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道桥与防洪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道桥与防洪
城市道桥与防洪

李汾(总编)

月刊

1009-7716

cdq@smedi.com

021-51298850

200092

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

城市道桥与防洪/Journal Urban Roads Bridges & Flood Control
查看更多>>本刊读者对象主要是城市交通、道路、桥梁、防洪、排水工程的教学、科研、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养护、管理、产品生产等单位以及公路、铁道、港口、水利系统的相关专业人员及大专院校教师与学生。本刊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与读者的学术、技术交流渠道,促进各企业单位与用户的联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桥主梁开裂后荷载试验评估与维修

    马国兴朱清亮何文格韦衍韬...
    17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实桥荷载试验检测数据,基于刚度退化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损伤程度对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小箱梁开裂对刚度的影响.借助刚度退化模型分析病害跨主梁开裂和承载力下降主要原因,对承载力进行评估.针对性提出主动压重、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修复裂缝及预应力管道注浆重黏结等综合技术维修措施.主梁加固后长期通行设计荷载,多年定期监测观察无裂缝发展和其他异常,主梁耐久性和承载力恢复,维修处理方法对类似工程维修处置有参考意义.

    桥梁试验诊断刚度退化承载力开裂维修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0#、1#块托架钢绞线反拉预压施工技术

    张钧
    17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连续刚构桥0#、1#块采用托架法施工较为常见,而0#、1#块是全桥施工的基础段,其主要特征为截面高以及重量大,故在托架安装完成后必须对其进行预压,以验证其安全性,并得到托架的变形数据,从而设置预拱度.结合工程实例,通过介绍连续刚构桥0#、1#块托架钢绞线反拉预压施工技术,着重描述钢绞线和精轧螺纹钢的选定、钢绞线反拉预压系统的安装以及钢绞线张拉加压、持荷和卸载的措施,得到了科学有效的托架变形数据,为该桥预拱度的设置提供了依据,也为今后类似桥梁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连续刚构0#、1#块托架钢绞线反拉预压

    桥梁顶升技术在多跨简支板梁桥改造中的应用

    黄小妙阮韬光陈辉李永青...
    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桥梁改造与维修项目逐渐增多,桥梁顶升技术不断改进和提升.结合多跨简支板梁桥顶升改造项目设计,重点给出对桥梁顶升技术方案中的关键问题及施工要点,并详细介绍了液压多点同步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有关经验可供其他桥梁顶升项目参考.

    桥梁改造桥梁顶升监控限位PLC同步顶升系统

    双吊机悬臂吊装四点起吊快速精调施工方法

    李德慧
    186-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钢箱梁节段4点起吊的力学平衡原理,根据吊装节段4点吊装状态的姿态平衡特性,提出分离纵坡与横坡2个正交变量的快速精调定位方法,确定精调施工先调整纵坡后调整横坡的正确操作顺序.工程实例应用于九江长江二桥江心侧的钢箱梁悬臂拼装施工匹配定位施工,节段就位误差小于2 mm,钢箱梁吊装合龙前桥梁线型的控制精度超过L/10 000,梁段拼接无尖角,线型平顺.结合实际,给出了应用纵、横坡正交变量分离法精调宽大节段悬臂吊装施工注意事项.

    桥梁吊装节段精调平衡刚体位移

    正上方轻量加卸载时双圆盾构隧道变形监测与整治分析

    袁钊
    190-194,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软土地区运营轨道交通因上方轻量加卸载作用而产生的变形问题,在工程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上海某道路工程跨越地铁双圆盾构区间,且该项目涉及河道改道施工,故隧道上部存在复杂的轻量加卸载作用.通过对该下卧软土双圆盾构隧道的变形监测,分析了轻量加卸载作用对运营盾构隧道的影响,并针对河道改道区段进行重点分析,总结出了产生沉降漏斗的主要原因;随后,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和沉降原因,对重点区域的路面结构进行了整治.监测结果表明:基于监测数据采取的重点整治技术措施治理效果明显,对于轻量加卸载作用下双圆盾构隧道运营安全保护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价值.

    轻量加卸载双圆盾构隧道沉降漏斗变形监测

    某强透水承压含水地层基坑工程降水方案比较分析

    王林高程鹏
    195-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承压含水层降水后,承压水位的变化趋势,及降水对地面沉降与现状道路沉降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建立了存在局部深坑的综合基坑的降水方案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在局部深坑处设置止水帷幕可将深坑内降水井数目减少一半,坑边地面沉降值减少约53%,现状路面沉降减少约23%;同时,止水帷幕进入坑底以下10 m后,坑底水位方可满足降水要求;但该深度大于10 m后再加深止水帷幕对坑底及坑边承压水位降深影响逐渐减小.因此,推荐降水方案为在局部深坑处设置止水帷幕,帷幕进入坑底以下10 m.

    承压含水层基坑降水地下水位地面沉降

    超大面积深基坑盆式开挖的工程实例分析

    唐韶军
    200-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坑回弹变形是基坑开挖卸载过程影响基坑安全较大的因素之一.基坑回弹量与卸荷量、基坑面积、支撑和围护结构等方面有关,基坑回弹量过大时,会带动立柱桩上抬,将降低混凝土内支撑的承载力或使钢支撑失稳破坏,超大型基坑回弹变形尤其明显.除对基坑支护结构采取针对性措施外,通过基坑土方开挖工序的优化,也可以达到降低基坑回弹量的目的.结合上海宝山区某全地下污水厂超大面积深对基坑工程实例,分析盆式开挖方式对超大面积深基坑回弹的影响.最终计算及实测数据表明:由于底板提前分块形成,充分发挥了工程抗拔桩的作用,基坑回弹变形量显著减小.

    轨道交深基坑盆式开挖坑底回弹立柱上抬分区分块浇筑

    复合地层深基坑逆作法施工结构变形特征分析

    王琦陈绪新
    205-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基坑逆作法施工为深基坑开挖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建立复合地层深基坑逆作法施工三维数值模型,分析逆作法深基坑土体和支护结构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逆作法深基坑底部隆起从基坑中心逐步向端部减小,变形主要集中于立柱桩之间,立柱桩的挤压组合作用有效抑制基坑土体变形.(2)随着与开挖基坑边界距离的增大,地表沉降量逐渐减小,并最终趋于0.逆作法深基坑长边最大地表沉降量为1.97 cm,短边最大地表沉降量为2.64 cm.(3)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大,地连墙水平位移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特征,在地连墙深度约7.0 m位置处,水平位移曲线出现拐点,地连墙水平位移逐渐减小,并最终趋于0.

    深基坑逆作法施工地表沉降地连墙

    不同施工方式对既有地铁隧道的影响分析

    魏光华郑玮朱海平
    209-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深圳机场九道的道路及管线施工上跨地铁隧道为背景,分别采用放坡开挖和顶管施工方式,通过MIDAS软件建立了2种施工方式的二维和三维模型,分别统计了各种情况下地铁隧道的横向、纵向位移,对不同施工方式进行评估分析,为后续施工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放坡开挖顶管增量法地铁隧道位移

    软弱破碎围岩条件下大断面钻爆法隧道全断面机械化施工支护结构设计

    曹东杰李为国张建安李忻轶...
    214-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山岭隧道施工信息化、机械化水平,结合深汕合作区通港大道实际项目情况,研究在软弱破碎围岩条件下,适应大断面山岭隧道全断面机械化施工的支护结构设计.根据数值模拟分析,设计采用超前管棚支护、掌子面玻璃纤维筋加固等技术措施可加强隧道围岩整体稳定性,并有效控制掌子面变形,实现大断面隧道全机械化施工.后续结合实际现场监测数据反演,形成完整隧道机械化施工技术路线,为相关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钻爆法隧道机械化施工掌子面加固超前支护管棚玻璃纤维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