高强度合金钢应力腐蚀性能研究

    董志翔杨俊峰范芳雄王灵水...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真空熔炼法制备高强度合金钢,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测试法检测应力腐蚀敏感性.结果表明,随着材料强度的增加,应力腐蚀敏感性变大,断口出现沿晶形貌,属于脆性断裂;不同材料进行充氢试验后,慢拉伸试样的H残留量随着Mo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Mo含量对H残留有一定的影响.

    高强度合金钢应力腐蚀开裂

    20Cr13钢制螺栓的断裂失效分析

    陈俊锋倪世丰
    61-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螺栓紧固件事关设备的安全运行,有必要对其失效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宏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观察及腐蚀产物能谱分析等手段,对船舶设备用20Cr13马氏体不锈钢制螺栓的断裂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回火处理的20Cr13钢,其回火脆性增加,硬度超过国家标准的要求.螺栓在海水环境和应力作用下,表面发生点蚀和缝隙腐蚀,产生微裂纹,最终导致应力腐蚀断裂.

    马氏体不锈钢断裂回火脆性海水环境应力腐蚀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钨铁合金粉末中铁含量

    葛宁范浩王佳晨邵宗义...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钨铁合金是性能良好的钨基金属陶瓷弥散燃料基体,铁的含量将直接影响钨铁合金的使用特性.为准确检测钨铁合金粉末中铁含量,本研究将0.1 g钨铁合金粉末采用硝酸和氢氟酸溶解,5.5 mol/L硝酸定容,实现样品完全溶解并有效消除了钨水解的影响.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上建立了钨铁粉中铁含量的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仪器功率为1 300 W、雾化器流量为0.80 L/min、样品中铁含量为1.5%~15.0%时,铁元素在259.939 nm特征发射峰处强度的线性相关系数可达到0.999 985.本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能够达到0.45%(n=6),平均回收率在96%~10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钨铁合金铁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