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石晓辉

月刊

1674-8425

xb@cqut.edu.cn

023-68667299

400050

重庆杨家坪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政治哲学、工商管理、法学、语言文学为主要刊登内容,集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理论联系实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共同富裕目标下的转移支付制度:成效、问题与建议

    赵峥王炳文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再分配工具之一.随着我国财税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专项转移支付规模适度增长,转移支付结构持续优化,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有效提升.但整体看,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健全,中央与地方相关事权和支出责任还不清晰,相关资金分配和使用效率仍然较低.因此,需要在推进共同富裕的政策目标和制度框架下,加快建立完善转移支付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促进中央与地方相关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相适应,加大转移支付资金统筹力度,加强转移支付综合管理,进一步增强转移支付的精准性和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发挥转移支付促进共同富裕的再分配效应.

    转移支付财政体制区域治理共同富裕

    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和解决途径

    张涛李承健
    1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促进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若干重要挑战:土地资源有限、水资源短缺、经营规模扩大缓慢、农业生产者支持率低.为此,对推动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加强土地和水资源管理;提升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推动农业从业者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农业经营者转变;提高农业生产者支持力度,农业补贴由投入品补贴向基于经营面积的补贴倾斜;建立替代土地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在坚持主要粮食作物完全自给的同时,适时适度辅以进口,缓解国内资源和环境压力;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提升政策效力.

    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生产者适度规模经营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优化与新发展格局构建

    韩喜平郝婧智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的素质是推动历史上经济发展格局变化的核心要素,对中国经济发展格局演变的意义愈加重要.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国内外格局的变化,对经济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安排,要形成在人力资源依托下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针对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的短板,需要通过发展教育培训、加强宏观调控、调节流动机制等措施持续提升人才质量、调整人才结构、引导人才流动,从转变发展动力、释放内需潜力与优化区域发展3个角度对新发展格局形成有效依托,为新发展格局提供持续稳定、高质高效的智力保障.

    新发展格局人力资源创新人才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百年回顾及基本经验

    徐茂华潘艾冬
    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在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经初步探索、蓬勃发展、全面推进和创新发展4个历史时期,形成了目标的政治性、内容的时代性、方法的多样性和载体的创新性等主要特征,积累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加强党的领导、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抓住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重点人群、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等基本经验.今天,回顾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百年历程,总结百年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经验,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新时代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增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意义重大.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建党百年

    "六大思维能力"是马克思主义对思维能力要求的宏观概括

    吕进张盼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对现实问题的指导和实践意义,其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六大思维能力"的要求."六大思维能力"是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时代要求,正确理解把握思维能力,全面学习运用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思维方法,精准指导工作实践,有利于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建设事业更加顺利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维能力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思维能力要求的宏观概括和精准提炼,不仅对当代党员干部和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为科学思维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六大思维能力"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

    双碳目标与绿色金融:机遇、挑战与启示

    尹振涛夏诗园
    4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和绿色金融发展政策融会贯通,双碳目标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难得发展机遇,而绿色金融也将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在分析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内涵、现状和积极效应基础上,针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绿色金融政策机制、标准规范有待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与绿色产业不匹配,绿色金融配套基础设施薄弱;绿色产品创新不足,疫情影响绿色产品的市场化运作;绿色理念有待提升,绿色金融主体参与度不高等困难和挑战,借鉴国际发达国家相关经验,基于我国经济现实提出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优化各部门协调合作,构建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支撑,加强绿色金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绿色金融相关技术手段、提升绿色金融实践能力等建议.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绿色转型绿色治理碳交易市场

    基于多维高频数据和LSTM模型的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预测

    邱冬阳丁玲
    5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0—2019年的沪深300股指期货为对象,收集日收盘价、5分钟收盘价,以及影响波动的5维度89个指标,采用维度删减、间隔采样方法,组合成多个不同维度和不同频率的LSTM深度学习模型对沪深300股指期货进行预测,并且从空间和时间角度分析维度和频率对股指期货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LSTM模型可以很好地描绘沪深300股指期货多维高频数据的特征;空间上,变量维度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的预测带来间接影响,预测精度最高的出现在10至20个交易日区间;时间上,数据频率的影响更为直接,频率越高预测精度越高.研究结论有助于股指期货参与各方分散和化解金融风险.

    多维高频数据深度学习LSTM模型沪深300股指期货

    地区社会信任视角下股权质押对股价崩盘的影响

    韩杨林煜恩林泽坤
    7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四五规划既强调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同时也强调推进诚信建设,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市场.通过研究股权质押这一股价崩盘风险的重要诱因,引入社会信任作为调节变量,检验非正式制度对金融风险的制约作用.研究发现:股权质押比例越大,会导致控制权和现金索取权的偏离越大,这加强了股东的道德风险,提高了其"掏空"的动机,使股票价格与价值的偏离积累,增大了股价崩盘风险;社会信任减弱了股权质押对于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作用,其调节作用与代理问题相关;是否存在内控缺陷和信息不对称程度对研究结论无明显影响.

    股权质押股价崩盘风险社会信任

    共同富裕视阈下"先富"农民群体的消费结构透视——基于江苏省典型样本的实证分析

    王志章华斯琦屈影
    8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都有很大变化.将《江苏省统计年鉴》划分的高收入户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各项商品(服务)消费占比,运用ELES模型分析江苏省富裕农民消费结构、消费意愿,深入剖析其消费行为与消费欲望间的偏差.结果表明:食品、居住仍是江苏省"先富"农民消费的重点,但高房价给农村居民带来较大的生活压力;交通通信已成为消费热点,农民对于交通通信以及医疗保健等发展型消费有着较强的消费欲望,但目前,居民对于医疗保健的消费占比仍然较低;农民对于文娱消费意识不足,农村教育文化娱乐的消费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农民对于教育文化娱乐的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引导富裕农民增加人力资本投入;(2)转变更新农民消费观念,加快升级农村消费结构;(3)加强物价尤其是房价控制力度,鼓励农民增加耐用品消费;(4)提档升级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引导农民增加发展型消费比例;(5)优化乡村教育文化环境,释放农民精神消费潜力.

    江苏省共同富裕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价格自弹性价格互弹性

    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文本量化研究——以深圳市为例(2010—2020年)

    吴田赵渊博
    9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才是第一资源,《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明确提出了建成人才强国的时间点,而基本公共服务是引才用人工作开展的重要抓手.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全球标杆城市,其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带动.以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为研究对象,基于深圳市及其各辖区、各功能区10年来颁布的188份相关政策文本,从深圳的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人才服务工程和计划,人才公共服务政策的颁布年度、执行效力等方面对深圳人才公共服务工作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并且基于政策工具-政策情境的两维度分析框架对人才公共服务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深入和细致的剖析.在总结《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政策连贯性较强、体系完备性可观、结构科学性合理、着力均衡性不足的优势和劣势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启示和建议:一是继续深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供给质量,提升供给效率;二是在人才公共服务政策工具的配置上更加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的相辅相成,着力更加均衡;三是在服务理念上逐渐实现从兜底型向发展型的转型和提升.

    人才公共服务政策文本政策工具政策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