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道桥与防洪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道桥与防洪
城市道桥与防洪

李汾(总编)

月刊

1009-7716

cdq@smedi.com

021-51298850

200092

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

城市道桥与防洪/Journal Urban Roads Bridges & Flood Control
查看更多>>本刊读者对象主要是城市交通、道路、桥梁、防洪、排水工程的教学、科研、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养护、管理、产品生产等单位以及公路、铁道、港口、水利系统的相关专业人员及大专院校教师与学生。本刊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与读者的学术、技术交流渠道,促进各企业单位与用户的联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路面大中修工程碳排放和碳减排措施

    卢建光
    182-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完善路面大中修工程设计决策方法体系,对路面大中修工程的碳排放计算和碳减排措施进行研究.以本地区路面大中修工程实践为例,针对现场路况和调查结果,在前期设计中提出3种路面维修方案,并进行比选增加了碳排放方面的对比分析.首先,确定以旧路翻挖外运、新料生产拌和、现场摊铺施工为碳排放计算范围,其次采用排放因子法针对不同设计方案的碳排放进行计算和汇总,对比各方案碳排放总量和上、下沥青面层各分层的碳排放,最后结合各阶段碳排放的占比情况,提出碳减排措施建议.

    路面大中修碳排放碳减排

    梁式桥检测数据可视化管养方法

    左永辉程勋煜宗跃然
    187-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桥梁管理系统(BMS)中大都利用表格、文字和图片展示信息,人机交互体验性较差,从而限制了数据获取和数据维护的效率.给出基于B/S架构研究梁式桥的模型生成方法,梳理构件存储字段,理清构件的逻辑顺序,将模型与数据进行关联,基于三维模型提出桥梁检测数据的三维可视化管养方法,具体给出各可视化模块的功能和架构,提升桥梁管养水平和数据利用效率.

    梁式桥三维可视化参数化B/S架构系统应用

    小半径高、宽渐变钢箱梁跨高速公路顶推方案研究

    米孝生陈伟陈海斌胡智敏...
    192-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跨现状高速公路常采用顶推法施工,对于小半径高、宽渐变钢箱梁传统做法采用曲线顶推方案,传统做法存在顶推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工期长、下部结构造价高等问题,应用范围有限.以白云五线匝道主桥上跨广清高速钢箱梁为工程背景,详细分析小半径高、宽渐变钢箱梁结构特点,提出变宽曲梁直顶的新方案,同时根据顶推梁变宽特点,对墩顶垫梁宽度进行合理布置,以满足受力明确和减少用钢的设计要求.对钢箱梁在顶推过程各工况的受力进行分析,验证顶推方案的合理性.曲梁直顶很好的环境适应性、工期短、受力明确和良好的经济性,可为同类型顶推方案提供参考.

    桥梁工程顶推变宽曲梁曲顶直顶垫梁

    某变截面连续钢-混叠合梁负弯矩区桥面板顶升抗裂措施的应用研究

    张黎俞国际郑雅琴
    196-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鄞州大道跨南塘河节点采用35 m+70 m+35 m变截面连续钢-混叠合梁.鉴于此种梁桥中支点附近的负弯矩区桥面板容易开裂,采用了支点先同步顶升再回落的施工工艺,以使桥面板获得足够的压应力储备,提高桥面板的抗裂性能.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以模拟中支点先顶升再回落的施工过程,并通过比较来确定中支点合理的顶升高度.计算结果表明:中支点合理顶升高度为40 cm,在频遇工况下,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受压且不出现裂缝,端支座最小反力为188.1 kN(不出现支座脱空),可以满足变截面连续钢-混叠合梁桥面板的抗裂要求.

    变截面钢-混叠合梁同步顶升抗裂措施

    复杂环境下深水深埋承台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

    钟少敏
    201-203,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江特大桥采用左侧分离加宽方式,新桥设置在旧桥左侧(上游侧)1 m外,紧邻旧高速环境下,给施工带来极大的不便;其中3#、4#墩位于东江中,水深约为12 m,承台埋置于河床以下5.5 m左右的砂砾层上.承台采用超长钢板桩围堰进行施工,封底厚度2.5 m,整个围堰施工水深最深可达20 m.相较于相似项目采用双壁钢围堰或锁扣钢管施工方案,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更简单、快速、经济,对今后深水深埋结构物施工具有一段参考价值.

    高速公路扩建深水深埋承台钢板桩围堰加固

    钢箱梁顶推施工过程仿真与监测分析

    王祥宇刘月李璇高猛镭...
    204-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广东省江门市一座在建跨江桥梁,利用监测技术,通过对顶推施工全过程各关键测点进行变形及应力监测,掌握钢箱梁、导梁的变形及应力变化情况,并结合MIDAS 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施工模拟,将实测值与模拟值进行对比,为钢箱梁顶推施工提供技术保障.结果表明:顶推过程中导梁与钢箱梁的竖向位移及应力的实测值与模拟值基本相符,变化处于合理范围内,确保了钢箱梁顶推施工时成桥线性及内力状态符合要求.

    钢箱梁变形监测应力监测有限元模拟

    基于有限元模拟的道路顶管施工优化

    付颢张振华刘斌
    210-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某外电源改造项目,下穿市政道路采用顶管法施工.为研究外电源顶管下穿对市政道路及管线安全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顶管施工引起市政道路、管线的变形规律.并采用数值模拟试验的方法,通过优化顶推压力以减小顶管施工对地层扰动,进而减小对市政道路及地下管线的变形影响,保证穿越工程安全.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顶推压力,穿越工程施工对道路沉降影响减小45%,对管线变形影响减小47%,研究成果对下穿顶管的安全施工和市政道路及管线的正常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顶管法穿越模拟优化变形

    超大直径盾构穿越运营地铁隧道风险分析与微扰动控制措施

    尹富秋
    214-216,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及地下道路的快速发展,新建盾构法道路隧道穿越既有轨道交通隧道的概率更高,面临的穿越施工情况或将更加复杂、难度更高,穿越施工对既有地铁隧道的影响等风险增加,社会关注度高,微扰动控制需求迫切.以上海市北横通道新建工程穿越既有地铁4号线为例,分析了穿越工程典型风险,从结构优化、注浆及施工参数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微扰动控制方法,保障盾构顺利穿越.

    盾构法隧道超大直径盾构下穿风险控制

    城市地下隧道近接既有铁路桥梁桩基施工力学行为分析

    赵玥
    217-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穿越铁路桥梁基础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盾构在穿越过程中桩基的位移、弯矩、地表沉降规律.结论如下:桩基横向位移与弯矩的变化主要集中在盾构隧道所在深度;桩基距离盾构隧道越近,横向位移与弯矩变化越明显;两隧道间的桩基弯矩远大于隧道两侧的桩基弯矩;两隧道间的桩基随着右线、左线的开挖,弯矩与位移表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并在右线隧道完全贯穿桩基础时位移、弯矩最大,最大值约为工程开挖完成后的3~4倍.

    施工力学盾构隧道近接施工数值模拟

    上跨既有电气化铁路顶推施工仿真模拟

    刘华东
    221-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顶推施工是桥梁工程中一种重要的施工方法,常在施工条件复杂的情况下应用,其施工时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以哈尔滨东三环滨绥线钢箱梁的顶推施工项目为例,该项目上跨工程由4层立体交通组成,施工时间受铁路行车严重制约,施工难度极大,故对其整个顶推过程中钢箱梁和导梁的受力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经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在钢箱梁拼装阶段,拼装第二节钢箱梁时导梁和钢箱梁的拉压应力同时达到最大值;在钢箱梁顶推至顶推支墩前但还未上墩的最大悬臂状态下,导梁在各段钢箱梁顶推悬臂状态下的受力基本不变;在钢箱梁顶推至顶推支墩之上及成桥状态下,导梁在第二个顶推支墩之上受力最大;在钢箱梁落梁至永久支撑时即成桥时,钢箱梁的受力最大.模拟结果显示最大受力均满足规范要求,可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分析过程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意义.

    桥梁顶推施工仿真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