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传媒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传媒论坛
传媒论坛

半月刊

传媒论坛/Journal Media For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龄化传播研究的"隔"与"不隔"

    周裕琼
    3页

    观照·隐忧·进路:中老年群体抖音短视频转译行为研究

    袁爱清颜玉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和新兴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中老年网民群体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中越来越占有一席之地。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作为研究视角,从中老年人抖音短视频的转译实践出发,分析其转译动因和转译障碍,并试图从转译的问题呈现、利益赋予、征召与动员三个阶段出发,针对其现有的转译阻碍提供进路分析,从而为中老年网民群体的抖音短视频转译实践提供一些可行之策。

    中老年网民群体抖音短视频行动者网络

    老年用户的互联网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唐磊陶瑞马丽娜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SPSS 20和Amos 24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并结合知识分类和自我效能感知理论构建了老年用户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老年用户的互联网自我效能感知显著影响其行为;互联网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对手机使用互联网有积极影响,但影响是间接的,通过影响其对自身能力的评估和自信心实现;老年用户的计算机使用经验对互联网自我效能感知有积极影响,尽管在程序性知识方面影响相对较小。

    老年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知识分类自我效能网络技能测量

    差序格局:"关系"对农村老年群体微信使用的影响研究——以X村老年人为例

    谢梦琴韩雄飞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口老龄化与不断发展的数字新媒体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通过对X村的访谈研究发现,农村使用微信的老年人大多是通过"关系"习得微信功能。这个"关系"主要来自三方面:子女和夫妻间的义务性关系、伙伴间的互惠性关系、"权威人士"的功利性关系。这个"关系"发挥作用的机制会随着具体情景改变其"内圈人"和"外圈人"的位置,并形成了独特的差序格局。同时,这三类关系在促进农村老年人微信使用的过程中又起着相互补充的作用。

    老年群体微信使用差序格局关系

    智媒时代银色数字鸿沟演进态势与弥合路径分析

    张泽江于璇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日益发展,其在给人们提供多元的信息视角和资源的同时,也暴露出来了一些缺陷。最为明显的是当技术在为人们服务的同时,其所带来的红利并不能平等地惠及大众。它不仅仅受到地区性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影响,地方的经济水平和人们的认知水平也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前,老龄化的问题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专有代名词则是被称为"银色数字鸿沟"。数字鸿沟的主要群体包括两类:低龄群体与高龄人群。目前,老年人群体已经越发成为数字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基于当前现状,从多个维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继而从政府、个人等多个方面给出建议,使得老年群体得以跟上数字时代发展的步伐,让数字社会所带来的红利得以惠及各个群体。

    智能媒体银发群体数字鸿沟建设路径

    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进群众政治动员的重要经验论析——基于对读报组活动的历史考察

    李海媚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读报组作为党广泛联系群众的基层组织,在各类群众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政治动员作用,有效实现了群众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巩固了新政权,推动了经济恢复和生产建设。读报组作为政治动员的重要载体,在政治、组织、思想、服务、制度等方面取得了发挥动员功能的丰富经验,坚持政治领导是读报组发挥群众政治动员功能的根本保证;坚持组织推动是关键议题;坚持思想引领是灵魂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是目的所在;坚持制度约束是有力保障。读报组推进群众政治动员的经验对新时代推动党的政治文化建设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引导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奋进仍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读报组政治动员群众运动

    打破公众环境话语体系中隐蔽的信息壁垒——基于对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的文本分析

    郭淼杨济遥
    26-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环境传播的话语研究集中在政策解读与媒体报道上,从公众视角出发的环境话语研究较少。因此,选择由主流媒体搭建的政民互动平台——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作为研究对象,以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20日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9个部委的留言数据为研究样本,结合同期出台的环境政策与公开文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环境信息的隐蔽导致公众在环境动员中处于被动位置,在话语体系中主体作用被遮蔽。再加之缺乏表达渠道与平台呈现,公众在环境话语体系的建构中长期缺席。政府应把握好环境传播中的信息主导权、话语主导权与处置主导权,扮演好环境目标制定者、环保任务分配者、环境资料收集者以及发布者的行动者角色;新闻媒体需发挥好媒体平台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共同帮助公众实现由被动转为主动接收环境信息,打破隐蔽的结构化信息壁垒,建构并完善我国公众环境话语体系。

    环境传播环境话语领导留言板公众话语

    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报刊非人民性的批判——兼议无产阶级报纸的贫困现象

    冯寿林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刊是工具,更是稳定政权的领地。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中记录的马克思与报纸行业交往的历程,整理报纸、采稿、编辑的内容发现资产阶级报刊的本质面貌,反映了报纸被利益集团操控和无产阶级报刊贫困的现实。研究发现,资产阶级以政治权力控制报刊,采取的手段有设立授权机关监控报刊,依仗资产阶级的财力资助报纸,改造民主主义等类型的报刊归为资产阶级掌控。资产阶级报刊本性表现为具有资本追求利润的本性、用假象掩盖事实的做法和鲜明的阶级性。资产阶级报刊的垄断性与政治秘密关联,具有威慑力。无产阶级的报纸遭遇办报被打压、工人运动的选题被禁言、工人需求的思想被排挤。编辑是政治利益的代表,在资产阶级报纸编辑队伍中扮演不同角色。马克思以批判视角分析资产阶级报刊缺乏人民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人民的真实需要得不到真实的报道,人民知晓某一真相则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阶级立场狭隘、不具有启发民众的功能。

    马克思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报纸贫困非人民性

    基于用户视角的媒介批评研究——以《人物》东航报道的后续争议为例

    刘远军刘华洋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微信公众号、微博和知乎等APP成为媒介批评的新生领域。媒介批评呈现出用户参与,并逐渐与专业媒体平分秋色的局面,改变了以往由专业媒体垄断的媒介批评生态。以《人物》关于东航事件报道的引起的后续争论为切入点,主要以知乎、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为场地,筛选对其中用户媒介批评内容进行文本分析,揭示用户的媒介批评对传统新闻规范的强调。同时,用户这一新力量的出现也推动了媒介批评的新发展。因此,正视用户出现对媒介批评场域所带来的影响十分重要。

    媒介批评用户新闻规范场域

    教育网络舆情"体制归因"现象的演化机制分析

    郑青青
    41-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网络舆情"体制归因"现象,是指各类教育议题在网络舆论场喧嚣、激辩、传播之后,舆论偏向于将问题的根源归结为"体制问题",盲目陷入效仿西制的幻想之中,并由此激化成为带有"怨恨性批评"负面情绪的网络舆情。教育网络舆情"体制归因"现象具有反精英、反官方、反理性三种趋向;一般会经历生成、扩散和消减三个阶段;根据演化的不同特点,分为"交融—分阶"模式、"酝酿—激化"模式、"聚焦—转移"模式三种模式。

    教育网络舆情体制归因演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