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观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观察
城市观察

顾涧清

双月刊

1674-7178

chengshigc@163.com

020-38483119 87596505

510635

广州市天河区龙口东路363号宝供大厦2楼

城市观察/Journal Urban InsightCHSSCD
查看更多>>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城市研究为主的高端学术期刊,旨在探索城市科学发展的规律和经验,展现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最新理论和趋势,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新型“百科全书”。本刊立足国家中心城市,依托区域大城市群,聚集全球城市研究智慧资源,着力构建城市发展公共智库。本刊以图书的理念办杂志,每期推出一个专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湾区实践——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王世福郑艳萍刘铮
    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粤港澳大湾区是加快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支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则是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抓手.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作为当前海洋城市建设与评价最具影响力的目标对象,需要分别在全球与湾区视角下考察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与挑战.本研究通过解读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概念与内涵,剖析了典型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显著特征,以及与国际一流湾区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数量和航运物流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在海事技术、竞争力与吸引力等方面面临巨大的竞争挑战.粤港澳大湾区推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着重要加快提升国际航运能力、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强化海洋战略规划等.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全球领先海事之都粤港澳大湾区海洋治理海洋强国

    基于陆海统筹的海岸带地区详细规划编制探索——以深圳海洋新城为例

    万祥益罗羽婷张贾鑫周天悦...
    1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陆海统筹理念是一种全方位系统思维,从根本上转变了以陆看海、以陆定海的传统思维,强调统筹海域和陆域两个系统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协调发展.海岸带地区作为包含海域和陆域的独特空间单元,是陆海统筹最直接的空间载体.本研究基于陆海统筹理念和深圳海洋新城的规划实践,梳理海岸带地区详细规划的研究进展以及识别管控关键议题,从陆海生态保育、陆海韧性安全、陆海功能协同三个角度探索海岸带地区详细规划编制的重点内容并提出建议,为沿海城市海岸带地区详细规划编制思路和技术重点提供参考.

    陆海统筹海洋强国建设海岸带地区详细规划深圳海洋新城

    海洋命运共同体研究综述

    邓昭华付智媛练东鑫
    2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海洋相关治理理念的不断拓展与深化,近年来海洋命运共同体概念逐渐构建起多重学术语境.本研究基于CNKI文献数据库,借用CiteSpace梳理了2016-2023年中国以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和关键词的相关文献,围绕研究热点、前沿趋势、主题类别、未来展望四大方面进行综述.研究发现,自2019年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被正式提出后,相关研究文献也在逐年增长,形成了历史溯源、法律体系、区域地缘、海洋治理新领域四大研究类别,深化了不同领域和尺度的国际海洋事务研究.为进一步充实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内涵,彰显其号召力,未来研究建议从三个方向拓展:鼓励更多的学科参与研究、加强"世界看中国"的相关研究、重视中国经验与技术的总结与输出.

    海洋命运共同体全球海洋治理海洋强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经验

    粤港澳大湾区能源消费碳达峰情景预测研究

    徐维军肖宇光
    4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结合IPCC能源消费法和夜间灯光数据反演法,估算出2005-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区市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并基于拓展的STIRPAT预测模型,结合情景假设法和蒙特卡罗动态模拟法,模拟分析大湾区可能的碳达峰路径,进而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大湾区2005-2021年碳排放量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其中香港已于2014年实现碳达峰,澳门碳排放量占比较小;珠三角九市自2011年呈现下降态势,2016年后又波动增长.动态模拟发现大湾区在基准情景、低碳情景、极低碳情景、产业转型情景和全低速情景下能如期甚至提前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若采取更积极的碳减排和产业转型政策可以提前实现碳达峰.

    粤港澳大湾区能源消费碳排放碳达峰绿色低碳情景预测

    广州市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的影响机制及经济效应研究

    罗嘉雯崔文晓万欣怡
    6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2011-2020年广州市101家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从微观层面探究广州市制造业和服务业间的协同集聚效应,并进一步分析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经济效应.通过复合协同度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制造业和服务业整体上协同效果较弱且缺少稳定性,在相同基期的统计口径下二者于2018年进入并保持基本协同阶段;在相邻基期的统计口径下二者仅在2018年达到过中度协同演变,其他观察期内均为非协同演变到低度协同演变的阶段.此外,广州市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受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发资金投入以及市场开放水平的积极影响.

    制造业服务业产业协同效应经济效应高质量发展

    西南城市群物流网络联系及其结构分析

    汤凯洋石成玉吴婵玉韩婷婷...
    8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下,西南地区作为中国向南、向西开放的战略通道和国内东西部经济互补的战略支点,发挥着重要的枢纽所用.优化西南区域物流网络,加强国内外贸易联系,对于推动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南地区云贵川渝四省(市)4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法测度各节点城市的物流发展综合水平,使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计算47个节点城市之间的物流联系强度,运用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对西南城市群物流网络结构以及相互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城市群物流网络以成都和重庆为核心向外辐射,物流联系强度由北向南递减;物流网络流向主要是从成渝昆贵四市流向其他节点城市;各节点城市之间联系紧密程度弱,城市分层较为明显.基于此,从核心、通道和口岸三个方面提出西南城市群物流网络的完善建议.

    西部陆海新通道西南城市群物流网络内陆开放综合枢纽西部大开发

    城市群城际铁路地铁化运营思考——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付莹李红宝周清雅廖顺意...
    10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群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际出行需求日益增长,对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探讨了城际铁路采用地铁化运营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针对城际铁路在吸引力和运营效率方面的不足,借鉴了德国、东京和巴黎的城际铁路地铁化运营经验,结合数字化、智能化的铁路系统发展趋势,提出了简化乘车流程、灵活调整运力、创新票制设计、完善地方政府补贴机制以及加强票务系统互联互通等改进建议,并进行实施性分析,为大湾区城际铁路地铁化运营组织提供参考.

    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地铁化运营数字人民币

    我国备案托育机构的配置状况分析

    李红娟
    112-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利用36533条备案托育机构数据,从我国备案托育机构的发展状况、区域差异以及可及性、均衡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力求为增加托育服务供给、优化托育机构配置、促进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备案托育机构数量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营利性托育机构是主体;我国备案托育机构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备案托育机构的可及性与均衡性因人口密集程度而异.

    托育服务托育机构公共服务均衡性公共服务可及性

    "社区小先生制":系统观视域下的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探索

    石磊朱新光
    12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的治理系统工程,解决好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更离不开在系统观的指导下统筹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相互协作形成合力.文章基于系统观的理论视角,以上海市B区"社区小先生制"的基层治理实践为研究案例,审视在现实情境中,如何在系统观指导下以"社区小先生"为枢纽,通过联动家庭、学校和社区三方,从回应治理需求、加强治理主体协作合力、优化治理系统功能以及提升治理应变能力等四个方面构建各组织网络相互嵌入、各治理主体重新联结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以期为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提供有益思考.

    系统观社区小先生制基层治理社会治理多元主体

    基于"城市人"理论视角的城市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研究方法优化——以云南省蒙自市的实践为例

    陈袁媛陈浩浮宇涛
    13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泛应用于城市体检评估工作的社会满意度调查,在理论和技术层面上仍需要在"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指导下探索完善,尤其是在进一步反映居民的感受和意愿、"问诊"各类"城市病"等方面提供满足公众诉求的城市建设与更新建议.因此,文章基于"城市人"理论视角,结合云南省蒙自市2022年城市体检自评估案例,对社会满意度调查分析的技术路径提出三个方面的优化思路:①开展多维多层次主观意见和需求调查,收集不同视角、维度和精度的社会感知反馈信息;②关注"城市人"的群性,探索不同社会经济属性群体的满意体验和需求差异;③进行主客观体检评价的交叉耦合分析,揭示城市客观建设成效与居民主观评价认知的匹配/失配状况.经过以上优化措施,以期更加全面地掌握居民的多元特征和差异化需求,揭示城市建设客观指标和居民体感之间的"温差",同时更精准地识别城市问题,并从人的角度制定更加高效的城市更新行动策略.

    以人为本社会满意度城市体检"城市人"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