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常熟理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常熟理工学院

刘华民

月刊

1008-2794

bjb@cslg.cn

0512-52251276

215500

江苏省常熟市南三环路99号(新校区)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查看更多>>《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前身是创办于1988年的《吴中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类刊物)和《常熟高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在《吴中学刊》和《常熟高专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基础上创办公开出版的《常熟高专学报》(文理综合版),2004年随着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常熟高专学报》更名为《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文理综合版)。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双百”方针,促进学术争鸣和学术交流,努力为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加速科技进步,促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繁荣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本刊为双月刊,全年6期,每期124页。单月15日出版,1、3、5期为社会科学版,2、4、6期为自然科学版。本刊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注重富于创造性以及理论性或应用性较强的稿件,欢迎校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赐稿。本刊读者对象主要为高校师生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欢迎订阅。本刊将继续发扬原有的优势,在内容和风格上努力创造出自己的特色,除重点打造“现代中国各体文学理论与批评”、“马克思主义与哲学”、“吴文化”、“数学”、“理论物理”等栏目外,还将根据情况适时增设新的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题材的演变与演出的终结——以晚清民国"老妈上京"题材的跨文本考察为例

    杨镕
    1-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妈上京"是晚清民国流行于北京一带的俗文学题材,通常按照"老妈上京""老妈做活""老妈还家""老妈开嗙"四个节点的顺序发展."老妈上京"题材流传过程中"老妈"形象发生过两次转变:一是"老妈开嗙"节点的创编,老妈由普通女佣转变为爱夸耀的、爱慕虚荣的老妈;一是《枪毙小老妈》剧目的出现,老妈直接演变为"淫妇".总体看来,老妈形象的第一次转变成功让"老妈上京"题材得到进一步流传;而《枪毙小老妈》的改编则坐实了老妈的"淫妇"形象,并因内容淫秽遭到封禁,最终脱离舞台表演.受此影响,其他艺术形式的"老妈上京"题材的舞台演出也基本终结."老妈上京"题材属于俗文学题材之一,这一题材的演出历史显示情节节点对题材内容的演变具有一定限制性,在原有节点基础上合理地增加节点有助于题材的发展,但完全偏离节点的创编也可能给整个题材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老妈上京题材演变跨文本考察

    常熟师娘宝卷叙事的身份建构

    陈姵瑄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苏常熟民间地区流传至少二十八种与当地巫性人士"师娘"紧密相关的"师娘宝卷".师娘为了改善其巫性身份在大众眼中的负面观感,通过"显性身份建构"或"隐性身份建构"的方式将正面形象寄于宝卷内容中.其中,"助人"又是师娘宝卷最常见的故事母题.这充分显示师娘撰造此类宝卷的核心目的是消泯世人对其巫性身份的负面印象,强调其济世救人特质.同时,这些现象也间接说明民间宝卷除了发挥教化作用之外,还有其他更为实际的社会功能.

    师娘宝卷师娘叙事建构

    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运动及革命新女性形象建构

    徐瑞仙蒋红梅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没有妇女的解放和进步,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解放和进步.延安时期,面对陕甘宁边区妇女艰辛苦难的生存现状,党领导边区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婚姻制度等方面进行的妇女解放实践,促进了边区妇女从单纯的贤妻良母到革命新女性的形象建构,取得了显著成效且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即坚持党对妇女工作的全面领导,关注妇女现实需要和切身利益,保障妇女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平等权利,健全和完善促进妇女解放的法律法规等.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实践及其所积累的历史经验,对于新时代保障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妇女解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经验启示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三个重要问题及其历史发展

    张雅坤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征程中领导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工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需要面对并予以回答的,包括文艺的阶级性问题、时代性问题,以及民族性和世界性问题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文艺的人民立场与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彰显文艺的时代品格与民族精神,实现了中国文艺、时代文艺与社会主义文艺的高度统一.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重要问题历史发展

    连介词"为因"历时与共时考察

    崔山佳
    3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连词"为因",有的学者认为它在《红楼梦》中消失,有的学者认为它在《西游记》中就已经消失.其实,《西游记》后的明清白话文献中"为因"一直存在,且有一定的使用频率.清代宁波、上海、福建屏南的契约文书以及清代与民国贵州清水江流域的契约文书也有运用.即便是现在,一些方言中也偶有使用.与"因为"一样,"为因"既有连词用法,也有介词用法."为因"的用法都分布在南方,这与南方比北方有更多"BA"式词语有关,清水江流域的"为因"也可能与贵州其他民族语言有关.

    连介词"为因"明清白话文献契约文书方言考察

    试论语义不变型词性转换

    叶子
    4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词性转换是指一种词性的语言形式通过添加标记编码为另一词性的语言形式.此前在语言学界较广为人知的是Croft的词性模型以及词性转换理论,他通过语义类别和语用功能的二维模型解释了有关语义不变型词性转换的一些现象.本文结合实际语料论证:(一)Croft所列举的六类词性转换构式中部分归类存在错误.语义不变型的转换过程存在于"动/形转名""名/动转形"四类情况中,而不存在语义不变的"转动".(二)所谓的语义不变型转换中不变的语义类别都是命题.此类现象的本质是将多个命题压缩在一个句子中高效地传递信息,而通过选择不同的命题作为起点充当句子核心,属于不同信息封装的手段.(三)Croft所列举的横向维度中指称与述谓的本质是言语行为,通常由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表达,而非动词与名词本身.修饰则更适合看作一种句法概念,将其与指称、述谓并置是不合适的.

    Croft词性转换语义不变型词性转换信息封装言语行为

    东南亚语言区域内汉语与民族语双宾式的类型差异——附议区域共性表象下语群个性主导的句式群分异演化

    柳俊
    5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及物结构是东南亚语言区域内一种重要的句式群,包括很多文献讨论过的双宾B式(亦称"倒置双宾式").跨语言罕见但本区域内常见的双宾B式源自汉语东南方言(除闽语)中后动省略后的致移连动式,通过格式复制扩散到部分南方民族语中(张敏 2011).然而,这种共享的区域特征及其演化路径可能仅是部分事实.实际上,各语群依据句法、形态、所涉关键功能语素及韵律方面的个性特征对其双及物句式群进行多样的分异演化行为,如致移连动式词汇化等.

    双宾式双及物句式群东南亚语言区域区域共性分异演化

    嘉绒语组反向形态的多向发展

    赖云帆
    64-7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嘉绒语组语言是汉藏语系羌语支下的一组形态丰富的语言,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西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这一支语言的动词形态相当复杂,尤其体现在其人称范畴中.反向形态是嘉绒语组人称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用法分歧最大的形态.本文通过比较十七种嘉绒语组反向形态的用法,讨论各种用法的类型和区域分布,并推测这一形态的历史发展脉络.

    汉藏语系羌语支嘉绒语组动词形态人称范畴反向形态

    评价理论视角下官媒和自媒体"硬新闻"标题对比分析——以唐山打人事件为例

    安俊丽李一凡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硬新闻"的报道中,自媒体与官方媒体在用词和句式上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同,体现态度和立场的差异.本文将评价理论作为理论指导,以微博中官方媒体与自媒体对"硬新闻"报道时所用的标题为对象,通过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自媒体和官方媒体在判断资源、借言介入以及模糊聚焦的使用中体现明显差异,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对新闻进行评价性阅读.

    评价理论硬新闻标题差异

    《英语介词》述介

    潘家荣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此述介的对象是R.M.W.Dixon撰写的《英语介词》,包含引言、内容介绍、核心观点和简评.该书对英语介词的意义进行细致的描写,从其基本意义到延伸意义,填补了以往对介词语义研究的空白.同时,该书的研究框架极具类型学意义,在其研究框架下,研究者可以透彻研究具体语言的介词系统及介词语义编码方式,进而考察不同的语言类型.

    英语介词