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曾祥君

季刊

1673-9140

dlxb04@163.com

0731-85258195

410004

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lectric Pow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电力系统自动化理论、技术及其应用、电网技术、高电压技术、电力市场与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供用电技术、电能质量与节能技术、电力自动化设备、热能动力工程、动力与机械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新能源技术、电力系统通信、计算机技术及其它高新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土木建筑工程、电厂化学与环境工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输电线路气象风险精细化建模及气象灾害的在线预警防御策略

    卢明郭志明孟高军苑司坤...
    208-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象因素在输电线路稳定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评估风险时应予以考虑.为此,提出一种输电线路气象风险预警及防护方法.该方法考虑时空发电预测、设备健康和可靠性评估以及概率负荷预测等方面对气象风险进行精细化建模,并基于气象危害、电网脆弱性和灾后恢复成本提出一种新的风险度量标准.此外,针对负荷中断恢复以及缓解用电拥堵,提出一种气象灾害的在线预警防御策略.最后,在案例中对所提出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测试分析,其结果可以验证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

    极端天气风险建模灾害预警输电线路负荷预测

    基于改进GM(1,1)模型的变电站检修运维费用预测

    李智威王依燃张赵阳王巍...
    218-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变电站因设备的缺陷而引起的全寿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LCC)中检修运维费用拨付波动现象,分别采用传统的灰色GM(1,1)模型和组合改进的灰色GM(1,1)模型,对未来3年地市A的变电站检修运维费用进行预测,优化现有的成本拨付策略.结果表明,2种模型的预测精度等级均为一级,但改进后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及后验差比值均低于传统模型,说明改进模型比传统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能够更好地预测变电站的检修运维费用.最后,利用改进的预测模型对某地市A的2019-2021年变电站检修运维费用进行预测.

    全寿命周期成本检运成本GM(1,1)预测初始值背景值

    基于三相逆变器变开关频率和变直流母线电压的PMSM控制

    杨红杨帆杨汝
    225-233,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三相电压源逆变器应用固定开关频率和额定直流母线电压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驱动方式时存在直流电压利用率低、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s,IGBT)损耗较高的缺点,建立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和基于输出周期的IGBT损耗控制模型,在此基础上以输出电流质量为约束条件,以开关频率和直流母线电压为约束变量,应用猫鼬优化算法获得基于输出周期的IGBT损耗最优的开关频率和直流母线电压.对所提出的策略进行仿真和实验,通过比较输出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电流波形、IGBT损耗和结温等验证所提策略在保证控制系统性能的条件下降低三相电压源逆变器损耗,增加三相电压源逆变器的可靠性.

    IGBT损耗三相电压源逆变器开关频率直流母线电压猫鼬优化算法

    一种抑制风电送出直流MMC内部振荡的零序电流控制策略研究

    兰月王俊芳窦宇宇王新宇...
    234-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量化分析了风电经直流送出系统的振荡模式及各振荡模式与系统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系统内部振荡的环流零序分量与电容电压的交互影响机理;基于该机理,构建了MMC系统各桥臂等效电容储存总能量与零序电流的动态关系模型,推导了MMC系统各桥臂等效电容储存总能量与电容电压差模量以及共模量的表达式,提出了零序电流控制策略;以该控制策略动态模型为对象,计及该动态模型中间变量后,对含零序电流控制策略MMC系统的振荡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使振荡模式的实部向左移动,增加总阻尼,提升系统稳定性.

    振荡机理电容存储能量参与因子零序电流控制

    三相电压型VIENNA整流器建模及稳定性分析

    范家宁马辉何奇范李平...
    243-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的VIENNA型前级整流电路,提出采用小信号方法对VIENNA整流器进行建模.该方法首先通过采用局部线性化技术和状态空间平均法推导dq0坐标系下VIENNA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得出相关传递函数矩阵,即VIENNA整流器小信号线性化模型,进而用于控制器的设计;然后,采用频域法分别对电压环、电流环进行设计,利用频域法及根轨迹曲线详细分析各项参数对系统的影响,并利用曲线拟合的方式给出了系统稳定域随各项参数变化的曲线;最后,在实验中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VIENNA整流器小信号建模单位功率因数状态平均稳定性分析

    计及频率耦合的单相并网逆变器阻抗建模及稳定性分析

    肖宁汤赐邝栩仪罗敏...
    251-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高,电力电子变流器与大电网间的相互作用引发的振荡事故频发.为了研究新能源并网引发的振荡特征,本文通过实信号与复向量的联系解释了计及锁向环(phase-locked loop,PLL)影响时单相并网逆变器产生单频率扰动电压输入,双频率扰动电流输出的原因,并进一步解释了弱电网下产生频率耦合现象的机理,建立了自导纳和互导纳模型,进而推导出逆变器等效输出导纳,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自导纳和互导纳模型的正确性,且最终给出的逆变器等效输出阻抗可根据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准确判断系统稳定程度.

    频率耦合单相并网逆变器锁相环输出阻抗稳定性

    基于DCM-PCA和GA-BP的逆变器故障诊断

    黄敬尧程煜李雅恬
    260-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光伏并网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开关管的开路故障,提出深度级联模型(deep cascade mode,DCM)-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逆变器的开路故障进行分析和仿真,确定三相电流作为故障信号,选择22类故障状态作为诊断对象,通过以稀疏表示分类(sparse representation based classififier,SRC)为基本操作单元的深度级联模型提取故障特征,DCM根据层次学习特性将故障特征分层,再由SRC部分得到不同故障的编码系数,并采用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t-SNE)方法验证了DCM具有较好的特征提取能力,通过PCA降低故障特征的冗余度、保留有价值的主成分提高网络映射能力,最后将故障特征向量作为GA-BP神经网络的输入信号实现对故障的诊断识别.通过仿真实验得到该方法的故障诊断准确率为95.64%,与DCM-PCA-BP、FFT-GA-BP和FFT-BP相比准确率分别提高 8.71%、20.64%、51.70%,表明该方法有更好的故障特征提取能力和故障诊断效果.

    逆变器故障诊断神经网络深度级联模型故障特征

    基于CEEMDAN-TQWT方法的变压器局部放电信号降噪

    尚海昆张冉喆黄涛林伟...
    272-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方法处理局部放电信号时存在振荡明显、消噪不彻底等问题,采用基于自适应白噪声完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l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与可调品质因子小波变换(tunable Q-factor wavelet transform,TQWT)相结合的方法对局部放电信号进行消噪处理.采用CEEMDAN将含噪变压器局部放电信号分解成多个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分量,并利用相关系数判断IMF分量与原始信号的相关度.将弱相关者视为劣质IMF,对其进行TQWT分解,利用能量占比与峭度指标来筛选小波子带,提取IMF的有效细节信息,进行TQWT逆变换,从而得到新的IMF分量;将强相关者视为优质IMF,与变换后的新IMF分量共同进行信号重构,得到消噪结果.仿真及实测信号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相比传统的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方法,仿真信号经所提方法去噪后的波形失真百分比下降了44.94%;相较于仅使用CEEMDAN,现场信号经所提方法去噪后的噪声抑制比提高了26.64%.

    变压器局部放电自适应白噪声完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可调品质因子小波变换消噪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征稿启事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