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观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观察
城市观察

顾涧清

双月刊

1674-7178

chengshigc@163.com

020-38483119 87596505

510635

广州市天河区龙口东路363号宝供大厦2楼

城市观察/Journal Urban InsightCHSSCD
查看更多>>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城市研究为主的高端学术期刊,旨在探索城市科学发展的规律和经验,展现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最新理论和趋势,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新型“百科全书”。本刊立足国家中心城市,依托区域大城市群,聚集全球城市研究智慧资源,着力构建城市发展公共智库。本刊以图书的理念办杂志,每期推出一个专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建构与基层有效治理研究——基于广东顺德L镇S村的个案分析

    刘丽娟
    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设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在乡村基层治理实践中,已有研究大多从宏观层面关注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内涵、建设困境和建设路径,而本文从流动中国治理、活力中国建设的视角出发,对广东省顺德L镇S村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案例进行整体研究,发现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公共规则生产机制、多元主体吸纳机制以及情感整合机制,能推动基层政府、村集体组织、普通村民、流动人口等不同主体协作共治,并在共治的过程中发挥不同主体的功能优势,形成具有价值共识与情感认同的乡村治理共同体.

    流动中国社会治理共同体乡村治理共同体多元共治乡村振兴

    土地发展权视角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具探索——以佛山市南海区"三券"为例

    梁小薇廖曼华袁奇峰
    19-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抓手.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不同的整治模式会造成土地发展权的非均衡配置,使得被赋予土地发展权的项目容易实施、被削减或终止土地发展权的项目难以实施.本文从土地发展权视角出发,探究了南海区"三券"政策的三个典型案例,分析了"三券"政策的实施机制,指出"三券"政策实质上是通过土地发展权的补偿和转移来保护村集体利益、助力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有效工具和重要路径.建立和完善土地发展权转移和补偿机制,有利于推进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解决因土地性质变化而产生的土地收益"暴损"问题,有利于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牵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发展权南海区"三券""百千万工程"

    夜间经济打开中国发展新时空

    程恩富王岩
    29-30页

    粤港澳大湾区夜间经济发展现状与能级提升研究

    王茂涛
    3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夜间经济常被认为只是夜间消费而未获得更全面的重视.本研究在历史回顾和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将夜间经济定义为在夜间进行的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等多种经济活动的总称,认为夜间经济活动的目的是在新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之间取得平衡和可持续性.研究强调,在中国经济致力于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时期,拓展包含夜间生产在内的夜间经济对城市和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之初,今天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在夜间经济实践上曾先行一步;时至今日,粤港澳大湾区仍是中国夜间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本研究归纳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夜间生产的催生动力、夜间消费的空间布局和业态供给现状,进而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夜间经济发展能级提升的方向与路径.

    夜间经济夜间生产夜间消费粤港澳大湾区广式生活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长三角夜间经济一体化发展探析

    王岩王金煜
    49-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夜间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长三角城市夜间经济的历史嬗变出发,剖析长三角夜间经济的发展现状,提出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长三角夜间经济的创新发展策略.挖掘城市夜间经济的潜力,可以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升级城市产业,提高城市韧性,为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夜间经济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城市竞争力

    文旅融合视域下京津冀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吕晓凤
    6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津冀城市群重视通过发展文化消费和旅游休闲来放大夜间经济效应,形成了一批深受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夜间文化和旅游项目、夜游街区、夜间经济集聚区等,不断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本文通过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京津冀夜间经济发展的现状,剖析其面临的现实挑战,提出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建议从优化夜间经济空间布局、促进区域业态创新、推动文旅融合内容生产、提升城市夜间服务水平等方面入手释放文旅融合新动能.

    文旅融合夜间经济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夜间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与提升路径: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

    黄世坤
    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构建了包括供给需求逻辑、政市关系逻辑、空间布局逻辑、竞合优势逻辑在内的区域夜间经济理论分析框架.据此分析,成渝双城经济圈夜间经济市场需求旺盛、供给亮点纷呈,多地高度重视、政策密集出台,初步形成双城引领、多点开花的空间格局,具有一定的竞合优势,但也存在业态供给亟待丰富创新、政府作用未充分发挥,空间布局缺乏系统规划,竞合优势有待增强等问题.成渝双城经济圈夜间经济能级提升可从四个层面着手:完善市场体系,进一步形成供需适配的市场供给格局;优化营商环境,展现更加积极的政府作为;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形成经济圈夜间经济新地理;立足资源禀赋,塑造区域夜间经济竞合新优势.

    夜间经济成渝双城经济圈文旅消费集聚区区域经济

    国家高新区与城市生态效率——基于228个城市的准自然实验分析

    李子成王珏
    8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国家高新区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1年中国22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法探讨国家高新区设立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生态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在观察期内提高了36.84%;国家高新区设立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态效率,尤其对地理邻近城市的生态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依旧显著;异质性检验表明,国家高新区设立对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国家高新区设立通过结构升级、政策倾向和技术进步三种途径提高了城市生态效率.

    国家高新区城市生态效率准自然实验空间DID

    "引领型自治":城市小区物业治理的新框架

    林辉煌
    9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城市小区的物业治理普遍采取"协商型自治",由业主自行组织业委会并聘请物业公司代为管理.该治理模式在实践中出现诸多问题,导致城市小区物业治理的混乱."引领型自治"强调基层党组织的元治理功能,优化业主团体和业委会的自治能力,同时充分引入法律政策的支持,从而能够有效匹配城市小区物业治理的属性."引领型自治"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城市治理的本质,更好地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中国治理大框架.

    引领型自治协商型自治小区物业治理业委会

    城市萤光: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佛山实践

    王海侠陈肖菡
    11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快速城市化进程使未成年人暴露在各类社会问题与风险之中,如何通过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以践行儿童友好城市理念促进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成为学界的关键议题.文章基于佛山市联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中的丰富经验,总结其从强调社工机构服务专业性,转向以专业性为基础,有效调动商业、产业的参与,推动城市公共政策的创新发展,形成社会合作的新模式.进而思考社会工作机构在专业性以外,如何在本土性和合作性方面成为突破社会分化的催化剂,并在推动全社会践行儿童友好理念中促进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儿童友好未成年人保护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型慈善理念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