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石晓辉

月刊

1674-8425

023-62769495

400050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教育部优秀期刊。主要刊登有创造性、探索性、开拓性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报告、重要学术问题的评述和学科前沿的综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标度网络下的人群分类传染病传播研究

    刘勇杨淑姝王笑
    273-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社会网络中传染病的传播规律,进一步精准防控疫情.基于以家庭为单元的无标度网络,建立SIRS传染病模型,结合中心点和结构洞点所在位置分析了传染病传播、扩散规律,通过对模型参数定量研究和数值模拟,得到感染率、治愈率和免疫人数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防控措施都是及时有效的,同时发现控制特定人群的流动和提前免疫可有效实现疫情精准防控,为制定有效的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无标度网络SIRS模型人群分类中心点结构洞点

    面向城市信号灯环境的多模混合动力汽车经济性驾驶研究

    张葆青陈爽辛越峰
    280-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智能网联环境下的多模混合动力汽车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面向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的经济性驾驶研究.首先,基于车联网信息获取信号灯相位与计时数据,根据信号灯位置与道路限速等约束搭建多个信号交叉口路网模型,建立了面向控制的多模混合动力系统部件模型与整车能耗模型;其次,基于庞特里亚金极小值原理解决单车经济性驾驶问题,针对红绿灯路口进行场景分析,规划车辆在不停车通过条件下的有效速度范围,分析了连续信号交叉口的经济性速度优化问题;最后,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求解多模混合动力汽车的最优能量管理问题,同时引入模式切换惩罚项以提高多模混合动力系统的运行平顺性.与全局最优的动态规划型能量管理相比,新控制策略取得了3.767 L/100 km的近优燃油经济性.

    交通信号灯经济性速度规划多模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能量管理

    多重分形视角下的HAR-SMFV模型及其预测研究

    董鑫王沁何婷栗浩南...
    291-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日间波动的多重分形性、时变性及异方差性,构建了HAR-HV、HAR-FV、HAR-BSMFV和HAR-TSMFV模型,评价并比较了这4种HAR族模型的拟合优度和预测精度.实证结果和MCS检验证实,引入马尔可夫转换多重分形波动的HAR-SMFV类模型的预测能力显著提高且结果具有稳健性,其中HAR-TSMFV模型不仅刻画了日间波动的时变性和异方差性,而且捕捉了3种多重分形波动之间的转换,表现出最高的预测精度.

    马尔可夫转换多重分形HAR模型预测MCS检验

    交错群图的混合故障诊断问题研究

    葛姝媛原军
    302-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衡量以交错群图为拓扑结构的多处理器系统在混合故障环境下的故障诊断能力,研究了交错群图在HPMC模型下的h-限制点诊断度和r-限制边诊断度.根据这2种混合故障诊断度的性质,得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考虑到交错群图中相邻的顶点有公共邻点,将h和r划范围讨论.借助反证法,得到了交错群图在1≤h≤2n-7时的h-限制点诊断度是2n-h-4.然后由h-限制点诊断度和r-限制边诊断度的关系,确定了交错群图在3≤r≤2n-5时的r-限制边诊断度是2n-r-4.此外,通过构造相异的一致故障对并证明是不可区分的,确定了交错群图在h=2n-6,2n-5,2n-4时的h-限制点诊断度分别是1、0、0;在r=1,2时的r-限制边诊断度分别是2n-6、2n-7.这些结果显示出交错群图在混合故障环境下可自我识别故障元素的最大数值,体现了系统最大的故障诊断能力.

    混合故障诊断诊断度HPMC模型交错群图

    区间图最小连通支配集问题的最优算法

    周星宏李鹏王爱法赵文平...
    309-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区间图的最小连通支配集问题,设计简洁的线性算法.对该算法的时间、空间复杂度进行分析,并从实例和理论两方面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是线性的,即区间图上可在O(m+n)时间内找到一个最小连通支配集.

    支配集问题最小连通支配集问题区间图多项式算法线性算法

    基于检测支柱偏移的球罐屈曲分析

    黄思易天坤欧晨希林冠堂...
    315-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5000 m3的在役丙烷球罐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单根支柱底部周向偏移和径向偏移的有限元模型.在ANSYS Workbench平台进行了屈曲响应分析,掌握了支柱底部周向偏移和径向偏移的极限值以及球罐在支柱偏移下的屈曲变形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检测的支柱偏移数据,对球罐进行了屈曲分析.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偏移量范围内支柱底部径向外偏移未出现屈曲;支柱底部径向内偏移的极限值比底部周向偏移的极限值大,支柱底部径向内偏移的屈曲变形量比底部周向偏移量小,说明球罐支柱底部在周向偏移时更容易屈曲,在支柱底部径向外偏移最不易屈曲;球罐的屈曲变形最大位置在拉杆处,该球罐在支柱底部径向内偏移和周向偏移下的屈曲响应均符合分支屈曲的特点.

    球形储罐周向偏移径向偏移屈曲分析

    一种流体驱动式管道检测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优化

    马英涵赵弘余家昊王文明...
    32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某一小口径服役中的长输管道漏点的定位问题,设计了一款以柔性材料制作塑封层的流体驱动式管道检测机器人.通过流压及管道内径变化判断并定位漏点,分析了推动机器人所需的压差与检测速度的关系,以最小压差为条件,提出一种基于确定流体密度的流体驱动式管道检测机器人结构设计.分析了管道对机器人的挤压力为除流体本身外的最大压差来源,对摩擦因数进行了测定,并通过仿真实验得到了机器人受到的压力.以此为条件,基于响应面法对机器人进行优化设计.在经过优化设计后,机器人在管道中受到的最大挤压力与机器人前后压差均减小了98.42%,平均速度提升了7.1%.实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在此长输管道中可完全实现悬浮态的平衡,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摩擦的影响,提高检测速度,缩短检测所需时间.使用双层锥角支撑设计塑封层的外部结构,可以使机器人在较小压差作用下前进,并对管道中的漏点进行检测.

    管道机器人管道检测优化设计响应面法

    模糊PID控制10 MN液压机阀控马达转速研究

    王明锦孙春耕董湘湘李骥鹏...
    330-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了一种以液压马达驱动的10 MN液压机,为了研究液压机工作时的动态特性,以其电液伺服比例阀控液压马达速度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AMESim和Matlab/Simu-link两个软件独特的功能优势,搭建电液伺服比例阀控马达系统的机械模型和控制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对液压马达的转速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并与传统PID控制算法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算法在电液伺服比例阀控马达转速控制上,响应时间明显比常规PID控制策略更短,具有更小的超调量和更好的追踪性能,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PID控制方法.

    伺服比例阀联合仿真模糊PID转速控制

    2.5D编织复合材料齿轮性能仿真分析

    刘舒伟王旭鹏刘峰峰唐欣尧...
    337-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维角联锁(2.5D)是一种新型结构复合材料,不仅具有高比强度、比模量、抗分层能力及抗冲击损伤等优点,还克服了其他三维多向编织复合材料在复杂异型结构生产上的不足.在对2.5D浅交弯联单胞模型的构建和力学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一对圆柱直齿齿轮,实现齿轮的高强度和减重需求.建立了齿轮的静力学和运动学分析模型,通过对其有限元分析来实现齿轮的优化设计.分别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啮合进程分析,分析结果详细描述了齿轮啮合时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变化,可为2.5D编织复合材料齿轮的减重及啮合特性分析提供借鉴.

    2.5D单胞齿轮啮合有限元

    遗传算法优化模糊PID的管内液压校圆机构控制研究

    宁志远赵弘
    345-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管件的椭圆度对于焊接质量和效率有着巨大影响,并且影响管件的残余应力分布,进而影响使用寿命.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体积小巧、适用于一定尺寸范围的集成式管内校圆机构,故提出一种管内液压校圆机构.为了提高管内液压校圆系统的控制精度,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模糊PID的控制方法.由于在校圆过程中需要多缸同时运动,采用误差补偿多缸同步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模糊PID控制器相比于传统PID及普通模糊PID控制方法响应速度更快,超调量更小,更加精准快速地控制滚轮的位置,误差控制在0.1%~0.2%.多缸同步控制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准,能够实现对管道的精准校圆.这种模糊PID液压校圆机构提高了校圆质量,为管内校圆机构设计提供新思路.

    校圆模糊PID遗传算法多缸同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