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石晓辉

月刊

1674-8425

023-62769495

400050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教育部优秀期刊。主要刊登有创造性、探索性、开拓性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报告、重要学术问题的评述和学科前沿的综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热变形不同工况参数对行星齿轮系统齿隙影响规律研究

    吴志剑王靖岳张成强丁建明...
    169-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不同工况条件下,行星齿轮系统的齿侧间隙因热变形所发生的改变,提出一种包含内啮合副热变形的行星齿轮系统齿侧间隙改变量理论计算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 稳态热-结构耦合场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验证,获得不同工况下的稳态温度场数据.基于所提出的模型并结合稳态温度场数据,分析变转速、变扭矩以及恒功率3种工况下,行星齿轮系统齿侧间隙随工况参数的变化规律,可为行星齿轮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行星齿轮系统工况参数热变形齿侧间隙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老化沥青与集料界面粘附愈合行为研究

    乔建刚张帅泽李海建
    176-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微观角度分析沥青老化后与集料界面粘附愈合行为,采用Materials Studio 2020软件,分别构建老化沥青、集料、老化沥青-集料界面粘附愈合模型,从密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溶解度参数验证构建模型的准确性.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再生剂类型和温度变化对老化沥青-集料粘附愈合模型的界面相对浓度、粘附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构建的老化沥青模型参数合理,能够表征真实老化沥青特性;随着温度的升高,界面相对浓度先升高后降低,温度为298 K时达到最大;界面相对浓度由大到小对应的再生剂类型依次为R2>R1>R4>R3,链状、小分子量再生剂对界面相对浓度提升幅度最大;温度和再生剂通过改变沥青与集料界面的粘附能,影响模型愈合速率,范德华势能是影响界面模型粘附能的主要因素.

    粘附愈合粘附能分子动力学模拟界面相对浓度老化沥青-集料界面

    复合材料机翼多工况下的自适应优化设计

    鞠光徐平铁瑛尹志豪...
    184-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具有优良气动性能且兼具结构强度及轻量化的复合材料飞机机翼,提出考虑气动分析和结构分析多目标多工况优化方法.分别对机翼进行气动分析及结构强度分析,以机翼展弦比、锥度比、后掠角为几何优化变量,以机翼上下机翼蒙皮的-45°、90°、45°、0°层厚度和夹芯厚度为结构优化变量,建立以应力、位移为约束,以升阻比最大化和质量最小化为目标的协同优化模型.针对复合材料机翼多目标优化设计存在的计算量大难以取舍的问题,提出基于多准则和物理规划的自适应约束Kriging模型多目标优化算法(adaptive constraint kriging model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multi-criteria and physical programming,AKBCP).该算法引入了物理规划法和多准则加点,通过测试算例对比分析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优化效果.将该算法应用到机翼多目标优化中,与初始机翼相比,优化后机翼升阻比提高3.12%,质量减轻31%,研究结果可为复合材料机翼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复合材料机翼多工况优化物理规划法多准则

    基于欠定盲源分离模型的负荷分解方法研究

    程宏波李昊岭李宗伟万紫彤...
    193-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规模分布式能源并入电网,其波动性与随机性对网侧的安全稳定带来挑战.而柔性负荷的合理调控可促进需求侧响应,柔性负荷的分解与识别是实现源荷积极互动的前提和关键.传统非侵入式负荷监测需要先验信息,在实际中较难获取.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欠定式盲源分离模型的负荷分解方法,利用开源数据集REDD进行实例验证分析.首先,对功率序列进行邻点做差处理,构建负荷功率与时间分布特征,通过聚类识别出独立负荷个数;随后,采用概率归一思想求解欠定混合矩阵,将独立负荷有功功率矩阵的输出转化为几种概率事件;最后,采用盲源分离模型将总功率信号分解为各独立负荷功率的叠加.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普适性,分解精度高,可满足实际需求.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欠定式盲源分离模型聚类分析概率事件

    气动力及外部荷载下覆冰输电线共振特性分析

    蔡萌琦陈锐闵光云杨曙光...
    202-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研究覆冰输电线的非线性振动问题,在考虑气动荷载和外部激励的前提下分析输电线的舞动特征,建立覆冰输电线在气动荷载及外部激励作用下的力学模型,推导模型的非线性舞动方程.基于Galerkin方法将推导的非线性舞动方程转换成常微分方程,利用多尺度法得到模型的主共振及谐波共振的幅频响应函数.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输电线产生主共振时,响应幅值随着调谐参数的变化会出现同步与失步现象,外部激励荷载或风速的增大均会使系统响应幅值增大并呈多值性及不稳定性;张力的增大使系统响应幅值减小,并减弱其非线性特性;谐波共振的响应幅值随外部激励荷载或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呈现多值性和跳跃性;共振峰向调谐参数右方向偏移,系统呈硬弹簧特性.

    非线性舞动主共振谐波共振多尺度法稳定性

    电动汽车接入主动配电网协同储能研究应用综述

    蔡黎杨晨曦李俊霆杨帆...
    212-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已经呈现规模化效应,随着配电网中清洁能源逐渐呈现高比例趋势,规模化电动汽车接入主动配电网作为储能配置参与协同调度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电动汽车参与储能的形式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与挑战.为此,分析了协同储能调度的目的及影响因素,从计及需求响应、考虑供需双方、结合多方利益、参与虚拟电厂储能四个方面综述协同储能调度的研究现状,结合国内外应用案例分析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电动汽车协同储能调度需求响应供需双方虚拟电厂

    公交导向式慢行系统对交通出行结构影响分析

    张晋伟高建平
    221-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到合理的公交导向式(TOD)慢行系统规划设计能够引导居民减少私家车出行,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降低碳排放量,提出了公交导向式慢行系统设计的定义,通过分析公交路线和站点的空间结构,给出TOD+TID模式慢行系统空间布局方案以及模式慢行系统设计流程和方法.采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对城市交通出行结构进行建模,选取碳排放、能源消耗、社会成本、出行舒适度作为目标函数,将路网最佳容量、停车场容量、慢行系统容量作为约束条件构建城市交通出行结构优化模型,计算并对比优化前后交通出行对碳排放变化的影响.最后,结合广州市荔湾区实际案例分析TOD模式下慢行系统对碳排放及能源消耗、交通出行结构的影响,表明TOD模式下慢行系统的合理建设能够降碳减排,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

    TOD+TID慢行系统碳排放交通出行结构多目标线性规划

    考虑候机区拥挤的机场廊桥再分配优化研究

    李明捷冯思蓉张文义
    228-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缓解高峰时段机场候机厅内局地过度拥挤现象,对既有廊桥分配方案进行再优化,构建数学优化模型,以最小化各登机口候机区域客流密度最大值为目标,综合考虑停机位预分配方案、前后航班及相邻登机口航班时刻、候机厅面积等约束,在不影响廊桥利用率的前提下,优化候机区客流时空分布,避免因局地过度拥挤而诱增潜在的管理风险.鉴于模型的计算复杂性,运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实例计算结果显示:算法收敛性能良好;优化后候机区内局地的客流密度峰值下降近50%,候机厅资源利用均衡性明显改善,对应均方差指标降幅超过51%,表明所提方法实现了预期效果,可提升机场运行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机场运行管理机位分配候机楼拥挤整数规划遗传算法

    Fe-ZSM-5催化S2O82-脱除烟气中Hg0的研究

    王泉海刘柱卢啸风刘志村...
    236-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烟气中的零价汞Hg0难以被脱除,是燃煤电厂汞排放的主要形式.过硫酸根可以有效地氧化脱除Hg0,但其本身反应效率不佳限制了其在燃煤电厂中氧化脱除Hg0的工业应用.为此,从催化S2O82-与Hg0的氧化反应入手,以商用H-ZSM-5为原料,通过浸渍法成功制备了不同Fe含量的Fe-ZSM-5催化剂.结合ESEM-EDS、XRD、BET和XPS等分析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发现随着Fe负载量的增大,分子筛表面的分散度越大且Fe均匀分布在表面上,有助于催化反应的进行,同时浸渍的Fe主要以Fe2+和 Fe3+形式存在于ZSM-5,Fe负载量的增大也会导致Fe2+占比增大,而Fe2+对氧化反应有极大的促进作用,Fe主要以Fe-Si-O形式存在,ZSM-5被铁改性后仍保持其完整的骨架结构和孔隙形状.实验结果表明,3.0Fe-ZSM-5作催化剂时效果最佳,氧化脱除Hg0效率最高能达到88.31%.

    过硫酸根零价汞Fe-ZSM-5催化氧化

    考虑约束违反评估的源网荷储光伏储能优化配置研究

    胡恩德赵海波齐慧文王尧...
    244-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时序特性的光伏不合理接入配网带来的电能质量下降和线损增加问题,建立满足多约束条件下的储能投资成本和配电网线损率的储能配置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约束违反评价策略下结合曼哈顿距离的非支配总排序的MOISC-ZOA多目标配置算法,该算法利用正余弦算法强化优势个体的引导作用,并引入一种多子群策略模拟了个体的信息传递,优化储能投资成本和配网线损.测试结果表明该配置方法在降低储能成本的条件下,能将33节点网络的年度平均线损率降低14.7%,同时改善了节点系统的电压偏差.

    源网荷储储能配置约束违反评价储能投资成本线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