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石晓辉

月刊

1674-8425

xb@cqut.edu.cn

023-68667299

400050

重庆杨家坪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政治哲学、工商管理、法学、语言文学为主要刊登内容,集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理论联系实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经济提升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影响机制与实现路径

    赵峥王少国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具有显著影响,是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战略支撑。数字经济对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提升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增量效应、结构效应和创新效应。我国数字经济带动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实现稳步提升,但仍然面临数字人才供给不足、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数据生产力潜力挖掘不足等主要挑战。为更好地通过发展数字经济提升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建议持续扩大数字经济发展优势,夯实中等收入岗位创造能力;以数字化赋能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中等收入岗位比重增加;加大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和研究支持力度,加强中等收入就业潜力转化;加强城市群和城乡间的数字经济发展协同,加快提高落后区域和农村居民收入;完善数字经济分配制度,营造适配数字经济发展的收入分配制度环境,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带动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提高的作用。

    数字经济中等收入群体共同富裕

    中国城市老龄友好型社区建设状况与优化策略

    戈艳霞周灵灵
    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老龄友好型社区建设进行量化考察,不仅有利于增进社会共识,还有助于研判实施政策干预的优先次序和时机。本文基于人境匹配原则,借鉴世界卫生组织老龄友好指标体系,开发出一种信度效度良好的适用于我国城市老龄友好型社区的测量指标体系,并对城市老龄友好型社区建设进行量化考察。结果表明:城市老龄友好型社区建设距离最优状态尚有较大改善空间,且结构性短板突出。从老龄友好型社区评价指标维度来看,短板弱项最突出的是社会环境,其次是文化和物理环境;老龄友好型社区建设的区域不均衡性和城市异质性特征明显;区域不均衡性特征总体表现为"东部较高、西部居中、中部和东北塌陷";城市异质性特征表现为城市人口规模越小,老龄友好型社区建设水平越低。针对短板弱项,建议优化老龄友好型社会环境和适老化的物理环境,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文化环境;进一步加大对中部和东北地区以及中小城市老龄友好型社区建设的支持力度。

    老龄友好型社区人境匹配老年环境学老龄化社会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思想渊源与评价指标体系

    万华颖
    2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坚持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追求,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实践,紧密结合当前我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探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理论渊源,对新发展阶段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评价指标体系展开研究,这对于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精神文明中国式现代化

    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生成、创新与精神实质

    陈开菊
    3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地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显著优势和鲜明特色。作为构建中国民主话语体系的一次成功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在话语陈述、话语塑形、话语表达中生成。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创新体现在制度、价值和效能多重向度上。从其精神实质上讲,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源于中国传统政治话语的文化基因,是马克思主义民主话语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果,延续了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话语特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构建民主话语新秩序的历史担当。

    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人权与世界人权——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权的重要论述

    王鹤晨
    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权的重要论述,科学揭示了人权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坚持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伟大真理;科学回答了"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往何处去、如何实现"的时代之问,指出社会主义人权具有显著优越性,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发展道路前进;科学回答了"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往何处去,如何实现"的世界之问,指出必须坚持在《世界人权宣言》的指导下,尊重各国国情与实际,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共创发展条件、实现互利共赢,推动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沿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前行。

    人权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命运共同体

    改革开放初期党史教育发展脉络及现实启示

    刘纯明兰曾妮袁菁瑶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初期的党史教育是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针对少数党员、民众对我党历史产生困惑和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的背景下展开的一场实事求是的教育活动。改革开放初期,历经恢复重建和改革深化两个阶段的全民性、多层次、宽领域的党史教育,最终实现了对我党前期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达成了我党与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认识上的团结一致,进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党史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历史思维的指导作用、舆论优化的场域改善及政治引导的实践保障,这些对新时代开展党史教育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党史教育实事求是历史思维舆论优化

    居民负债与绿色消费——以新能源汽车为例

    李志青朱怡程
    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居民负债水平这一金融因素出发,研究其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影响,并且通过对选取的31个省份2015—2018年面板数据加以实证检验;研究过程中,为克服居民负债水平的内生性问题,选择住宅商品房价格作为其工具变量进行回归。结果表明,居民负债率对于新能源汽车消费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且财政补贴与负债存在交互效应,即高负债地区财政补贴的激励效应更弱,在补贴力度大的地区负债的推动作用也会被抑制。因此在补贴退坡的背景之下,为稳步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释放、推动绿色消费,政府应当合理引导汽车消费金融行业并以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信贷的发展,企业应当着眼于高杠杆水平城市、开发潜在的消费市场。

    居民负债绿色消费新能源汽车杠杆率补贴

    环境规制异质性、溢出效应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赵波黄珊珊罗小娟
    7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确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关系对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我国31省市2006—2017年面板数据,刻画异质性环境规制的总体情况与时空演变规律,基于空间邻接和地理距离权重矩阵,应用空间杜宾模型(SDM)估计环境规制总体强度以及行政命令型、市场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结果发现:我国环境规制强度呈现逐年递增且自东向西递减的趋势;环境规制总体强度的提高对产业结构升级有积极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行政命令型与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均能促进本地和邻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而市场型环境规制则会抑制本地产业结构升级,其溢出效应并不明显。故此,政府应探索多元化的环境规则组合方式,打破区域发展的行政壁垒,实现环境规制效用最大化。

    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升级空间杜宾模型异质性

    券商声誉会影响科创板IPO抑价吗?——基于折价与溢价效应的实证研究

    李攀艺赵余声曹奥臣胡丹...
    8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券商声誉视角探索科创板公司IPO抑价的成因。采用分析师预测法将IPO抑价率分解成一级市场IPO折价率和二级市场IPO反应率,剖析券商声誉对IPO抑价的内在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券商声誉对一级市场IPO折价率作用效果不显著,对二级市场IPO反应率则存在显著正向作用。剔除市场波动影响、增添C-M声誉排名指标、分时段估计分析师预测结果后,结论依然稳健。这表明券商声誉并未有效发挥信息披露和认证中介功能,反而激发了市场投资者的有限理性行为。建议构建券商声誉正向排名和逆向声誉损失测度相结合的双向测评机制;同时从强化科创板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理性投资者培育等方面构建噪声过滤机制。

    券商声誉科创板IPO抑价分析师预测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陶熠曾庆均吴佑波
    9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1—2020年面板数据,结合层次分析法、改进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模型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探索其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揭示驱动效应的区域异质性;运用ArcGIS对其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利用计量回归模型对整个区域及分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对推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不均衡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高质量发展呈现"西高东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高质量发展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交通基础设施水平、财政支持力度、信息化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对分区域的驱动效应存在异质性。有针对性地提出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构建区域重点农业产业图谱和农文旅产业化联合体,利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构建更加稳固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稳定农民工就业质量和水平,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支持力度,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引导培育乡村新动能等对策建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高质量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高质量发展时空特征驱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