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材料研究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材料研究学报
材料研究学报

叶恒强

双月刊

1005-3093

cjmr@imr.ac.cn

024-23971297

110016

辽宁省沈阳市文化路72号

材料研究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报道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以及材料科学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各类国家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刊登国内外具有创新性和较高学术水平的关于材料,特别是高新材料的成分或组成、结构、制备和性能的评述论文和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化学渗氮对不锈钢表面结构的影响

    陈真勇魏欣欣徐妍婷张波...
    16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原子力显微技术和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等手段,研究了电化学渗氮的304L不锈钢多尺度下表面结构的演变.结果表明,在电化学渗氮电位下304L不锈钢表面发生了钝化膜的局部阴极还原、金属基体的微区阳极溶解以及溶解的金属阳离子再沉积,从而形成了起伏幅度为几十纳米的微观粗糙表面.在扫描透射成像模式下进行的超级能谱分析结果表明,表面沉积物的主要组成是Fe的氧化物,进一步佐证了在渗氮过程中发生了 Fe的微区阳极溶解和Fe阳离子的再沉积过程.

    材料表面与界面表面结构演变电化学渗氮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原子力显微技术304L不锈钢

    空穴传输层的厚度对石墨烯基有机发光二极管性能的影响

    刘锐张鼎冬张辉任文才...
    168-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石墨烯作为透明阳极、以1,1-双[4-[N,N-二(对甲苯基)氨基]苯基]环己烷(TAPC)作为空穴传输层,用蒸镀法构建柔性绿光OLED器件,研究了蒸镀速率对TAPC层形貌的影响和TAPC层的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先控制蒸镀速率分别为0.05、0.1和0.15 nm·s-1制备了厚度为60 nm的TAPC膜层,蒸镀速率为0.05 nm·s-1的TAPC膜层其表面粗糙度(2.52 nm)最低.随后在保持其他材料层厚度不变的情况下,以0.05 nm·s-1的蒸镀速率分别制备了厚度为50、60、70和80nm的TAPC膜层并构建了 OLED器件.对比研究发现,TAPC层厚度为70 nm的器件性能最佳,其最大亮度达到34350 cd·m-2,最高外量子效率(EQE)达到21.02%.该器件还具有优异的柔韧性,是色坐标位于(0.3140,0.6386)的标准绿光OLED器件.

    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发光二极管、空穴传输层、石墨烯、柔性光电子

    Ca和Ag的含量对可降解Zn-Li-Ca-Ag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闫俊竹高明于晓明谭丽丽...
    177-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备可降解Zn-Li-Ca-Ag合金,使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万能试验机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 Ca和Ag的含量对这种合金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Li-Ca-Ag合金的微观组织由树枝晶组成,Ca通过第二相强化使锌合金的强度提高,Ag细化枝晶使锌合金的塑性提高.Zn-0.8Li-0.1Ca-0.2Ag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了 186 MPa.Ca和Ag都能提高锌合金的耐蚀性能.

    生物材料锌合金力学性能耐蚀性能

    Mg-8Zn-4Al-0.5Cu-0.5Mn-xLi高模量铸造镁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刘晨野罗天骄李应举冯小辉...
    187-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和制备Mg-8Zn-4Al-0.5Cu-0.5Mn-xLi(x=0,3,5,7)(%,质量分数)系列高比模量的镁合金,研究了它的组织和性能.Li含量为3.14%和5.37%的两种镁合金,其基体为单相α-Mg,在晶界析出骨骼状Mg32(Al,Zn)49相,在晶粒内有颗粒状Mg5Al2Zn2相和Al2Mn相;Li含量为7.57%的合金,其基体主要为双相组织α-Mg+β-Li.添加Li元素后在晶界附近生成的共晶组织由α-Mg相和层片状AlLi相组成,并随着Li含量的提高层片状AlLi相的含量随之提高.随着Li含量的提高,合金的屈服强度呈逐渐提高的趋势,而抗拉强度基本上不变,合金的弹性模量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铸态合金ZA84-5Li的弹性模量可达51.89 GPa,比纯Mg的弹性模量高7 GPa,但是其力学性能基本不变,屈服强度为141 MPa,抗拉强度为189 MPa,密度为1.71 g/cm3.

    金属材料镁合金第二相强化显微组织弹性模量

    不同温度回火低合金钢缺口拉伸性能的预测

    齐恺力胡德江高崇刘峰...
    197-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和扫描电镜观察在不同温度回火的35CrMo低合金钢的微观组织和应力集中系数不同的缺口试样拉伸断裂形貌,研究了回火温度对其拉伸性能、损伤机制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态和回火温度为150~200℃的35CrMo钢,其显微组织均为回火板条状马氏体;在400℃回火的试样其组织为均匀的屈氏体组织;缺口试样的断裂形式均为韧性和脆性混合断裂.两种应力集中系数(Kt=3,5)的试样其缺口抗拉强度随回火温度变化的趋势相同,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缺口抗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K=3回火温度为150℃的试样其抗拉强度最高为2626 MPa;Kt=5回火温度为200℃的试样其抗拉强最高为2450 MPa.缺口的敏感度都>1,即在不同温度回火后都发生缺口强化效应,且缺口敏感性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有下降的趋势.随着应力集中系数的增大在不同温度回火的试样其缺口强化效果都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400℃回火的缺口试样其强化效率最显著.基于硬度与缺口抗拉强度的关系提出一种快速预测缺口抗拉强度的方法,预测结果的误差<8%.

    金属材料低合金钢回火温度微观组织缺口拉伸预测

    冷喷涂Zn15Al合金涂层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和防护机制

    徐龙李继文崔传禹卢祺...
    208-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低压冷喷涂技术在Q235碳钢基材表面制备冷喷涂锌(CS-Zn)和锌铝合金涂层(CS-Zn15Al),使用SEM观察、XRD谱、测量开路电位、电化学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曲线等手段对其表征,研究了涂层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和腐蚀产物影响涂层防护性能的机制.结果表明,CS-Zn涂层在NaCl溶液中浸泡期内腐蚀严重,而CS-Zn15Al涂层的腐蚀速率较低,耐蚀性能较好.CS-Zn的主要腐蚀产物是ZnO,其多孔状的结构特点和半导体属性会破坏产物层的致密结构,降低电荷转移电阻,促进涂层腐蚀反应的发生;而添加Al元素能促进保护性腐蚀产物Zn5(OH)8Cl2·H2 O和层状双氢氧化物Zn6Al2(OH)16CO3·4H2 O的生成,显著提高对腐蚀介质的屏蔽.同时,添加Al降低了涂层的腐蚀电位、增强了对涂层的阴极保护作用,保护性腐蚀产物层的生成降低了腐蚀电流密度,延长了涂层的使用寿命.添加Al元素可实现涂层防护性能和耐久性的协同提高.

    材料失效与保护锌合金涂层电化学阻抗谱冷喷涂

    激光选区熔化316L不锈钢在酸性氯离子溶液中的钝化行为

    李飞阳刘志红乔岩欣杨兰兰...
    221-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激光选区熔化316L不锈钢(SLM316L)进行开路电位、电化学阻抗、动电位极化、恒电位极化、暂态电流-时间测量以及Mott-Schottky、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表征,与商用轧制316L不锈钢(R316L)对比研究其在0.05 mol/LH2SO4+0.2 mol/LNaCl溶液环境中的钝化行为.结果表明:这两种钢钝化膜的形核机制均为连续形核,但是SLM316L不锈钢的晶粒更小、晶界密度更高、钝化膜生长得更快.SLM316L不锈钢发生过钝化溶解但是不发生点蚀,而R316L不锈钢发生点蚀.SLM 316L不锈钢的耐蚀性能更优,因为其为均一的奥氏体相且有大量的小角度晶界;同时,表面生成的钝化膜中的O2-/OH-比值更低、载流子浓度更低、Cr2O3的含量更高和NiO含量更低,对钝化膜的保护效果更好,使其具有优异的耐点蚀性能.

    材料失效与保护钝化行为电化学测试316L不锈钢

    在室温和液氮温度Ti-Al-Fe合金的拉伸行为及其变形机理

    尹艳超吕逸帆刘千里许亚利...
    232-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室温(25℃)和液氮温度(-196℃)测试Ti-Al-Fe合金的拉伸性能,并使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表征和分析破断后试样的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研究了这种合金的拉伸行为及其变形机理.结果表明,Ti-Al-Fe合金在25℃拉伸塑性变形后,在其显微组织中极少发现孪晶,其塑性变形机制主要为位错滑移.在-196℃该合金的强度和塑性较好,表现出孪晶诱发塑性效应,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生成了大量孪晶,其类型为{11(2)2}型压缩孪晶、{10(1)2}型拉伸孪晶和{11(2)4}型压缩孪晶,其塑性变形机制为滑移和孪生共存.在不同变形阶段孪晶的类型和数量不同,在变形初期孪晶的类型主要为{11(2)2}型孪晶,在变形后期{10(1)2}型孪晶的数量增多.

    金属材料Ti-Al-Fe合金拉伸性能塑性变形机制孪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