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建筑
重庆建筑

官正梅

月刊

1671-9107

cqjz2002@yahoo.com.cn

023-63859165;63854487

400015

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31号

重庆建筑/Journal Chongqing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服务山地及西部地区建筑行业,反映重庆及西部地区建筑行业研究、开发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是、新设备所取得的成果。读者对象:从事城乡建筑各专业的中、高级科技人员、管理干部,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及热爱、关心城乡建设事业的广大读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道路施工中沥青摊铺工程技术要点

    胡丽娟谢晖朱勇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综合实力的提升,近年来的道路施工项目数量和规模都呈现爆发式增长,社会各界对道路施工质量越发关注.在道路施工中加强沥青黏合材料的使用可以显著提高路面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路面的平整性、延长道路使用寿命.该文以实际工程为例,重点分析沥青摊铺技术在道路施工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以期提高沥青摊铺施工质量,推动我国道路建设的健康发展.

    道路施工沥青路面摊铺技术解决对策

    大断面偏压隧道超浅埋洞口施工关键技术

    赵金洪陈绍清刘恒瑞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隧道暗挖施工的安全影响因素较多,特别是在隧道洞口地质环境条件较差时,生产安全事故控制难度更大.该文以文峰山 1#隧道急倾斜地层四车道大断面洞口超浅埋段为例,通过采取地面注浆加固,施作洞门套拱和打超长管棚作为进洞条件;洞身开挖采用双侧壁导坑七步工法,首先完成超前小导管施工,后采用大型配套机械挖掘,减少扰动,控制台阶间作业面距离及左右导坑先后行的长度,以确保大倾角超浅埋段掌子面岩石的稳定性,实现小台阶快速成环,有效解决隧道进洞难的问题,达到早进洞的目标,对该隧道安全顺利完工提供了有力保障,对类似隧道项目的施工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大断面隧道偏压超浅埋施工技术

    关于两隧道交叉段相互影响的研究应用

    张新涛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空间交叉隧道越来越普遍,由于存在空间距离、建设时序和地质地形等诸多不确定因素,需考虑通过减小扰动、提高支护参数及加强监测等措施来确保两隧道结构安全.该文以沿山货运通道(新图大道)核心区一期工程(Ⅱ标段)为例,介绍了该隧道交叉段的相关加强设计,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两隧道间的相互影响,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工作提供借鉴.

    交叉隧道措施结构安全数值模拟

    黄土基坑管桩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数值分析

    卜崇鹏顾怀全张小辉王明皎...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管桩在黄土基坑支护中被广泛应用,但目前对影响该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的设计参数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该文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某黄土基坑的开挖支护过程进行模拟,探究锚索和管桩参数对支护桩水平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管桩位移曲线呈"凸肚形",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桩长 5 m处;锚索参数对支护桩水平位移影响较大,锚索的自由段长度增加 3 m,预应力增加 60 kN,支护桩水平位移减小幅度分别约 56%和 60%;适当增加管桩桩长和桩径对水平位移也有一定的约束效果,管桩长度 10 m为最佳桩长,外径的最佳范围为 600~800 mm.研究结果对预制管桩在黄土基坑中的工程设计和优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黄土基坑预制管桩水平位移数值模拟

    土岩复合地层深基坑桩锚支护数值分析

    杨非易蒋凯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土岩复合地层基坑中不同桩锚支护形式的结构响应规律,该文依托梧州市某民用深基坑工程,采用PLAXIS数值分析软件分别建立吊脚桩与落底桩两种支护形式的二维数值分析模型,分析对比两者的桩体水平位移变化规律与基坑外土体沉降模式.结果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吊脚桩的整体变形模式由"悬臂式"逐渐向"悬臂+平动"转变,而落底桩的整体变形模式是由"悬臂式"逐渐向"凸肚形"转变;吊脚桩与落底桩的坑外土体沉降模式分别呈现倒三角形分布与凹槽形分布,同时吊脚桩的沉降影响范围较小.该研究对日后相似的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数值模拟水平位移土体竖向位移

    基于BIM技术模拟多向梁与环梁拼接节点的施工应用

    简青松李仲望辉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向梁与柱交接位置因受力复杂,各类型结构梁骨架相互交错,钢筋汇集,通常采用设置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环梁,解决大跨度多向梁结构节点搭接空间不够问题.环梁节点因钢筋、钢板等结构碰撞问题,拼接难度大.该文运用BIM数字技术,建立环梁与多向梁、柱之间拼接模型,制定节点拼接流程,计算各构件、钢筋加工尺寸,模拟现场拼装情况,确定各类钢筋安装顺序,一次性解决节点拼接碰撞等难题,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工效.实践证明,该技术实用先进,可以在类似工程中推广.

    BIM环梁多向梁模拟拼接施工应用

    BIM技术在装配式机电安装中的应用研究

    曾尉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配式机电安装施工强调水暖电三专业的有效协调配合,同时对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也有较高要求,而BIM技术为装配式机电安装技术的落地提供了有效保障.该文基于机电安装施工的特殊要求,针对性地介绍了BIM的应用特征,讨论了该技术运用于机电安装的优势,以及装配式机电安装的具体特点,然后重点研究了机电安装全流程中的BIM技术应用,包括图纸设计、构件生产、构件运输、现场施工、项目管理等 5 个阶段,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

    铁路客运专线特大桥主桥方案的技术比选

    刘轶宇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路客运专线特大桥在两山之间河道垭口处跨越江河,在较短河道范围内与已建成桥梁共同形成 5 座桥梁并行的桥梁群.受地形限制,水流速度大,受桥墩位置影响,河道水流及河床地形发生复杂变化.该文对比研究了该铁路客运专线 3 种不同的桥位方案,然后分析了河床演变并预测了其演变趋势,最后分析了 3 座不同类型的大跨度铁路桥梁的主梁结构和技术特点.结果表明:(1)并行两公路桥方案线形条件较好,对通航影响和铁路影响均较小;(2)桥区河段河道河床总体基本稳定,桥梁建设不会导致河段发生较大的演变;(3)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的关键是合理控制工后徐变;部分斜拉桥整体刚度大、经济效益好;高低塔混合梁斜拉桥受力体系明确、结构美观、刚度条件好.

    铁路桥位方案河床演变桥式方案

    连续刚构桥参数误差影响下的结构静力响应分析

    黄振袁科肖健星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连续刚构桥施工期间,主、客观因素会影响结构桥梁的施工质量及安全.该文依托实际工程项目建立有限元模型,针对最大悬臂施工状态以及成桥阶段,分析容重、钢束张拉力、合龙温度影响下的结构响应.结果表明:节段容重影响最大悬臂状态下的结构线形,而底板钢束张拉力对于主梁线形无明显影响,而顶板束则对主梁线形影响范围在±15%以内,合龙温度主要影响主跨跨中线形,边跨影响较小,对于成桥主梁应力影响可忽略.

    刚构桥节段重量张拉力合龙温度结构响应

    重庆市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焦扬张京街
    72-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从全国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发展历史入手,以重庆市本地 3 家不同类型检测机构为例,阐述了重庆市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并结合新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的实施,以行业监督部门为研究视角,探讨了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