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规划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规划学刊
同济大学
城市规划学刊

同济大学

董鉴泓

双月刊

1000-3363

upforum@shtel.net.cn

021-65983507

200092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702室

城市规划学刊/Journal Urban Planning Forum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为办刊特色,以刊登城市规划学科最新研究动态为主,致力于推进中国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级功能区体系:武汉市存量更新规划实施探索

    王玮梁霄
    9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汉市在早期旧城更新实践中发现零散化的更新往往导致资源配置分散、城市建设破碎化等弊病,特别是由于过于强调项目 自身"经济平衡",在实施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住宅占比过大、强度偏高、公服配套不足等问题.为应对以上矛盾,武汉市结合城市更新实践逐步构建"功能区、更新单元及实施地段"三个空间层次的功能区更新体系,即以"功能区"为载体促进城市战略功能集聚;以"更新单元"为单位,引导单元内公共资源投放,统筹各项建设活动;以"实施地段"为抓手,指导具体招商引资及实际工程建设.介绍三级功能区体系产生的背景及内涵,系统介绍武汉市功能区更新规划编制及传导实施机制,并基于"人—地—房"不同处置方式提出"集中成片型""统一腾退型""整治提升型"等三类功能区更新模式,针对不同模式提出有针对性的规划重点及实施特点,从而形成差异化、可复制的更新实践经验,希望能为类似城市更新建设提供参考.

    城市更新功能区三级体系规划编制实施传导数字化平台总设计师制度

    完整街道视角下城市街道网络的多维特征测度及实证研究——基于交通、社会和自然的分析框架

    韩瑞娜杨东峰
    100-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街道作为连续、大规模、多属性网络系统,通过对其网络测度体系的精细刻画,有助于精准把控存量更新中规划干预方向,同时,网络类型划分模式也可指导街道精细化设计策略.将居民移动、交往与生态行为作为内核,以完整街道理念为介质,多属性街道网络要素为保障,建立涵盖交通、社会与自然的多属性街道网络测度体系.选取大连市为研究区域,采用主成分分析、案例对比与聚类分析,评价不同属性街道网络特征.研究发现,交通便捷型网络在密度、形态与公交站点邻近度等方面水平相对较高,可保障移动行为的安全需求,与安全街道目标相契合;社会服务型网络在区位优势、功能复合与界面质量等方面水平较高,可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交往行为的丰富诉求,与活力街道目标达成共识;自然主导型网络的蓝绿水平与可达性相对较高,可引导生态行为发生,与绿色街道目标更加匹配;而欠缺型网络在交通安全、社会活力与环境品质等方面严重不足,亟待通过提升站点邻近度、功能配套与绿化品质等措施来改善街道网络质量.最后,为城市更新背景下街道精细化设计与盘活存量中街道网络合理性提供建议参考.

    街道网络交通社会自然完整街道行为需求

    结合规划编制的产城融合评价优化及武汉实践

    潘启胜焦洪赞刘学军郑振华...
    110-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城融合作为我国城市规划的重要议题之一,在学术研究和规划实践中均广受关注.然而现有产城融合评价研究与规划实践脱节,难以有效融入规划编制和实施.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不同层级的编制需求,提出结合规划编制的产城融合评价优化新思路;并针对分区规划和控规两个层级,构建产城一体单元和控规单元的评价体系,应用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研究发现,经开区在产业空间、城市空间和人的感知等三个维度的融合评价均不理想,产城融合进程滞后,主因是已有的评价指导和控制机制在规划实践中未能有效执行.研究认为,产城融合评价需深入规划实践,服务于规划编制与调整.据此,根据两个空间单元的评价结果,提出经开区在分区规划和控规调整两个层面的优化建议,为其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产城融合评价优化规划编制产城一体单元控规单元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区域和城市空间发展

    王兰
    119-120页

    城市开发与土地经济

    刘冰
    120-122页

    城乡社区发展与住房建设

    杨辰
    122-123页

    城乡规划管理与政策

    赵蔚
    123-125页

    城乡可持续发展

    干靓
    125-126页

    规划信息

    李凌月
    1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