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传媒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传媒论坛
传媒论坛

半月刊

传媒论坛/Journal Media For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抗战时期报刊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分析——以1938-1942年《新民报》女性商品广告为例

    颜春龙周桂宇
    82-84,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女性商品广告在塑造女性形象、反映女性社会地位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抗战时期的《新民报》不仅积极宣传抗日、主张和平民主,并且十分注重广告业务的拓展,是当时用以了解战事详情和社会生活的典型报刊。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女性也有很大一部分打破了桎梏,走向社会去追求新时代、新风尚,社会地位也得到极大的提升。以1938-1942年《新民报》女性商品广告为研究对象,通过报刊广告的背景介绍、女性商品广告的文本梳理,来探寻抗战时期的报刊广告塑造了何种女性形象。

    抗战时期女性形象新民报女性商品广告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摄影传播策略探析

    张炜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新军突起,新闻照片"失宠",新闻传播阶段从"读图时代"迭代进入"看片时代",传统媒体新闻摄影业务遭遇困境。通过分析短视频和新闻摄影各自的传播优势,提出传统媒体应遵循新闻摄影传播规律,坚守新闻摄影正道,抓住短视频发展的风口,顺势而为,主动拥抱短视频平台这个舆论主阵地,积极探索新闻照片的传播渠道创新、传播形态创新和传播策略创新,实现新闻摄影在媒体融合时代的再出发。

    新闻摄影移动互联新媒体短视频图文模式

    新媒体传播与受众参与式文化的发展

    郭鑫昊孔蕊刘康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通信技术的创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也改变了大众的思维模式,对大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影响。新媒体更加强调受众的互动行为,衍生出互动型的文化。如何充分发展、利用观众的参与性文化,成为媒体领域的重要任务。通过深入探讨新媒体的传播属性,详细解释受众参与型文化的演变方向,设计了新媒体传播和受众参与型文化的发展战略。

    新媒体传播受众参与式文化

    全媒体时代地方广播电台新闻传播力增强策略

    李颖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地方广播电台新闻传播力增强的问题进行研究,立足于地方广播电台新闻传播现状,剖析广播新闻内容、报道渠道、从业者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提出增强广播新闻传播力的有效策略,力求通过科学规划生产内容、创新广播新闻报道方式、加强记者"四力"建设这些方式,促进地方广播电台生产更多新颖独特的广播新闻内容,并与网络媒体紧密融合,充分发挥短视频、网络新闻栏目、微博号、微信公众号等渠道的互动交流优势,为地方广播电台发展注入新活力。

    全媒体时代地方广播电台新闻传播力增强策略

    新媒体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策略

    张军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智慧广电领域中,新媒体技术可为其新业态、新视听、新平台、新网络以及新终端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有效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智慧化发展。聚焦现代广播电视领域新媒体技术应用的策略,研究包括新媒体技术基本类型、新媒体技术在现代广播电视中的主要应用策略及其发展方向,希望为新媒体技术在广电业的应用与广电行业智慧化发展提供参考。

    广播电视新媒体技术智慧化

    基于第五轮学科评估视角的高校出版机构发展研究

    齐飞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第五轮学科评估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评价框架的背景下,研究高校出版机构基于变化的评价指标做出改变,从而更好适应新的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参照《学科评估简况表》中的各项相关指标,深入探究高校出版对学科建设的支撑能力。从助力高校人才培养、展示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与学科协同式发展三个维度提出高校出版机构发展的具体路径,帮助高校出版机构应对教育变革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

    学科评估高校出版机构评估指标发展路径

    教育期刊"采编合一"的双向增益与困境破局——以《四川教育》为例

    赵敏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编合一"在教育综合性期刊制作中被广泛采用,具备记者和编辑的双重身份的从业者要掌握采写、策划、组织执行等复合素养。在具体领域,围绕行业样本和理论的积累、理解不断增加和深入,采、编双线并进,在内容组织和执行落地上互有增益、共促精进。针对媒介生产快速迭代下采编人员普遍存在的成长方向模糊,能力要求在"更专"和"更杂"之间摇摆的困境,从立足刊物主体、建构教育发展地图和专业知识谱系、跟进时代变化三个方面提出期刊采编人员职业成长中值得下功夫的方向和方法。

    采编合一《四川教育》双向增益角色切换

    学术期刊新进编辑编校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谭世平潘雁飞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每年都有许多新编辑加入编辑出版队伍从事学术编辑、校对编辑和技术编辑的工作,新编辑的成长速度关系到学术期刊编校队伍的梯队建设和刊物的高质量发展。新编辑可以通过集中培训、个人自学、编校实践这些方式熟悉国家政策方针,掌握编辑规范和标准,提高学术判断能力,更好地胜任传播学术成果、引领学术规范的职责。

    学术期刊新编辑集中教育个人自学勤于实践

    音像出版社技术编辑的职业素养探析

    钱樱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编辑在音像出版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分析音像技术编辑工作的行业环境和相关工作要求,对音像出版社技术编辑的定位、工作内容进行剖析,探讨该职业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使用相关软件、熟悉音像制作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提升音像技术编辑职业素养的策略,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术的提升,期望通过分析,为提高音像出版社的技术编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做出贡献。

    音像技术编辑职业素养主要技能音频编辑软件职业道德

    媒介形态理论视角下农家书屋数字化策略与实践

    缪行健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文化振兴是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的一种有效方式,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当前,乡镇的数字阅读服务建设仍然存在巨大的不足。以媒介形态理论为视角,通过梳理人类的传播史、重点阐述媒介的社会功能和数字阅读的优势、强调书屋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增加数字设备使农家书屋从传统纸质阅读向数字阅读过渡,并逐步实现元宇宙化、场景化打造书屋、将书屋纳入公共图书馆体系的措施。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做出积极贡献。

    媒介形态理论农家书屋乡村振兴数字阅读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